关灯
0

谢亦森谈公文写作与秘书工作文集

摘要: 作者谢亦森先生,在县市级党政机关工作长达15年,历任秘书、秘书科长、县委书记、江西省抚州市市长等职务,有着非常丰富的公文写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谢亦森,男,1955年1月出生,汉族,江西宁都人,1982年2月参加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六是领导科学知识。文秘人员虽然不是领导,但所从事的工作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就必须懂得一定的领导科学知识。领导科学所包含的内容很深、很广,文秘人员人可能全部掌握,但对最基本的内容,如决策要素、决策过程和决策实施方面的知识,驾驭全面、组织指挥、化解矛盾方面的知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领导水平方面的知识等等,都应有一定的了解。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在起草文稿中全面、准确地领会和反映领导意图,才能在决策中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实际上,文秘人员天天与领导打交道,包括请示汇报、参加会议、陪同搞调查研究等,对领导的决策过程、领导方法和工作风格等方面可谓耳濡目染,只要你有“心”,这方面的知识不难掌握。怕就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善于捕捉和积累这方面的知识,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隔离于领导活动之外,仅仅从“做文章”的角度去考虑学什么和思考什么。

除上述方面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必须掌握的知识,各部门也还有各自的专业知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学历史可以使人深刻,学理论可以使人清醒,学经济可以使人精明,学科技可以使人聪慧,学法律可以使人机敏,学领导科学可以使人成熟,一句话,有了这些知识,工作中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当然,如果能懂得一些文字和音乐知识,那就更好了。

5、文学和音乐知识对机关文稿的写作有何帮助?

答:这话听起来好像有些离谱,文学和音乐这浪漫的玩艺儿难道与一本正经的“官样文章”还存在什么联系码?难道可以在某篇讲话稿或某份文件中来上几句诗人式的“啊”呀、“哦”的抒情语言吗?音乐的作用又从何谈起呢?
首先我得说,具备了前面所说的那些知识,对于起草机关文稿的确基本够用了,但如果能懂点文学和音乐,则更有助于写作,甚至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们先看文学。文学知识在机关文稿写作中的运用虽然不是主要的、大量的,但文稿写作中的运用虽然不是主要的、大量的,但文稿质量的好与差,必定与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有关。写作是需要有“灵气”的,这种“灵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想象力和创造性。
而文学的特点恰恰在于想象和创造,没有想象和创造就没有文学。所以,通过文学知识的潜移默化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扩大视野,丰富思维,使文章多几份“灵气”,少几份“呆气”。这是第一。第二,起草机关文稿虽然主要靠逻辑思维,但并不完全排斥形象思维,相反,恰到好处的形象思维可以为文章增色。如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预言中国革命胜利时写道:“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里运用的即是文学中的比喻手法,显得文采飞扬,气势如虹,令人神情激奋,信心倍增。第三,随着领导同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领导已不习惯过去那种“观点加例子”式的文章格调,而喜欢在某些文稿中运用一些与文学有关的东西,如某部名著、某个故事、某个文化名人、某段名人名言或古诗词等。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有些文搞偶尔会出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之类的文学佳句,或用于表达某种信念,或用于鼓舞人心,或用于提示某种道理,既有形象性,又有鼓动性,这种作用就不是一般的机关常用语言所能替代的了。可见,文秘人员的确应该懂点文学,读读中外名著,记记佳句格言,这对于提高思维能力、丰富知识涵养、提高写作水平,必定大有裨益。
比较而言,音乐对于机关文稿写作的作用则较为隐蔽、空灵一些,主要表现为语言的节奏感。任何文章的语言都需要有一定的节奏感,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就能给人以美感和感染力。比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这是双音节词,相当于音乐中的2/4、4/4节拍;“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这是单音节词,相当于音乐中的3/4、6/8节拍。两个以上双音节或单音节词连接使用,就能产生一种对称感、气势感。如果二者混用,如“解放思想,大胆干”,前者为双音节,后者为单音节,这就没有节奏感了,就像音乐中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长句、复合句虽然复杂一些,但同样离不开双音词与单音词的合理搭配,比如“现在的问题是务必要迅速行动起来并下大力气抓落实、务求实效”这样的句子,读起来就很拗口,原因就在于缺乏节奏感。另外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写文章要求突出主题,同音乐中突出主旋律是同样的道理,文章的主题不突出,就会显得散乱;音乐的主旋律不突出,就变成一片噪音。当然,音乐对于写作的作用多半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懂得音乐的人自可领略其中妙处。我见过一位酷爱音乐的大秘书,他写作的时候,旁边必定播放着似有似无、若远若近的轻音乐,没有音乐就写不下去。别人看起来觉得不可思议,这大概就是因为“曲高和寡”吧!不管怎么说,他肯定找到了音乐与写作的某种内在联系,要不然,那美妙的旋律怎能与严肃的逻辑思维相伴为伍呢?
6、文字秘书怎样才能成为“通才”?怎样处理“通”与“专”的关系?


答:从一般要求来说,文字秘书无论处在综合部门还是专业部门,都应努力使自己成为“通才”。综合部门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固然要“通”;专业部门内部又有多方面的具体业务,所以也要“通”。不“通”,就难以完成各式各样的文稿起草任务,至少会降低文稿质量。不过,这里所说的“通才”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古往今来真正的“通才”其实从来没有过,即使是那些绝顶聪明的领袖人物、大科学家、大文学家,也只是在一个或几个领域大有建树,而不可能样样精通。我所说的“通才”,是指文秘人员为适应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知识都应涉猎,尽可能知道得多一些。“知道”和“精通”当然不是一回事,二者之间有着“量”和“质”的区别。比如,党委机关的文秘人员学习金融知识,懂得基本的金融政策和基本概念就可以了,具体的存贷业务知识不一定要去学;同样地,政府机关的文秘人员学习党建知识,了解有关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也就行了,而不一定就去死记硬背有关具体条文。这么说来,文秘人员不就成了“万金油”了?对,也可以这么说,因为你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你必须“样样都知道一点”,知道得太窄、太少不行,知道得太多、太具体又不大可能。

7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8-9 08:48
  • 4
    粉丝
  • 82844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