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关于“四个珍惜”的再思考

摘要: 老忧按:稀里糊涂之中,独立自主安装了安全模式下的“360极速浏览器”,把不能打开评论、编辑页面的问题给解决了。暂时无新文发布,从资料中看到了这篇写于7年之前的并非用于交流、仅供个人留存的心得体会。看了看, ...
文稿修改演播室
 老忧按:稀里糊涂之中,独立自主安装了安全模式下的“360极速浏览器”,把不能打开评论、编辑页面的问题给解决了。暂时无新文发布,从资料中看到了这篇写于7年之前的并非用于交流、仅供个人留存的心得体会。看了看,觉得无关军事机密.即使涉密,也到了可以解密的时候。决定发布于此。来往较多的网友,也许可以从这些比较板正的文字中,感受我的思绪、秉性以及文风。赘一句:八股文,其实我写得还是蛮不错的。
敬祝完整阅读的博友,龙年吉祥!未完整阅读的,也吉祥啊。哈哈。
 
9月中旬,支队周政委以“努力做到‘四个珍惜’,切实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为题,为机关干部和基层主官上了一课。“四个珍惜”分别是:一定要珍惜岗位,一定要珍惜声誉,一定要珍惜政治生命,一定要珍惜家庭。我感到,这“四个珍惜”相互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周政委的讲课,让人信服。依我的判断,这一课是首长亲自准备的,他调动的是自己的知识,讲述的是自己的观点,总结的是自己的经验。仅凭这一点,就很让人信服。我感到,这一课起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有备而来,非仓促上阵;二是亲自动笔,非照本宣科;三是表达生动,非八股论调;四是平等交流,非居高临下。没有丰厚的知识积累,没有艰辛的理性思考,没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没有长期的实践经验,是很难发表这样一篇给人启迪、催人奋进的宏论的。
讲课之后,支队政治部整理下发了讲课材料。我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深入的思考,收获颇大。在讲课材料上,我做了大量批注。现将其整理出来,算是“再思考”。
★浓浓的人情味
讲课中,处处流露出领导者对部属的随和,体现出领导者的真正风度。一是拉近距离。在使用人称代词时,多处用“我们”、“咱们”,拉近了领导和部属的感情距离。比如“咱们机关干部”、“我们每个同志”、“我们支队”、“我们讲”、“我们的办公室”等等。而很少用“你们”这个词。二是用语平和。在谈到自己的一些观点时,经常用“我自己想”、“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大家看是不是这样”,而很少用“必须”“一定”之类的词,显示出的是谦虚的精神和探讨的态度。三是体现关爱。在谈到珍惜岗位时,第二点为“要放下机关架子,拿出真诚服务的行动”。这里提到三件事:对基层来机关办事的同志,要做到起一次身,问一声好,让一次座,端一杯水,抽烟的递一颗烟;接电话要用语随和,帮着找人;进出门岗要给哨兵还礼,“风吹日晒,卫兵很不容易,你坐在车里面摆摆手,尊敬一下战士”。这些小事,体现了首长对部属的关爱之情。
★下岗不是好玩的事
在周政委的讲课中,关于“珍惜岗位”,占了约40%的篇幅。什么叫岗位?岗位就是人们工作的场所,工作的地方,也即人们扮演各种角色的舞台,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在的问题是,多数人都知道“下岗”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但当他未“下岗”时,却不是非常珍惜岗位。正应了那一句话:“拥有的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觉得珍贵”。有一个岗位,有一个舞台,可以做这,可以做那,但一些人把“可以”的东西给放弃了,在其位不谋其政。“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可有的人站在这个山上,却不能很好地唱这个山的歌,“这山望着那山高”,站在这山想唱那山的歌,站在小山想唱大山的歌,而且以为会唱得很好。而事实上,他连这山、小山的歌也没有唱好。
