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福州市历代名人家风家训集锦

摘要: 一、爱国篇(人物:林则徐、林宾日、梁章钜、梁天池、梁赞图、甘国宝、林觉民)7人  二、勤廉篇(人物:张伯行、王仁堪、萨镇冰、林鸿年)4人  三、革新篇(人物:严复、严倬云、沈葆桢、沈廷枫、陈岱孙、陈襄、 ...
文稿修改演播室


  6、《示儿书》:“遇事以盛满之气出之,此至不可。”译文:用盛气和自满的态度来处理事情,是非常不对的。

  7、“欲平盛气,当先近情。”译文:想要平复盛气,就要学会体察民情。

  8、“宽严均不可过则。”译文:处理事情、待人接物过于宽纵和过于严苛都是不对的。

  9、“宜在人不经意处留心。”译文:要在别人不会注意的地方多留心。

  10、“处处出以小心,时时葆我忠厚。谨慎须到底,不可于不经意事掉以轻心;慈祥亦须到底,不能于不惬意人出以辣手。”

  译文:随时随地要行事小心、保持忠厚的品德。要在每个细节上细心谨慎,不能在不经意中疏忽;温和忠厚也要贯彻到每个细节上,不能因情绪波动就用非常规手段。

  11、“凡事须可进可退,一日在官,恣吾所欲,设闲居后何以自聊?”

  译文:为人行事要能上能下、能处顺境逆境,如果做官的时候随意妄为、不知节制,那么去职闲居之后又要如何安顿自己的身心呢?

  12、“汝能心心爱国,心心爱民,即属行孝于我。”

  译文:你能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效力,就是对我最好的孝顺。

  13、林纾训子书:“做人须得一个勇字,又须得一个忍字。不勇无以趋事业,不忍无以就事业。盖能勇则猛进不畏难,能忍则耐性不避难。总在自家定力,不必待人助辅方是好男子。”

  14、林纾总结自己:“余少刻苦自励,恪守仲氏‘贫而无谄’之训,至于困馁不能自振,而言益肆,气益张,乃不知为贫贱之骄人也。中年渐解敛抑,顾蓄其余焰,触枯辄爇,老至仍不自制。”

  15、《与琮子》:“一日抛荒,便种一月一年之根株。心情渐渐疏懒,以为凡事都有明日,不知靠明日便失之今日,逐日如此,不知不觉又度一月,一月不过三十日,试问一年有几个三十日?岂不可惜? 而翁今年七十有二,未尝一日偷闲,正以来日无多,格外秘惜。汝年仅二十,如能如我勤勉,将来岂复可量。”

  16、“強國之基在養蒙(教育),兒童智慧須開爽,方能凌駕于人上。”

  17、“力学是苦事,然如四更起早,犯黑而前,渐渐向明;好游是乐事,然如傍晚出户,趁凉而行,渐渐向黑。”

  译文:“用功学习虽是苦事,但如同四更起早,冒着黑夜向前走,会越走越光明;好游玩虽是乐事,却如同傍晚出门,趁黄昏走,会越走越黑暗。”

  18、林纾给儿子的信:“须知为人必先苦而后甜,不宜先甜而后苦。我在一日,汝便有一日之安饱,此不是甜境,是未来之苦境。汝若昧昧视为甜境,则苦境之来,正算不到是何时日。”

  19“亲旧孤孀待哺多,山人无计奈他何,不增画润分何润,坐听饥寒作什么。”林纾生性仗义疏财,所得画资多济人贫困。(《三坊七巷》第12期20页)

  20、林纾楹联:“笔端真有回天力,隐饥能安自在身。”(《三坊七巷》第12期21页)

  21、林纾题书室联:“扪心只有天堪恃,知足当为世所容。”源自:《福州古今楹联集粹》358页)

