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县域经济] 三明各县(市、区)2009年工作思路

[复制链接]
吾爱 发表于 2009-2-18 14: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各县(市、区)2009年工作思路


         抢抓机遇  扩大内需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中共三明市委常委、永安市委书记  江兴禄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一年。永安市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三明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以及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对接各级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1、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重在项目成果转化、技术难题对接、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加强研究,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4+2”主导产业,积极申报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农业、调强工业、调活三产,提高农业发展科技含量,增强“4+2”产业集聚作用,提升商贸物流和旅游服务业等整体档次。三是落实节能减排措施。重点加快谋成水泥、万年水泥、金银湖水泥、建福水泥厂等一批新型干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建设,有效推进燃煤电厂和重点企业脱硫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在现有关闭101万吨小水泥基础上,进一步淘汰4家48.8万吨小水泥生产企业。四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管理,加大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力度,建立城市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市区第三饮用水源和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巴溪、后溪水环境整治,加快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步伐,支持安砂镇争创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确保小陶、西洋、洪田等3个镇通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验收。
  2、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一是加强农村工作机制创新。在持续深化林改综合配套工作的同时,加快探索以土地成片开发、适度规模经营等为主要方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以拆旧建新、退宅还耕、修缮改造等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旧宅基地整治工作,以推广“屋上太阳能、屋下沼气池”为建设内容的生态能源模式,以永安汇丰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等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以失地农民保障、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土地换保障”征地补偿安置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壮大林竹、畜禽、特色种植三大优势产业规模,发展笋干、莴苣、黄椒、樱桃谷鸭等优势农产品深加工;大力推广农业“五新”技术、高效粮经种植模式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识和特色农产品保护力度,稳步提高农业效益。三是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全面对接省上扩大内需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进“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水利六千工程”、烟田基础设施、商品粮基地、土地整理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行政村通300人以上自然村水泥道路硬化工程,争取完成罗坊-盘兰村10公里公路硬化,完成通自然村道路硬化改造20公里,力争100%行政村道路硬化、农村客车通达率提高到89%,自然村通自来水率90%。同时,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宽带进村”工程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重点文化惠农工程,集中扶持30个农村阅览室建设,力争全市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数194个、联网率达85%以上。
  3、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加快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永武、永宁、永漳高速公路和杭广快速铁路、泉长快速铁路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国道205线贡川到东坡改造工程,动工改造省道307线市区过境线,做好省道307线永安断头路段及省道208线延伸线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永安至上坪公路续建项目,开工建设青水至桃源公路青水段、贡川红安至大湖冲二等乡通乡公路。二是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建设。重点加快华电永安火电厂2×30MW “上大压小”和大唐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项目建设进度。合理电网布局,扩大电网规模,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增强运行的灵活性。三是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含笑大道扫尾、巴溪大道延伸等城区路网建设,全力抓好武装部地块、轴承厂、南区商务中心和香樟大道、含笑大道等地块开发。同时,加快南区水厂建设,做好城市景观、绿地工程。四是加快园区项目建设。加快尼葛工业园区、埔岭汽车工业园区和大兴、金银湖、水东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把园区建设成我市经济发展的高地、产业集聚的平台。