不给一个人相应的舞台,会是什么结果?我有这样一些联想:鹰会飞翔,但不给你提供天空;鱼会游泳,但不给你提供河流;种子可以发芽,但不给你提供土壤;车会奔驰,但不给你提供道路,有了这一系列的“不给”,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啥也不是。所以,当拥有天空、河流、土壤、道路的时候,千万要珍惜,千万不要错过飞翔、游动、成长和奔驰的机会。有句话叫做“给点阳光就灿烂”,含有调侃的味道,但我想这句话有其道理的。难道要等没有阳光的时候你再灿烂?那是灿烂不起来的。
有的人,也许可以胜任许多岗位。但是,现实是他只能拥有一个岗位。如果在现有岗位上干不明白,别人会有理由认为你别的岗位,特别是更重要的岗位也干不明白,所以不会给你提供更好的岗位。我有一种论点:当一个人确实想离开一个岗位的时候,首先必须把现在岗位的事情做好,让别人认为给了新岗位你同样能够做好。否则,只能是自讨没趣。
★靠“认干”求“认可”
对大多数官兵来说,在工作生活中,总是希望得到领导的认可的。得到认可,意味着人格上得到尊重,进步上充满希望,有助于增强自信,鼓舞干劲。一个人,如果总也得不到领导和别人的认可,会有一种孤独感,会丧失生活工作的热情和开拓进取的动力。
求得领导的认可,这种愿望是无可厚非的,我们不仅应当理解,而且应当尊重。关键是,在“求”的手段和途径上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选择。巴结奉承,是一种途径;弄虚作假,也是一种途径;埋头苦干,还是一种途径。对这些手段和途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对普通官兵来说,我们还是应当提倡选择第三种途径,因为它是正理,是正道,是充满理性和正义的。通过旁门邪道求得认可的情况当然存在,但我宁愿相信那只是少数,只是支流。周政委讲课中说,“你要想得到领导的认可,关键是要认干”,这是主流的观点,是主旋律。
“认可”与“认干”,有四种关系。一种是,认干了,同时也得到了认可;第二种是认干了,但得不到认可;第三种是不认干,但还是得到了认可;第四种是不认干,同时也得不到认可。第一种是正常的,第二种是异常的,第三种是反常的,第四种又回到了正常。我们还是应当以第一种作为自己的选择。如果出现第二种情况,怎么办?我想还是要选择认干,不能放弃。否则,有可能更加得不到认可。继续选择认干,不是让人“一条胡同走到黑”,而是应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认干,最终是会得到认可的。因为,一般而言,领导者还是有正义感的,那种睁着眼睛瞎说,昧着良心胡为的领导还是极个别的。那种依靠邪道求得认可的人,也许可以一时得逞,但绝对是难以长久的。靠认干求得的认可,是最可靠的,是最光彩的,也是最无愧我心的。
★学会品味
在提到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话时,周政委说,“仔细品味一下,含义确实是无穷的”。周政委还引用了许多名言警句,并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结论。我想,这些结论也是“品味”而来的,否则只能是照搬照套,囫囵吞枣。阅读这一段时,我对“品味”这个词产生了一些联想。
品味一词,原始含义应当自吃、喝而来,与“口”密切相关。细嚼慢咽,才能真正“品”出食物、饮料的“味”来。品味现在有了许多的引伸含义。我能想到的起码有这样几种值得一“品”的东西,如品文、品人、品事、品话。
人的思想从哪里来?毛泽东同志讲,“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得来的。我倒想,可以说是从“品”中得来的。“品”,是要通过实践来完成的,是对实践的评价和概括。所以我想,一个有思想的人,应该是一个善于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品味的人。善“品”,才能看人更透彻,看事更深刻。一个不善品味生活的人,很难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政治干部是从事思想和政治工作的,比一般人更应该养成“品味”的习惯。可以说,这是一个真功夫、硬功夫,是不可不做的事,并非可有可无的事。“品”,是一种静态的思维过程,需要心净、心静。一个心浮气躁、利欲熏心的人,是不可能耐心品、专心悟的,因而是不可能得真谛、获真知的。

123下一页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7-2 21:49
  • 4
    粉丝
  • 882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