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1

贾陆英:《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中华文化百年走势探析》自序及目录

摘要: 贾陆英:长期从事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党校教育工作。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上发表论文、评论、杂谈、调研报告等百余篇。著有《智慧.人生.境界——国学哲理古今谈》、《札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中华 ...
文稿修改演播室


本书研究的重点是:(1)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历史脉络;(2)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儒学因素;(3)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主要原因和历史必然性;(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上体现的民族性特征。

通过对上述重点问题的研究探讨,形成了以下基本观点:

1)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核心是弘扬中华文化,重构中国人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要在中、西、马三种文化系统鼎足而立的文化背景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形成的新文化为主干,吸收借鉴西方文明成果,通过综合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筑牢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所。

2)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融合,是近百年来中华文化发展的主线。 回顾百年来的思想文化史,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过程虽然有曲折,有起伏,有波澜,甚至有惊涛骇浪,但是,它总是向着交流、融合的方向前进。这个历史的大趋势,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它曾经引领了新中国的诞生,也必将继续指引着中国这条巨龙的腾飞。

3)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融合,是毛泽东思想的一大特色,是毛泽东思想之所以为中国广大老百姓所喜爱、所接受,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前进的伟大旗帜的根本原因之一。毛泽东思想与孔子学说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10个方面,即关于尊重人,爱护人的思想;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思想;关于民为邦本的思想;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关于重视教育的思想;关于修身立德、心怀天下的思想;关于见义勇为、坚忍不拔的思想;关于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思想;关于注重实际、知行统一的思想。

4)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进一步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的构想、与时俱进的观念、自强不息的精神、以人为本的思想、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等,无不蕴含着儒学的智慧和精华。

5)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哲学层面,是全方位的。本书从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视角,按照哲学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三个板块,从传统文化融入当今时代社会生活的角度,选择若干关键词,进行具体阐述,力求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整体面貌轮廓地呈现出来。我深知,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绝非一人之力、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奏效。我的努力,只是投石问路而已。

近年来,我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研究。20096月,论文集《智慧.人生.境界——国学哲理古今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论文集“主要是以哲学思维和时代眼光,探讨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我们共有精神家园的问题;以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中心,探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问题。”(《自序》,第8页)其中《今天,我们怎样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文,对处理好“中、西、马”的关系作了这样的回答:“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一棵大树的话,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它的根基,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它的主干,外来的其他民族的健康有益文化为它增加了营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它的灵魂。把握好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中华文化这棵大树才能根深叶茂,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智慧.人生.境界——国学哲理古今谈》,第17页)《谈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特色》一文,集中探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最鲜活的实践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不断融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是在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时代精神的把握中,不断推动社会前进”(《智慧.人生.境界——国学哲理古今谈》,第126——12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1条评论

最新评论...

贾陆英2013-10-22 09:43引用

贾陆英著《论语札记》、《马克思 ...

查看全部评论(1)

本文作者
2013-10-21 07:23
  • 4
    粉丝
  • 1910
    阅读
  • 1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