  4、加快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初步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42项、计划投资63亿元。一是围绕重点产业抓项目。重点加快三氯蔗糖、汉华纺织、金德纺织二期、华伟纺织二期、大帝实业、飞鹰塑胶、金河纺织、新德福环保增塑剂等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做好和兴橡胶、新德福化工、新泰革业、宝华林公司、永林股份公司、金德纺织等新投产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努力在重大项目策划、引进和建设上取得更大突破。二是围绕区域经济联动抓项目。全力支持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公司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智胜化工公司与中化化肥公司、北京高能控股有限公司,永林股份公司与中农资集团公司、苏福马机械有限公司等央企项目对接落地转化工作,争取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公司、智胜化工公司尽快上市。三是围绕激活第三产业抓项目。深度推进桃源洞景区封闭运行,开工建设栟榈度假区、自驾车宿营中心,做好东坡林场宾馆和南区产权式酒店规划建设,争取燕江国际大酒店、燕景大酒店等星级酒店投入使用。加快推进粮油批发市场、果蔬批发市场、五金水暖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开工建设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项目,支持商贸龙头企业发展。四是围绕优质服务抓项目。继续做好开发银行融资工作,充分发挥国投公司融资平台作用,以新实施的《房屋登记办法》为契机,盘活不动产抵押融资,为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破解“融资难”问题。
  5、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高度重视解决好就业、保障和住房问题。深入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零就业家庭”一户一就业帮扶工作,推进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000人以上。健全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加快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00 套、经济适用住房1490套,争取住房保障工作列入全省住房供应体系建设试点县。二是高度重视解决好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加强对城乡食品、药品、餐饮等行业的市场监管和供求价格变化监控,保障重要商品的有效供给,避免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积极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三是高度重视解决好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问题。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动工兴建永安职专学生实训大楼,支持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做大做强,做好永安一中、永安职专争创省级示范高中和全国千所示范性中职学校。实施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组建高水平精神病专科医院。同时,重视抓好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继续抓好造福工程、少数民族乡村帮扶工程、农村广播电视工程,改善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高度重视解决好文化、体育和城市公交等问题。加快市体育中心一期工程进度,逐步实施公交无人售票和安装IC卡自动收费管理系统,做好虎形山四期、梧凤琴寨、复兴堡文化街区、安贞堡文化旅游线、海西赛车城、永安博物馆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文化产业园,打响“琴都永安”、“抗战文化名城”、“海西赛车城”、“闽中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 等地方文化品牌。
  6、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一是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和组织,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督促各级班子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深入推动和谐班子建设,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各级干部思想进一步解放,作风进一步转变。三是深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不断健全“上下联动、党组织带动”机制,推广组织“分工负责、分层落实、目标管理”和个人“设岗定责”、“亮岗履职”方式,精心做好村(居)换届选举工作,持续落实完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深入开展“三挂五帮三促”活动,全面提升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两新”组织等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四要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建立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共克时艰  奋发有为  推动泰宁科学发展

●中共三明市委常委、泰宁县委书记  曾祥辉

  2009年,泰宁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按照市委“强化主轴,壮大两翼,‘块状’推进,连片发展”的工作思路,锲而不舍地推进“海峡西岸一流实力的旅游县、独具魅力的文化县、最佳人居的生态县、和谐发展的小康县”建设,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异成绩向建国60周年献礼。
  ——突出“一纲”:即以项目带动为纲。一是对上争取项目。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契机,吃透政策,科学开展项目策划、报批等工作,力争更多项目挤入上级计划盘子;及早谋划,超前做好建泰高速、浦建龙铁路前期工作,组织实施好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基础设施、计生服务站等新增中央投资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争取更多项目支持;跟紧落实,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机制”,确保争取的项目资金位居全市前列、全省中上。二是对外多引项目。注重优选、优化,抬高生态环保、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就业带动等准入门槛,改善项目构成。注重招大、招强,引进一批知名大公司、大企业等高端投资主体或战略投资者;注重落地、落实,抓好签约项目和意向项目转化升级,重点力促大唐风力发电、清华同方增资扩股金湖炭素等项目签约落地。三是对内建好项目。力求快动,千方百计创造开工条件,推动芦庵滩电站、恒立门业二期等项目及早动工建设。力求拉动,集中力量抓好省道205线改造、新胜220KV变电站等影响大、带动辐射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年内竣工。力求促动,健全完善“三张清单” 、重点项目协调会、“否决重点项目资格”、项目业主约谈等机制,落实“飞地工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奖惩措施,切实加快项目形象进度。
