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论务实

摘要:  求真务实,这是我们党大力倡导和推行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唯真唯实,不夸大其词、不虚张声势、不投机取巧、不阿谀奉承,以务实作为第一要素和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今天做好秘书工作的基本前提。   务实者,古 ...
文稿修改演播室
 求真务实,这是我们党大力倡导和推行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唯真唯实,不夸大其词、不虚张声势、不投机取巧、不阿谀奉承,以务实作为第一要素和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今天做好秘书工作的基本前提。
 
  务实者,古已有之也。“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就告诫人们,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会埋头苦干,才会踏实做事;只有务实,才会出成绩,才会受人尊重。西汉时期史学大家司马迁之所以为千古铭记,是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之《史记》。为了写出这部书,他抛下京城安逸的生活,跟随皇帝出巡,访古察情,不畏艰难,字字斟酌、句句查证,耗尽几十年血泪终以著成,确为古代崇尚务实第一人。
 
  我们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个务实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在夺取全国政权的历程中,面对以苏联经验为模式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顶住多方压力,一方面吸收精华,另一方面又不迷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敢于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走出了一条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邓小平同志在“文革”结束后的百废待举之际,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其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江泽民同志,在通过对改革开放的实践总结,明确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党的思路,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了党的指理论宝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立足国情,将务实作为我们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到构建和谐社会,从以人为本到执政为民,充分体现了非常强烈的求实精神。可以说,务实是历史的总结,求实是工作的基石,求实,亦是从政之明道,是投笔之原本。
 
  求务实,工作开展之原发点。任何一项工作能否有序开展,最后取得不错的成绩,关键要看一开始是否立足实践,是否求真务实,是否真抓实效。秘书工作也是如此,需以务实的态度为领导出谋划策,以务实的态度上传下达,以务实的态度处理好日常事物,“实”字尤为重要。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农村实行的食堂制因为不切实际引起了农民的不满,认为吃不饱,没力气干活,由于此政策是毛泽东提出来的,部分领导同志并没有过多的提出质疑,还是毛泽东主动派自己的秘书胡乔木去湖南基层调研,了解真实情况。胡乔木本着务实的态度,不为尊者讳,不为敬者夸,回北京后,将真实的情况详实且真实的向毛泽东进行了汇报,中央据此对政策进行了调整,改善和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样,还是上个世纪50代末,却发生了不顾实际,提出了15年“赶英超美”的口号,有的地方宣传“天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时间粮食每亩产几万斤十几斤的“卫星”到处可见,为大炼钢铁,家家户户砸锅卖铁,“浮夸风”盛行全国,“大跃进”鼓躁神洲,这种不结合实际,不求务实的浮夸和造假,这种政治上的浮躁,带来了“三年困难”时期,给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求务实,作风建设之始动力。在中国古代,“修身、齐家、论国、平天下”是知识分子需达到的最高境界,要“治国”、“平天下”,首先则必须“修身”与“齐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风是基础,个人的修养、个人的态度则是基础中的基础。而决定性的因素则是求实。务实的作风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展翅腾飞前的准备,从古至今,无一例外,务实必然包容其中。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就是作风务实的代表。我曾经读书时学过一篇课文是介绍彭总见到外面盛传一亩田能产上万斤水稻,他不信,亲自在住的地方种了一分田,每天亲耕细作,到了秋天也不过几十斤,由此得出外面报纸上是“浮夸”主义在作怪。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要求机关干部“骑单车上班”,提出了“五不”,即“同城不宴请、会议不摆水果、中午不喝酒”等,都是务实作风的体现。看来,作风之求实,则是达工作之求实,工作之求实,亦能强作风之求实,这是互为联系的。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5-19 20:56
  • 4
    粉丝
  • 85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