  解释:扪心:手摸心口,反省之意。恃:依赖,凭藉。

  释义:联语思深致远,含凝旨趣,表明只有天可依恃之慨,抒发其愤世嫉俗之情。

  22、林纾自题联:“忤名初得安身法,谨户仍非避世方。”(源自:《福州古今楹联集粹》359页)

  解释:忤名:不图名。忤,不顺从。安身:立身。墐户:用泥土涂塞门窗孔隙。避世:逃避世务而隐居。

  释义:联语遣词妥切,表明自己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迹,表达了对当时污浊社会不满的思想感情。

  23、林纾自撰联:“遂心唯有看山好,涉世深知寡过难。”(源自《联话福州》254页) 

  解释:遂心:如心所欲。涉世:经历世事。寡过:少犯错误。

  释义:林纾体味一生所经历的世事,有感而发,于1924年春节题写这副门联。联语清澹,表现了自我警醒的心境。

  24、林纾自撰墓联:“著述倘沾东越传,功名早淡北山文。”(源自:《福州古今楹联集粹》307页)

  25、林纾逝世前一日还写下最后遗言:“古文万无灭亡之理,其勿怠尔修”。

  26、1924年10月9日,林纾在北京去世。陈宝琛挽词写道:“由侠入儒,晚节独能师顾绛;因文见道,诸家原不废虞初。”对林纾的人品与文学成就做了盖棺论定,可见相知之深。

  27、林纾挽祖父:“一官竟断送生涯,六七年进退维谷,为贫而贫乃益增,欲归而归又无计,算赢得襦袴歌谣,喜公来,惧公去,宁听大寮充耳,上拥贤良,不因矮屋低头,少循世俗,循吏可以为,儒林可以入,名臣可以几,只今露荒菊径,烟黯桐封,宜从岩邑思遗泽;四龄即携游外国,卅馀载恩义齐山,庸才被目成大器,壮艾被爱等婴儿,忆前番茱萸时节,怜孙弱,强孙回,但凭远道寄音,频闻惮叹,岂谓临歧忍泪, 已是凶征,天道如此酷,家运如此衰,我命如此苦,纵使力尽蚕丝,眼枯鹃泣,难挽并州作故乡。”(源自:《福州古今楹联集粹》263页)

  28、林琴南《诫子书》“字谕琮儿知之:天下最难之事为收放心,而最易之事,则为提醒精神。精神一提醒,则后来艰难之状,历历布在眼前,放心不敛则自敛矣。凡血气未定之人,容易为人诱骗。你之朋友亦不是有心陷害,不过同是青年之人,阅历不深,毫无后顾之忧,一日畅快便过了一日,不如不觉将堂堂岁月积渐抛荒。一日抛荒,便种一月一年之根株。心情渐渐疏懒,以为凡事都有明日,不知靠明日便失之今日,逐日如此,不知不觉又度一月。一月不过三十日,试问一年有几个三十日?岂不可惜?而翁今年七十有二,未尝一日偷闲,正以来日无多,格外秘惜。汝年仅二十,如能如我勤勉,将来岂复可量。譬如商家,我之资本无多,能俭能勤,亦足支撑过日。汝年富力强,本钱充足,更能勤俭,发财便无限量。须知为人必先苦而后甜,不宜先甜而后苦。我在一日,汝便有一日之安饱,此不是甜境,是未来之苦境。汝若昧昧视为甜境,则苦境之来,正算不到是何时日。吾为汝计,方汲汲顾景,汝反偷闲往观电影,有何益处?不是作骗,便是狙劫,至侦探等等,全是教人为恶,毫无阅历之可言,观之殊损眼光。汝言夜间睡不着,必是课后与同学闲谈,不能就枕,率性出塾游玩,此即不能收敛放心处。放心一萌,则眼前便起一道愚云,将一身事业全行遮蔽。如道士炼丹,时时着魔,令汝七颠八倒,你当早早回头,习一静字,便是安心之法。由静生明,由明看到家境,则志气奋发矣。勉之勉之。癸亥四月二日父字。此书留观,不可抛弃。”