  ——突出“二重”:即重“三农”。在推动粮食直补改革、实行水稻种植保险,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现代农业,立足烟叶、笋竹、淡水鱼、雷公藤、锥栗、茶叶、食用菌、乌凤鸡等特色产业,对接旅游发展需求,强化领导工作力量,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建立农业小额信贷贴息贷款基金,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培育一批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建好若干个特色农业示范乡镇;推广“五新”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好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县、土地整理、金湖渔港、农业示范园等基础设施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打造秀美乡村,健全新农村建设“6+3”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四条示范路带”沿线村和“四大特色文化村”创建,按照“三个一”(一条主街道、一个小街区、一处集散地)要求继续抓好集镇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新农村建设典范。推动改革创新,重点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多形式集中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尤其要促成抛荒的“望天田”、“山垄田”流转改良耕作方式;推进信用村镇和农户担保公司建设,扩大“三农”信贷规模;抓好林木采伐管理、木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改革,严打盗砍滥伐行为,巩固扩大集体林改成果;完善农村“六大员”、农业科技推广等机制,调整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增强农村工作活力。重民生。着眼富民,充分拓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就业空间,引导群众融入旅游、对接项目提高经营性和资产性收入。着眼惠民,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保障覆盖面,抓好经济适用房二期、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通乡公路水泥路硬化工程,科学建立乡村道路养护机制。着眼利民,启动实幼搬迁新建工作,确保杉城镇初级中学秋季开班招生,挖掘展示泰宁特色文化,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和省级文明县城,力争把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着眼安民,巩固“平安泰宁”创建成果,扎实开展“两个排查”活动,深化百警驻百村创平安活动,推进社区人防、物防、技防工程,创建“文明安全小区”,加大严打整治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打造“全国最平安景区”。
  ——突出“三促”:即促旅游升级。以旅游二次创业为载体、以申“世遗”为抓手,进一步增客源,高水准办好第二届中国·泰宁丹霞文化旅游节、第三届全国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论坛,深度营销“泰宁路径”, 加强区域协作,稳定福州、南昌两个基点,深挖“三泉”、“莆南”、“武泰”三条高速线,拓展长三角、珠三角、华中三大片区,延伸港、澳、台、东南亚四个海外市场,确保游客接待量大幅增长,客源结构有效改善;增精品,重点加快古城商业业态整合开发、峨嵋峰慈航祖庭文化园、东方圣城书画创作基地等项目建设,启动李家岩运动休闲区、长兴旅游综合服务区、“数字旅游”工程等项目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增形象,改善生态环境,强化行业管理,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氛围,增强旅游目的地亲和力;增效益,推进南会滨水等宾馆饭店建设,策划编排原生态歌舞剧演出等文娱节目,力争红石网体育公园、木屋度假营地、丹霞岩穴音乐厅等项目落户泰宁,围绕“民资、民智、民利”突破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做足做强要素配套产业,同时整合组建旅游产业股份集团加快上市步伐,力争实现国际旅行社零的突破。促工业突破。突破园区开发,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高效推进园区开发建设;通过公司化运作、盘活资产、捆绑项目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年内基本完成大洋坪工业集中区“六通”任务;注重集约用地,力争年内首批入驻大洋坪的8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并新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突破优势企业,重点引导南方林业回笼资金投向泰宁,参股、兼并周边市、县林业企业,迅速壮大实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林业领军企业;依托金湖碳素、胜达化工、恒立门业等企业,力促药用胶囊活性炭、油融黄21号及恒立门业二期等项目早日动工,规划海西“药谷”、海西“门都”建设;深化石板材、木材行业规范整顿工作,实现预定目标;突破服务实效,完善领导挂包企业等机制,有效解决企业用地、用水、用电及土地评估等突出问题,帮助企业共渡难关,重点实行信贷增量奖励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全面启动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实行“一站式”服务、引进单位全程代办制,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促城市提升。围绕打造国内富裕阶层第二居住地的目标,着力提升功能,高标准优化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功能详规,尤其是结合火车站场站建设,规划物流园区,拉开城市框架;高质量实施好迎宾大道、内环路等项目建设,健全多语种公共信息标识,合理布局夜市摊点、旅游公厕和景交乘车站点,建设“无线城市”;高品质营造现代生活气息,加快造纸厂片区、水南新城、汽车城开发,发展购物、娱乐、小吃等专业街区,丰富酒吧、茶吧、书吧等休闲元素,不断满足旅游、人居功能需求。提升品位,坚持新徽派建筑风格,完善“三河六岸”景园体系、夜景体系和绿化体系,突出抓好状元街引水明渠、和平北街立面改造、“三座廊桥”建设等项目建设,塑造“海西最美的山城、三明最靓的看点”形象。提升管理,完成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巩固扩大违法建设整治成果,加大对主干道的整治力度,跟进加强二级环卫、绿化养护以及夜景、亲水步道等公共设施管护工作,标本兼治、重在长效。


抢抓机遇  先行先试  加快推进闽赣边界中部经济强县建设

●中共宁化县委书记   陈忠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宁化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融入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和全市“一轴两翼”发展格局,抢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永宁高速公路建设等大好机遇,扩大投资促增长,做大产业促增量,创新突破促提升,以人为本促民生,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加快闽赣边界中部经济强县建设步伐。
