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学会和领导说话

摘要: 中国第一本上下级沟通方面的实用教材。如果你是领导,送这本《学会和领导说话》给你的每一位下属吧!它既能提升上下级沟通的质量,提高工作的效率,又能体现出你对下属的关怀,更能帮助你打造出高效能的执行团队!如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一说到"拍马屁",很多人就会心生厌恶,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这样的景象:溜须逢迎,点头哈腰,一副奴才相。人们之所以对"马屁精"甚为不屑,是因为人们认为拍马屁是龌龊之极的事。这种认识的产生,究其原因,恐怕与长期以来对拍马屁的种种错误认识有关。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把拍马屁和有效沟通混为一谈,造成职场人士沟通能力下降。如果有人与领导关系亲近,或是前后脚跟着领导走进办公室,后面就会有一些同事挤眉弄眼,露出鄙视的神情。久而久之,似乎只有远离领导,孤立领导,才是自己"无欲则刚"的良好道德的体现。
  其实,对马屁精不屑一顾的人,他们本身就在人际沟通与交往的能力方面有所缺乏。这类人在职场中收获的结果往往是,眼看着别人升职、加薪,自己还在原地踏步,于是酸葡萄心理油然而生:"哼!有什么能耐,不就是会拍马屁吗!"然而他们不知道,在职场上,有时候拍马屁也是一种本事。
  电视里,职场专家在高谈阔论:"马屁"是语言中的钻石,我们要学会赞美别人。
  和汪江晨同租房子的张子豪一脸不屑地说:"哼,马屁精!"随即,张子豪抄起遥控器就要换台,"我就最看不上溜须拍马的人了,就懂耍嘴皮子!"也难怪,自打进了职场,张子豪就一直在这个问题上耿耿于怀--办公室里吃劲儿的活儿都是他干的,可领导却偏偏青睐另一个"能力低下"的家伙。"不就因为他会拍马屁吗!"张子豪愤愤不平。
  而作为一个小部门领导的汪江晨则恰好相反。他正在体验被下属赞美的奇妙感觉。前些天的一次会议发言之后,他手底下的那几个小美女一下子围拢过来:"老大,你讲得太棒了!""就是,真给咱们部门长脸!""下回有机会教我们两招!"......汪江晨连连摆手,嘴上说着"哪里哪里",心里还是忍不住乐开了花。
  无可否认,那些溢美之词确实有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魔力。"拍马屁"这件事听上去虽然不那么体面,但实际上却是建立职场沟通渠道的有效方式之一。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抛开对这三个字的成见,试着去赞美你的领导和同事吧,或许你的职场人际关系从此变得越来越好。
  黑格尔有一句哲理名言叫"存在即合理",也就是说,世界万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存在基础。拍马屁尽管千百年来被人们深恶痛绝加口诛笔伐,但仍然生生不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可见其存在是有着深厚的人文和心理基础的。
  去年11月份,年轻漂亮的女孩魏晓倩来到一家公司做文员,她的领导是一个年近40的中年女性。每天早上,魏晓倩一看见领导进门,就会大声道:"经理好!"接着,魏晓倩会忙着打扫领导的办公室,不是擦桌子,就是拖地板。有时领导穿了件新衣服,她就会马上恭维说:"您穿这件衣服真精神!"领导刚刚换了个发型,她就会又惊又喜地夸赞:"哎呀,这个发型把您衬得年轻了很多!"结果,魏晓倩的这些话把这位中年女领导赞美得飘飘然。部门例会上,领导总是表扬魏晓倩进步快,甚至还把下一期到总公司培训的唯一名额给了她。
也许现代职场的确有些事情让人感到很无奈,但是领导掌握着你的薪水、职位、培训、重用等方面的诸多"生杀大权"......大家都在职场里打拼,都不容易,为了多加点儿薪水,晋升得快一点儿,你对自己的领导说几句好听的话,将拍马屁当做是一种正常的交流沟通方式来对待,又有什么不好呢?
  指点迷津
  所谓拍马屁,多是指部属遵从、附和领导,目的不外乎是借着讨好领导,在组织里获得个人加薪和升迁的机会。有一些职场人士对拍马屁敬而远之,不是不想拍,而是缺乏必要的拍马屁技巧的训练,总担心马屁没拍成,反而被马踢,赔了夫人又折兵,更担心会戴上"马屁精"的帽子,所以,有拍马屁之心而没有拍马屁之能,只好悻悻作罢。那么,练就拍马屁的本领需要哪些技巧和认识呢?
