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短篇小说点滴见解(裘山山)

摘要: 今天和大家谈短篇小说创作,不是我写的有多么好,而是我喜欢写,写的比较多。至今为止,已经创作发表了一百多篇。当然,比起有些短篇大师,比如刘庆邦,还算是很少的。我写不快,一年也就是四五个短篇。如果写长篇, ...
文稿修改演播室


   要说到写好短篇小说的第三点,对素材的思考和追问。我曾写过一个创作谈,叫小说是我对生活的设问。就是说,我常常在一个小说里去提出问题,如果怎样会怎样,去追问故事背后的东西,会在故事做一种假设,再用小说去回答。当我觉得某个故事有意思时,我会在这个“意思”中作些思考,努力将这个“意思”有效地多层次的表达出来,写出故事后面的故事,故事后面的心情。我想,这些应该属于理性的控制。但在具体叙事中,我更注重的,还是将人物写活,写生动,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让小说好看。
   在我看来有意义的:《周末音乐会》,那个突然闯入的人,假如他是票贩子,假如他被音乐打动了,会怎样?《叫我如何不想他》,假如这个下岗女工与这个民工互相关心,在生意之外多一份温情,会怎样?《瑞士轮椅》,如果我是那个残疾人会怎样?愤怒还是忍受?
   在我看来有意思的:《牛肉面》、《我的名字我做主》。
   当然,更多的,我还是喜欢写有意义的,通俗的说,我喜欢写让我伤感又温暖的故事,而不是好玩儿的故事。比如《腊八粥》。最初想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我敲下一个很笨的题目:睡眠。关于这个多说两句,最近翻译成了日文,有日本读者也很感动。故事的引子源于我遇见的两个老太太。七八年前的某一天,我去银行取钱,一个老太太把我叫到一边,让我帮她把存折和三百元钱放进一个磨损的牛皮纸信封里,再放进她内衣的口袋,并用别针别好,她跟我解释说,她有痛风,手不灵活。我注意到她的手果然已经变形。老太太的神情却很安详,我给她别好衣服,她道了谢,慢慢走出去。很长时间我一去银行就会想起她。又过了几年,我跟一个在街道当书记的女友去看一个孤寡老太太,老太太住在一个靠围墙搭建的矮房子里,如我小说里描写的那样,又黑又乱。但她却高高兴兴的,大声和我们说话。女友代表街道给她送了米和油,我没带东西就给了她一点钱,她却推辞不要,我只好硬塞给她。我感觉她并不在意我们的“送温暖”。我们走的时候她一直笑眯眯的送我们到院门口。这两个老太太一直在我心里,我时常会揣摩她们,她们是怎么过日子的?她们最烦恼的是什么?她们年轻时快乐吗?她们现在快乐吗?她们抱怨生活吗?她们失眠吗?不知为什么,我坚信她们现在也常常有开心快乐的时候,甚至不比我们少。物质生活的天差地别并不等于心情的天差地别。
   某一天,我脑子里忽然冒出个念头,写一个衣食无忧的人遇见一个“衣食有忧”的人,可他们的心境却相反。写这样一个故事,并不是想以此来表明谁的生活态度更可取,谁该向谁学习。人的痛苦往往取决于这个人对生存环境的感受,没有谁的痛苦是不应该的,谁的就是应该的。我只想写这样一种状态,并试图表明,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遇见了,也可以互相温暖,两颗完全陌生的心相遇了,也可以彼此沟通。当然,“生活有忧”的一位给予了“生活无忧”的一位更多的温暖,是我刻意为之的。我想表达一下我对那些生活艰辛却依然达观的人的敬意。
   最后谈谈技术,也就是短篇小说的第四点体会,选择一个好的讲述方式很重要。一谈到技术层面,我就比较困难,因为至今我仍不能轻轻松松地写好一个短篇,有时候一个短篇写一两个月,我感觉找到一个好的讲述方式非常重要,但怎么找,仍在摸索中。小说写作的基本能力、虚构能力、想象能力和对生活经验的表达,都是慢慢拥有的,多写、多训练。语言风格也很重要,比如,很冷静的叙述,把情绪藏起来,或者很幽默的讲述,或者从物的角度讲人,我写过红薯、大树、毛毯,不易把握。我对自己的叙述经常不满意,有时调侃过度,显得贫,有时情绪过度,有点文艺腔,我在追求一种朴素的冷静的有比较睿智的语言风格,但经常把握不好。至少要做到不罗嗦,表达到位。这个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