  1、加大投资力度,持续一个好势头。积极主动对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大决策,以扩大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发挥好投资对拉动宁化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持续近几年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力争GDP增长13.5%。抢抓机遇运作重点项目。坚持不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大力配合支持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安排县级重点项目56项,总投资62亿,年度投资20亿左右,重点布局在基础建设与工业生产性项目上。基础建设方面,突出交通、电网、园区、城建项目,推进宁化至建宁、城关至谢坊省道改造,抓好城关至湖村、宁化至建宁110KV电网建设,加快华侨经济开发区、木竹加工集中区、城建项目建设,努力持续近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0%的强劲势头,持续夯实基础、构建平台、突破瓶颈、蓄积势能。生产性项目方面,突出工业重点产业新增长点和投资上亿元重大项目,加快高精铜铝制品、铜排与铜棒、仲钨酸铵生产等在建项目建设,争取低氧铜杆及电线电缆生产、稀土开发等亿元项目开工,推进绿色蛋鸡产业化项目等一批农业、商贸服务业、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强化产业支撑、加快产业培育。注重对接国家新增投资的重点与渠道,加强项目策划、筛选、储备、申报,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上项目盘子。千方百计激活各方投资。强化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引导带动社会投资,推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特别是要持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广泛宣传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浦建龙铁路即将开工的喜讯和近年我县的发展变化,增强客商投资宁化的兴趣和信心,充分运用“9.8”、“6.18”、“11.6”等各种招商活动平台,加大对接央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实施“回归工程”以及以商招商、商会招商等招商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2、围绕先行先试,拓展一条好路子。按照“科学发展、四求先行”要求,注重发挥好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后发优势,着力先行先试,块状推进,品牌带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先行先试促提升。围绕省市建设两个先行区的部署要求,立足实际,在潜力较大、特色鲜明之处着手,尤其是发挥好宁化是全省最大烟叶生产基地、“有色金属聚宝盆”、省定边贸开发试验区、世界客家祖地等比较优势,着力在做优现代烟叶产业、做强有色金属加工业、做大边贸物流市场业、做成客家始祖文化业四个方面先行先试,带动发展特色经济,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块状推进促提升。按照“突出‘一主两副’主轴、合理布局主抓产业、全力推进块状发展、加快形成‘三个新区’”的思路,依托城镇和园区平台,在湖村——城关——石壁一线合理布局主抓产业,规划若干产业集中区,培育发展有规模、有效益、关联性强的“块状经济”,打造闽赣边界中部产业繁荣带和增长极。今年,华侨经济开发区二期新开发1000亩,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木竹加工集中区、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区各开发400亩,研究出台吸引企业入驻园区相关优惠措施,全力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增强园区吸纳与辐射效应,推动块状经济快速发展。品牌带动促提升。坚持品牌兴县战略,继续实行创品牌企业、单位奖励制度,在发挥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河龙贡米等品牌示范带动作用的基础上,推进“淮土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和“中国虎杖之乡”申报,力争春辉茶叶生产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支持鑫宇有色金属、客家源食品申报省名牌,新增一批农产品获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一批企业通过ISO9000体系、HACCP体系认证,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3、加大产业培育,调出一个好结构。围绕市场需求,整合资源要素,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做强工业、做活边贸、做旺旅游,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突破工业。针对当前严峻形势,加强对现有工业企业的引导、扶持、服务,从财税、金融、用工、市场信息等方面,采取多种政策措施,逐企逐项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尤其是密切政银企关系,财政安排50万元专项,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为企业输血,支持一批企业渡难关。注重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以上,新上一批企业增后劲。突出培育做大有色金属产业,整合钨、锡、铅锌、莹石、稀土等矿产资源,引进矿产深加工企业与下游配套企业,促进一批企业上水平,力争年内产值超亿元的有色金属企业达3家以上,有色金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5亿元。拓展市场物流。按照“建大市场、做大边贸、促大流通”的思路,推进闽赣建材、家居市场、中环购物广场、酒业配送中心等专业市场开张运营,开工建设粮油交易、再生资源交易、家电市场等专业市场,做大专业市场板块,做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推动形成闽赣边界建材、家居、服装与日用商品集散地,增强边贸、市场对周边的辐射力。同时,积极发展通信、休闲、文化、健身等热点消费,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组织好家电下乡工程,激活市场消费,提高消费拉动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推进旅游新区开发,抓好重点景区景点开发与配套设施建设,年内天鹅洞群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做好省级森林公园申报国家森林公园、天鹅洞群风景区与客家祖地捆绑申报国家4A旅游区工作,提升旅游发展层次。依托客家祖地人文渊源优势,积极融入“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文化旅游协作体系,举办好2009年世界客家崇正总会联合会年会,积极申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推进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客家始祖文化园两个亿元项目建设,着力打响客家始祖品牌,打造众多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