  (1)少当面拍领导马屁。
  当着领导和周围同事的面直接夸赞领导,虽然也是一种不错的拍领导马屁的方法,但很容易招致同事的轻蔑、嫉妒和排斥。而且,这种正面歌功颂德的方式能够产生的效果并不大,甚至有负效果。
  (2)充分地了解领导。
  作为职场中人,若想获得拍马屁的最佳效果,首先,你应该充分地去认识你的领导,细致入微地了解、掌握领导的言谈举止、性格特点以及管理风格等个性特征;其次,就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用才能的展现以及真情的流露去抚慰领导的心灵,以此来达到展示自我、迎合领导意图的最佳效果。
  (3)不做超级"马屁精"。
  如果一个人将拍马屁看成是工作中的必须,所拍的马屁没有任何目的而且拍得毫无意义,又使自己陷入窘境的话,这就只能算是一种病态了。因此,那些就算是拍在"马蹄子"上也不愿回头的超级"马屁精",需要立即进行心理治疗。
  (4)不能虚伪地拍马屁。
  如果你不欣赏领导,也不喜欢领导,认为他并不值得赞美,就不必假惺惺地去赞美,虚伪的赞美只会让领导觉得你是在嘲讽他,而不是夸赞他。
  5. 当心!赞美也有"安全用量"
  世间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凡事能把握分寸,就是一种智慧。在夸赞这个问题上同样存在着分寸拿捏不同、后果也会不同的现象。如果赞美得当,那就是一种美德;而不得当的赞美则容易成为一种谄媚,难免遭人轻视。所以,把握赞美的分寸十分重要。
  真正的懂得赞美的人,会将强弱、分寸拿捏得很得当,把赞美的火候控制得很好,张驰有度,收放自如。不过,话说回来,赞美的分寸也是很不容易把握的:好的赞美甚至比好的批评更像一门艺术,而糟糕的赞美还不如不赞美。即使是好的赞美,如果过度,也会失去本该有的魅力。和一切会让人上瘾的东西一样,赞美也存在着"安全用量"。
如果我们对一位清洁工人进行这样的赞美:"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成功人士呀!你具备非凡的气质!"对方一定会认为我们是神经病,因为这些话虽然好听,但是跟其却没有任何关系。
  有些非常善于赞美别人的高手,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会犯这样的错误。下面介绍一位名叫卡尔迪的保险推销员运用赞美时犯下的一个错误。
  卡尔迪去一家小公司的老板那里推销保险。进入办公室后,他便赞美起了这位年轻的老板:"您如此年轻,就能当上老板,真了不起!能请教一下,您是多少岁开始工作的吗?"
  "18岁。"
  "18岁!天啊,真是了不起,在您这个年龄,很多人还在父母面前撒娇呢。那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当老板的呢?"
  "两年前。"
  "哇,才做了两年的老板就已经有如此气度,一般人还真培养不出来。对了,您怎么这么早就出来工作了呢?"
  "因为家里只有我和妹妹,家里穷,为了能让妹妹上学,我就出来干活了。"
  "你妹妹也很了不起呀,你们都很了不起呀。"
  就这样一问一赞,最后赞到了那位年轻老板的五姑六婶七舅妈,越说越远了。最后,这位老板本来已经打算买卡尔迪的保险的,结果也不买了。
  后来,卡尔迪才知道,原来那天自己的赞美没完没了,本来刚开始时,那位老板听到几句赞美后,心里很舒服,可是卡尔迪说得太多了,搞得他由原来的高兴变得不胜其烦了。
  赞美对方若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会令对方感到很舒服;但赞美得多了,会过犹不及,使得赞美没有新鲜感,让对方吃不消,以至于"撑了胃"。
  指点迷津
  赞美是一种满足别人心理需要的行为,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不过,赞美也是有"安全用量"的,多了会撑,少了无效。那么在职场上,怎样才能拿捏好赞美领导的"安全用量"呢?下面这三点建议,很简单但很重要:
  (1)赞美领导要真诚。只有你的态度真诚,领导才会乐于接受你的赞美,觉得你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不存在什么虚假的成分,甚至恶意。
  (2)赞美领导要"确有其事"、"确有其由"。有充分的理由赞美领导,领导才会接受。否则,领导会觉得你另有企图。
  (3)赞美领导要有度。如果你一味地去赞美一个人,他听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厌恶的感觉。因此,只有在必要和适当的时候才应该去赞美。切记,赞美也有"安全用量"。
  6. 恰当的恭维,会让领导很受用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夸赞,领导也不例外。其实,领导更渴望被人赞扬,尤其是来自下属的称赞、恭维与敬仰。
  自古以来,为何善于赞美和恭维的人总能受到别人的喜欢,总能得到领导的提拔呢?而那些远离领导、不亲近领导的人虽"劳苦功高"却常常"藏在深闺无人问"呢?因为人性的核心是情,激活人性的也是情,一旦情相同,性就相近,"赏识"就会从领导那儿逐渐传递给下属。如果下属用好恭维和赞美,在领导那里得到的就将会是"糖"而不是"苦"。
明朝建国后的某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大殿上想,江南之地已归己有,便命画工将江南山川画于殿壁之上。画工答道:"臣未遍迹山川,且才识浅薄,不敢奉诏。"朱元璋勃然大怒:"小奴才,胆敢违旨抗命,可否知罪?"于是命刀斧手将画工推出去斩首。此时画工急中生智道:"陛下息怒。您遍历九州,见多识广,而且是您的江山,您了如指掌,有劳陛下先画个轮廓。"朱元璋一听,果然转怒为喜,然后挥笔画了一个轮廓,让画工开始润色。这时画工却说:"陛下江山已定,岂可动摇。"没想到,这句话说得朱元璋心头大喜,不但免去了画工的死罪,还赏了他三百两银子。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11-3 15:29
  • 4
    粉丝
  • 331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