   至于结构,其实我前面已经说到了,我的短篇结构,通常来自我的设问,我的回答,但让我从理论上阐述我很困难。简单地说,我常常是先想好结尾,才开始动笔。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常常成为我的写作动力。比如意外之外,单纯的按时间顺序讲述可能回比较平淡,对语言的要求更高;或者两个故事重叠在一起,两条时间线在同一空间交叠,两个空间在同一时间交叠。
   说到理论就苍白,讲例子,或者先有了框架后有故事,比如《大雨倾盆》,听同事说,头天晚上喝茶,8点回家,下大雨,只好返回,带到11点。多待的三个小时会发生什么?但即使有一个好的故事框架,也不能忽略对人内心的剖析,否则就成了故事,而不是小说。关于这个方面,我只能推荐大家去读那些经典的短篇,分析一下人家的结构,品味一下人家的风格,甚至模仿一下也可以,其实各种结构都被用过,完全创新是很难的。我也曾模仿过俄罗斯小说。今年写的《课间休息》,一个老年人的寂寞孤单,用什么来体现?必须是独特的,于是想到了职业。
   有一个亮点很重要,或者说,有个好故事很重要。精彩的细节,精彩的对话,也很重要。丰富的细节和对话,也能让人物活起来,不是个符号。但不管是怎样的结构,怎样的曲折的情节,故事的内核还是人,人依然应该是重点,不然你用一个好看的瓶子装了一瓶自来水,那早晚还是会被扔掉的。真正的文学史体察体谅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而不仅仅是把他们作为写作对象,不能追求离奇的故事,只能让故事为你服务。
   小说是我对生活的设问。我一直这么说,尤其对于中短篇创作,几乎已成为我的创作观。但最近几年,我又有了新的感悟,小说不仅是我对生活的设问,它还暗含了我对生活的愿望。就是说,我不满足于去假设,去回答,我在回答中是有立场的,或者说,是由我的愿望的。我希望主人公如此,或者我不希望他如此。比如前面讲到的那些故事,一旦写进小说,在设计情节时,我会不由自主地带入我的愿望,我的愿望就是人与人能彼此包容,彼此体谅,彼此温暖,而不是冷漠和仇恨。虽然后者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但在我的小说里,我会表达我的愿望,持续而坚决。
   这里要说到我的文学追求。罗素说,有三种见到而无比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难以忍受的怜悯。这些激情象飓风,无处不在、反复无常的吹拂着我,吹过深重的苦海,濒于绝境。他说的这三种情感,就是我写作中的追求,尤其是第三种,对人类苦难难以忍受的怜悯。有的作家有更多的批判精神,而我更具有悲悯情怀。体察每一个生命的艰难和痛苦,也欣赏每一个生命的温暖和光亮,去描摹每一个生命的珍贵和独特,以此抚慰我自己和读者的灵魂。
   也许这可以归纳为我的文学追求。真正的文学是体察、体谅和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不仅仅把他作为写作对象,如果仅仅把他作为你讲故事的需要,追求离奇的效果,那怎么也搞不过社会新闻。你关注他,关注他的内心,他的命运,才是文学。小说的技术是可以穷尽的,但人性的深度与广度是不能穷尽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12-9 20:59
  • 4
    粉丝
  • 659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