  4、统筹协调发展,构建一个好格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科学发展,致力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新宁化。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城区发展作为加快城市化、增强综合实力的重点工作来抓,以城市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为载体,以城市管理为保障,加快8.9公里城区路网建设,推进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污水垃圾处理、防洪堤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经营与日常管理,引导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拉开城市构架,增强城市聚集功能,着力把县城区打造为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平台,朝建设闽赣边界中部中心城市迈进。按照“四重‘三农’”的要求,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持续抓好烟叶生产,引入发展烟叶产业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尽快在培育做强粮食、茶叶、食用菌、獭兔、林竹、苗木花卉等农业产业和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抓中央省市加大“三农”投入的契机,积极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注重改善民生。始终坚持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努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办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使更多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特别是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重点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的指导服务,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维护好农民工、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文化强县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节能减排、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营造良好氛围。深化平安宁化建设,推进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促进社会平安和谐。深入开展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县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持续良好社会氛围。
  5、持续有效运作,创新一个好机制。好的机制是保证事业不断创新、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关键。在前几年建立系列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按照责随职走、心随责走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建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制度。健全完善领导机制。进一步理顺县几套班子、上下、条块之间的关系,重点调整完善重要工作领导组织机构,明确职能职责,做到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分管联系与牵头落实相结合,发挥集体智慧,增强工作合力。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继续试行部分县直部门“一把手”重点工作目标承诺制,健全完善乡镇和部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及招商引资、省市属驻宁单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干部教育监督管理、搭建党委政府与群众的对话平台等方面的机制制度,做到以机制管人管事,提高干部履职意识和水平,促进工作有效落实。健全完善运作机制。围绕抓项目、促发展,加大对引进工业项目对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贡献率考核奖励,认真落实品牌创建、专业市场培育等优惠政策,出台扶持发展旅游业等重点产业优惠措施,制定各专业园区企业落户优惠政策,推动产业培育、园区建设、企业落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找准站位谋发展  抢抓机遇求先行

●中共尤溪县委书记 吴建国

  作为三明东南一翼的山区大县,在新的一年里,尤溪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全省“两个先行区”建设和全市“一轴两翼”区域发展布局中找准站位、理清思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扩大内需机遇,积极应对困难挑战,持续实施“建设新型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构建和谐新农村”发展战略,致力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1、发挥项目“带动效应”,着力增强发展后劲。积极响应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把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牢牢抓在手上。一是严格责任抓项目。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以“三个一”项目工作机制为抓手,调整完善考评标准,实行项目工作一票否决,促使各级干部从一般性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项目。继续确定40个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县领导和部门挂包联系制度,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措施,积极推动10万吨锌冶炼、8.5万吨电解铅项目尽快动工建设,确保硅晶体材料、雅博服饰、纳米氧化锌等项目建设按序时进度推进。二是对接政策抓项目。深入研究,吃透国家政策,围绕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升级及科技进步等方面,认真谋划、积极申报。交通方面,在保障向莆铁路尤溪段建设顺利进行的同时,扎实做好厦沙、尤莆两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一步抓好上衔下延工作,争取全年改造、建设公路136公里。能源方面,加快尤溪流域公司重组步伐,争取年内动工建设坂面电站;继续抓好220千伏梅仙变电站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农业设施方面,重点抓好商品粮基地、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及闽江上游尤溪流域防洪、农田节水灌溉、水库保安除险等项目。城市建设方面,以水东新区开发为重点,全力推进水东大桥、防洪堤工程等基础性工作,以及中医院、水东小学复建工程等公建项目开工建设。高标准建设汽车检测及物流配送中心、生活垃圾焚烧厂、城区污水处理厂、城市管道液化天然气等城市配套项目。三是积极承接抓项目。进一步加大园区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尤溪经济开发区城西园、洋中园各项基础设施,加快临港工业园前期工作。以产业链招商为重点,以福州制鞋业、泉州纺织业承接为主攻方向,有效开展自主招商,积极主动参加省市组织的大型招商活动,力争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上实现新的突破。