  (二)【陈寿祺家风学训】

  人物简介:陈寿祺(1771—1834)字恭甫、介祥、苇仁,号左海、梅修,晚号隐屏山人。清代汉学家,儒学大师。清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历广东、河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曾主讲泉州清源书院10年,道光三年(1823年)后主讲福州峰书院11年,培养造就了许多栋梁之才。陈寿祺经常痛斥时弊,激烈指责仕途不廉洁,“文武官员犹不免养奸”、“为吏昏庸”、“吾乡近日之患莫甚于贿狱”。他指出鸦片祸害不能杜绝根源在于海关敛财,吏役肥私,洋商牟利。林则徐禁烟的指导思想与陈寿祺一脉相传。故居黄巷旧18号,新34号,系陈寿祺藏书楼(8万余卷)。倡修道光《福建通志》,任总纂。著《左海全集》。

  1、陈寿祺“婚嫁当择门户,非为财也”。“娶妇只求淑女,宁可论财择婿?宜访人才,岂容较产?且子弟诚贤,何藉乞怜裙带。”

  2、陈寿祺1825年春制订《鳌峰崇正讲堂规约八则》:“正心术”、“慎交游”、“广学问”、“稽习业”、“择经藉”、“严课规”、“肃威仪”、“严出入”。抨击科举制度是“驱天下尽纳利禄之途”,倡导书院以培养经世致用人才为目标。(《三坊七巷》第3期29页)

  3、陈寿祺生平不饮不奕,惟手不释卷。教子以慎取舍,依忠厚为本。“教人务敦本,重立品,衡文亦必以法度”。

  4、陈寿祺题黄巷联:“里门名士传,冠冕侍臣家。”《福州古今楹联集粹26页》

  5、陈寿祺:“非福人不能来福地,有龙脉才会有龙泉。”联语道出福人福地,龙脉龙泉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有福之州的热爱与赞誉。(《联话福州》36页)

  6、陈寿祺赠友人联:“岭外梅花仙作侣,座中修竹淡如人。”《福州古今楹联集粹》312页

  7、陈寿祺勉励林则徐为官要“清如江流滔,惠如海波广。”“许身稷禹伦,志士何所讳。”

  8、《闽县乡土志》载:“儒林陈寿棋子乔从附。字恭甫。官编修、记名御史。以外艰归。念母老,遂不复出。主讲泉州清源书院,旋主讲鳌峰书院。既在省,凡兴利除弊,常佐大吏为之。闽中自李光地、王士让、官献瑶为宋儒之学,兼崇汉儒。寿祺初受业于孟超然,为宋儒之学,及出朱珪,阮元之门,乃博闻强识,专为郑、许之学。以疏证经传,于闽中实开其端焉。兼善沈博绝丽之辞,词馆中尤推重,著作多有功经学。卒祀乡贤。子乔枞,举人,官抚州守。能继其业,亦著有《礼堂经说考》等,凡十种。”

  (三)【董执谊家训】

  人物简介:董炳章生于1828年,又名道行、炳昌,字琅山,号纫兰。清同治壬戌(1862年)举人,由祖籍长乐前董村迁居南后街。董炳章是一位对海峡两岸教育有贡献的儒学教谕。董执谊(1863-1942年),字藻翔,号藕根居士,出身书香门第。随父董炳章定居南后街。董执谊博学多才,诗文、联语、书法俱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曾出任盐官、省咨议局议员。归辞后专心治学,喜藏书。在南后街开设过“味芸庐”书坊,主营地方文献和书籍。董执谊一生最重要的功绩是汲取民间文化,编纂修订、刊行了《闽都别记》。

  1、董执谊自撰联:“廿载羡私居,苟有苟完,居处敢忘先圣训。三楹成小筑,肯堂肯构,贻留犹望后人贤。”

  2、董执谊诗句:“世情只当看鱼鸟,宦味由来风马牛。”(《三坊七巷》总第八期19页)

