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摘要: 新闻敏感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过程,是记者对社会与人的认知过程。记者的新闻敏感依赖直觉,然而这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直觉,而是经过长期和反复的新闻实践和职业训练才获得的直觉。这种直觉是新闻从业人员所特有的一种浓 ...
文稿修改演播室

新闻敏感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过程,是记者对社会与人的认知过程。记者的新闻敏感依赖直觉,然而这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直觉,而是经过长期和反复的新闻实践和职业训练才获得的直觉。这种直觉是新闻从业人员所特有的一种浓缩的、简化的思维形式。

发现、观察属于感知范畴,判断、识别、分析属于思维的范畴。所以,新闻敏感是直觉和思维的综合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这种素质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集中表现。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磨练和培养,才能有循序渐进的提高。


1.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关键

记者要识别某个线索或事件的新闻价值,可以从新鲜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多种要素去判断,但是关键的要素是重要性。这种价值取向正是以政治因素为依据的。政治强,指的就是要具备很强的政治敏感,也就是要熟悉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清现实社会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是非界限。只要记者不断地学习、领会新的政策精神,不断了解、摸清变化中的情况,他的政治敏感就能不断提高

社会责任感是记者对党、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一种强烈责任动机,它对记者捕捉新闻起着关键的作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感就是为民立言,为社会立言,包括抨击时弊,抑恶扬善,伸张正义等。一位记者只有对国家强弱、人民贫富怀着忧患意识,才会随时关注当下党的方针、政策、路线,才会对周围群众关心的一切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记者的责任感越强,不但触发新闻敏感的机会越多,而且产生的动力也越大,促使记者去捕捉新的信息的能动性也就越大。只有具备了社会责任感,才能培养和练就较强的新闻敏感

1995年河南《焦作日报》的记者邓少勇到沁阳市搞工业调查。在参观企业时,途经一个建筑工地。一位随行领导介绍说这是新建的科技大楼。正在监督施工的沁阳科委主任也过来介绍说,沁阳市从1990年开始把“科技兴市”叫响,经过5年的努力,国民产值增长量中的科技因素已占到36%。记者听到这个情况,马上想到沁阳的经济发展现状正好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最佳佐证。他马上写出消息《沁阳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已占三成》。此文获河南省好新闻消息类一等奖。在这个例子中,邓少勇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积累,是促使他写成一篇优秀消息的动因。

在完成这个报道的过程中,记者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应变能力固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当时记者没有怀着一股对党的新闻事业负责的动机和强烈的社会正义感,那么,这条针砭时弊的好新闻就不会问世——记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按照行前计划敷衍一下,回去交差也是可以的。

有位记者曾有这么一次经历。一个夜晚,他从闭路电视中看到一则广告,通知某钻井泥浆公司职工紧急配制泥浆,不去者以旷工论处。他立即从异常中预感到可能有钻井井场发生井喷,并迅即想到这对石油勘探将产生的影响。有新闻,他一跃而起,在穿上雨衣套上鞋就要冲入风雨雪夜的一瞬间,他脑子又闪出一个念头:何苦呢?有谁理解你?要现场感有何用?还是等明天听领导安排吧。到时候找几个到过现场的人谈谈,不也能写出一篇绘声绘色的报道来吗。于是,他又退进了温暖的家。有了新闻敏感,却未能激发起应有的工作热情,同样也抓不到好新闻。因此,当我们选择了新闻记者这一职业,就不可以忽视对社会责任感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和锻炼。不然,有再好的业务能力也枉然


2.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必不可少

记者的直觉只有与丰富的知识以及从实践中积累来的经验相遇,才能擦出新闻敏感的火花。新闻发现与平时积累直接相关。对记者来说,多知、多识、多情都是积累。积累的程度不同,外界的信息在头脑里引起的反响就不一样。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积累,就算再有力度的新闻出现在身边,记者也只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且,一个空洞的头脑是无法进行思维的。如果记者不注意在实践中积累有关信息,那么,外界的信息再强烈、再珍贵也不能刺激他。只有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在关键时刻,产生新闻敏感

积累贫乏的记者,思维的空间也是狭隘的,不容易产生联想,更难以产生创造性思维。比方说,农村里兄弟之间分家的事儿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了。可是,河南省中牟县广播站一位记者,却从这个看起来平常的事情中,抓到了一条在全国获奖的好新闻——通讯《田三万分家》。这位记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又有十多年的农村基层干部经历,对农村有比较多的了解。在分家方面,互相之间各不相让,吵吵嚷嚷的事不乏其例。可是,作为科技专业户的田家四兄弟现在分家,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兄弟之间互相推让财产,妯娌们争着奉养婆婆——见到这种场面,记者过去的生活积累就像“融雪后的小河,汩汩流出”。由于头脑里这方面的积累多,记者的联想也十分活跃——他想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想到党的富民政策;想到两个精神文明一起抓。是党的政策,国家的发展,人民文明程度的提高,才使农村出现上述的新鲜景象。试想,如果农民穷得叮当响,即使想推让财产又哪里有?因此,作者把分家与党的富民政策结合起来,在反映农民的精神面貌上深化主题,并批驳了为富不仁的旧观点。这篇报道就产生了非同一般的效果。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5-8-6 11:30
  • 4
    粉丝
  • 307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