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文人官员政治风格解读:忌讳被定论

摘要: 文人官员  文人从政,最怕两件事,一是怕进入仕途后被既定的游戏规则左右或腐化,失去了文人本真;二是怕以单纯的文人之道待仕途,文人气质与仕途规则擦枪走火,在坚硬的权力体系中灰飞烟灭。  文人与官员的结合 ...
文稿修改演播室
文人官员
  文人从政,最怕两件事,一是怕进入仕途后被既定的游戏规则左右或腐化,失去了文人本真;二是怕以单纯的文人之道待仕途,文人气质与仕途规则擦枪走火,在坚硬的权力体系中灰飞烟灭。
  文人与官员的结合,必定迸发出不一样的光彩。面对政治风雨,风骨是否依然?从近代到现代,文人官员的政治风格,如何发端?又如何呈现?
  中国政坛上的文人风格
  ◎记者 周丽萍 舒炜 叶茂
  去年岁末,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荣获鲁迅文学奖,其获奖诗作,才情高绝,云水襟怀……
  今年岁初,浙江省工商局长郑宇民“斗智”央视主持人董倩的视频红极一时,尽展睿智机敏,文采风流……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无论是褒是贬,是扬是抑,是击节称道还是略有微词,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的中国官员队伍中,“文人官员”的形象越来越鲜明,也越来越普遍。
  由传统而时尚
  官员尚文,就近几十年来看是个新事物。而放眼历史纵深处,实乃再平常不过之事。古人重文,甚至在科举取士之前,咏诗言志,赋词遣情这种风雅文化,就一直是我国官员的传统。
  而新中国的许多开国元勋,从旧时代走来,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伟人毛泽东的非凡魅力中无疑有其盖世才情的因素。一名外国友人甚至有过这样的评价:“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重庆谈判期间,一阕《沁园春·雪》,惊才绝艳,引无数文人竞折腰,连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都认为“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
  在我国老一辈革命家中,文人气息浓厚。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本是文人出身;而戎马征战之中,亦有陈毅、叶剑英、萧克这样能诗善书的“儒帅”、“儒将”。如郭沫若曾评价陈毅:“一柱南天百战多,元帅本色是诗人。”周恩来一生流传下来的诗作虽然不多,但也都是隽永深醇的上品。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坛上还是文气飞扬;只是随着后来政治气候的变化,官员形象才与文人渐行渐远,分道扬镳。以致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印象中的官员,只能讲说马恩理论,少谈甚至忌谈笔墨春秋。
  不过,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风气又为之扭转。现在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是才思敏捷,文采飞扬。如这几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全国两会的压轴——总理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总理常引用一些古代诗词或典故,“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既表明心志,又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人气质。
  中央高层的文人之风,是一种先进的、积极的、鲜明的导向。在政治文明进步的今天,作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执政党,作为社会文化风气的一种导向,拥有一大批有文化底蕴、文化修养的官员,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而新时期官员选拔的知识化,则大大提升了官员队伍的文化素质和文学修养,为仕途文风的日益浓郁打下深厚的基础。
  文人官员,由传统而成时尚。如今,官员们或在公开场合引经据典,或在闲暇之余吟诗作文,都已不再新鲜。在各级官员队伍中,还有不少潜心诗文但默默无闻的人,俨然已成为一个群体。这不仅是传统的回归,某种意义上,还更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正如孔子塑像落地于天安门之侧。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客观上说,现代社会中,从文从政,更像是两条平行道。官员文才好,并不一定代表施政就好;不擅文的官员,同样能够政绩卓著,造福民生。
  抗击非典诗歌《以生命的名义》的作者、出过5本诗集的广东省中山市宣传部长丘树宏认为,他理解的文人官员是个中性词,“不就是职业加上爱好或者专长嘛,既无褒义,也无贬义。”

12下一页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5-22 23:18
  • 4
    粉丝
  • 768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