  3、“能味芸,守正道,不自乱,则贞吉”。“贞吉”典故出自《易经》“谓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乱则吉”。陈宝琛很欣赏董执谊仗义执言,正直能干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功绩,给董家题了一块木匾“贞吉居”。

  4、“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5、董执谊为福州城隍庙题联:“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则昌;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则灭。”

  6、母亲陈太恭人和祖母葛孺人长年坚持寒夜织布,培育董执谊读书直至二十年后中举。福建巡按使许世英为此特赠董家“寒梭两杼”金字堂匾,以为表彰。

  7、董执谊故居旧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苍松翠竹白梅兰。”(《三坊七巷》总第八期21页)

  8、董执谊:“枉说孙曾逾百指,传家经史赖谁通”。

  9、董执谊“生平不乐仕进,闭门治学”。陈培锟先生称董执谊“平居无事则购书千百卷,高可隐人,终日埋首其中,不问外事”。(《董执谊家传》121页)

  (四)【林枝春家风家训】

  人物简介:林枝春(1699~1762年)字继仁,号青圃,闽县林浦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林浦村)人,故居黄巷兰桔里4号。乾隆二年(1737年)榜眼、江西学政。乾隆十七年(1752年)乞假回里,任鳌峰书院山长8年,先后培育门生近千人。

  1、林枝春家的门联:“庭余嘉荫,室有藏书,天下事随处可安,即此是雕梁画栋;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漫言应列鼎铭钟。”217页

  2、林枝春任江西督学时,认真阅卷,不贪名利,曾悬楹贴表白心迹“不看文章双眼瞎,若贪名利两儿亡”。

  3、林枝春题福建致用书院文昌阁联:“可知星象元司令;岂但文章始点头。”

  4、林枝春题福州孔庙明伦堂联:“方千里育贤之地,第一重入圣之门。”(《福州古今楹联集粹》15页)

  5、林枝春题鳌峰书院联:“坐里门内夕而朝,教不忘就尔事;习君子言尊以遍,学莫遍近其人。”(《福州古今楹联集粹》419页)

  6、林枝春题鳌峰书院联:“反已有真修,须留神检到心身界上;加工无别法,务着力打开义利关头。”(《福州古今楹联集粹》419页)

  7、林枝春为鳌峰书院题联:“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望修士苦;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五)【陈衍家训、名言、诗词】

  人物简介:陈衍(1856-1937年),字叔伊,号石遗,晚称石遗老人,福州人,故居文儒坊三官堂(今大光里8号)。近代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朴学家、经济学家,以其精深的诗学、儒学、经学、史学造诣在清末民初文坛上享有盛誉,著有大量诗文经史作品,所揭橥的“同光体”诗论对中国近代诗坛影响深远。被誉为“六百年来第一人”,留世诗词约1380首。

  1、“为学治业,均应辛勤,如啖余甘,先苦后甜。”

  注释:读书、工作,都要勤奋刻苦,就像吃余甘果,先是苦涩后有甘甜。

  2、“言和即小人,言战即君子。伏阙动万言,蹙国日百里。”

  注释: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瓜分中国,陈衍以诗明志,旗帜鲜明地表达抵抗的立场与态度,怒斥投降派屈辱求和、媚敌卖国的丑行。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的良知与勇气,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

  3、陈衍《通鉴纪事本末》:“从来治乱兴衰之故,成于兵事者固多,而用人理财各要政,尤为治乱兴衰之源。内政不修,民隐不恤,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兵乱恒由此兴焉。”

  注释:陈衍阐述国家“治乱兴衰”的思想,表面上是用兵打仗解决问题,但其根源是用人不当,内政不修,不关心体察百姓的痛苦,以致兵乱动荡。

  4、《童孙》诗云:“千家诗是潜夫选,三字经原伯厚成,盖世文人由此出,教坊科本漫争鸣。”注释:这是陈衍古稀之年写的一首诗,回忆幼年刻苦学习的情形。

  5、陈衍《何心与诗序》:“诗者,荒寒之路,无当乎利禄。”

  注释:诗无关乎利禄,诗人如同是荒寒路上的行人,与孤寂、艰辛相伴,必是真正的贤者。

  6、“谁知五柳孤松客,却在三坊七巷间。”释义:五柳孤松客指陶渊明,陈衍比喻坊巷中生活着志趣高雅的贤人。此诗广为流传,福州“三坊七巷”也因此诗闻名海内外。

  7、“有天下而不为,微斯人谁与归?”注释:1912年初,孙中山为促成南北统一,毅然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任南京临时参议院议长林森促成孙中山的福州之行。陈衍撰此楹联张贴在欢迎大会场上,表现出孙中山忧国忧民和不恋总统职位的思想境界。

  8、“一人有一人自立之地位。老则老耳,何遗之有?”注释:辛亥革命后,许多遗臣寄希望于复辟,抵死不剪辫子,继续穿着清朝补服。陈衍率先剪去长辫,穿上便服,公开宣称不当封建遗老。表现了一代文人顺应历史潮流,不抱残守缺,支持革命的立场。

  9、陈衍《答林可山次韵时将续编闽诗录》:“文献销沉需博访,图书校勘想分程。因君触起思儿痛,庭竹凄潇听到明。”

  注释:1912年,陈衍诗赠林可山(林觉民之父),表达对文化事业仍孜孜不倦、永不言息之意。同时因林可山失子触发了陈衍思念儿子的痛苦,昭示其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家国之痛。

  10、“一双同梦生花笔,九万培风齐斗楂。”

  注释:钱锺书对陈衍学识与为人推崇备至,曾写诗文称颂陈衍,两人成为忘年交。钱锺书、杨绛新婚燕尔,陈衍题此贺联,表达赞赏与期望。此联至今仍悬挂在钱锺书和杨绛先生的书房中。

  11、陈衍挽夫人萧道安:“不共吟白头,李花开后君始病;行将作黄土,桂树丛生山之幽。”(《福州古今楹联集粹》296页)

  (陈衍家训、名言、诗词由其玄孙女陈逸提供)

  (六)【何振岱家风家训】

  人物简介:何振岱,字梅生,号心与、觉庐、悦明,晚号梅叟。原籍福清,生于1867年12月,故居文儒坊大光里17号。他一生以教书卖诗文度日,诗、书、画无一不精,培育福州“十才女”,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独树一帜。福州清末民国时期的文豪,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著有《心与诗话》等。1952年2月去世,享年86岁。

  1、何振岱书房楹联:“定无后悔惟勤学,各有前因莫羡人。”

  2、何振岱的孙子何云说:“研几广才,积善养福”是祖父一生为人的准则。“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是祖父的座右铭。《晚年何振岱与三坊七巷》

  3、“只可雪中送炭,不必锦上添花”。“万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世间得失不须念,横琴作枕聊安眠”。

  4、《我春室文集》:“果行则取于坎之刚,育德则法乎艮之止。刚以达其流,止以导之轨。君子养源,必慎于始。”

  5、“助坏人就是助恶行凶,对人品不好之人应深恶痛绝。面对诱惑,多穷多苦都不能做坏事。”

  6、何振岱说:“文也诗也画也琴也,皆性也。”他時常勉勵學生注慎獨﹑善思量﹑惜筆墨﹑重切磋。先器識而後文藝﹐不僅要潛心學問﹐更重要的是先學做人。

  7、何振岱说:“脚是用来走路的,缠脚是对脚的残害。我妈我妻都缠了脚,你看她们多不方便,也不美观。身体一定要顺其自然才好啊!”

  8、何振岱对弟子们说:“人一落地,便是精灵,男女一样。弃婴之举,惨无人道。”何振岱共收养了六七个弃婴,并一一为她们取了名字。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7-8-17 08:35
  • 4
    粉丝
  • 4997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