  2、发挥工业“集群效应”,着力实施“四大工程”。着眼尤溪产业现状,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发展集群经济,努力提升工业对我县经济的支撑和拉动能力。一是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认真落实中央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重点围绕矿产、林产、纺织、水电、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集中优选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前景广阔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和服务对象,推进中小企业大提高、大发展。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注重引导企业创新经营理念,着力打造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签约项目落地工程。把2009年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指定一名县领导抓项目服务协调工作,定期督查进展情况,切实解决项目履约率、到位率、开工率不足问题,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在尤溪落地生根。三是困难企业帮扶工程。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减轻负担,着力解决工企业土地证、房产证办理和土地评估抵押合理规范工作,避免企业出现大范围的停产、半停产。把一系列优惠政策用足用活,切实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要素瓶颈。强化银政企合作,完善金融贡献奖考评办法,做大做强担保公司,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困难企业的扶持力度。四是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在企业内部挖掘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培养和发现人才,大胆引进一批专家型、技术性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提供科技支撑。组织企业厂长(经理)、技术管理人才参加学习培训,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提倡和尊重企业家首创精神,引导和激发企业家为办好企业发挥聪明才智。
  3、发挥农业“特色效应”,着力做优农业产业。按照产业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重点抓好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增加县财政对“两叶两柑两竹一油一稻”八大特色农业的科技投入,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围绕八大特色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开发,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引导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特色乡村培育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切实把特色农副产品品种调新、结构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利用好“11.6”林博会平台,全力推介尤溪名优地产品。积极申报“中国油茶之乡”,尽快谋划和实施省级十万亩超级再生稻、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等项目。加大对沈郎食用油、金门春、三林木业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帮扶力度,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力推动尤溪油茶、茶叶、金柑、绿笋向高端发展。发挥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切实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脱节矛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发挥朱熹“名人效应”,着力发展旅游经济。以“朱熹故里”为名片,紧紧围绕打造朱子文化城这一目标,强化旅游文化意识,着力打造旅游亮点,扎实推进旅游开发。站在全省、全市角度,以加快实施以朱熹故居为核心的朱子文化旅游区等五大旅游板块工程为核心,搞好概念性规划、详细规划和形象设计;加大九埠山、蓬莱山、枕头山旅游项目招商引资、资源和资本结合的市场运作力度,快速推进水东、闽湖“水乡渔村”建设,争取库区水面游取得突破。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全方位开展尤溪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朱子文化城市形象的宣传,努力提升尤溪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抓好旅游与文化娱乐的结合,加快推出一批以尤溪民风风俗、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拉长旅游产业链。
  5、发挥民生“社会效应”,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民心、着力民生,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让改革发展的过程真正成为实现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过程。一是突出抓好劳动就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增加就业专项资金和劳务培训专项经费投入,妥善安排好返乡人员就地就业。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和创业能力。高度关注和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监察,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维修改造、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广播电视农村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巩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抓好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推行提前享受奖励扶助政策等3项制度,完善计生利益导向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三是集中精力办好实事。重点围绕经济实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扶贫搬迁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为民办实事项目。继续开展“问策于基层,求计于群众”活动,收集整理新年度全县急需解决的十大困难与问题。密切关注物价持续上涨,依法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违规和扰乱流通秩序行为,确保生活必须品价格和市场基本稳定。四是全力推进平安建设。继续实行每月由县委常委(或人大主任、政协主席)负责轮流接访责任制和公检法机关案件发布制度,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深入摸排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社会治安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强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中共三元区委书记 王 庆

  2009年,三元区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贯彻落实省委“四求先行”和市委“强化主轴”的新要求,按照“强基础、挖潜力、保增长、增后劲”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开发、工业园区建设、城市经济发展、农村改革发展、和谐三元构建等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1、在深化项目带动上求突破。坚持把项目工作作为保增长、促发展最直接、最实在的切入点抓紧抓好。一是抓重点求突破。安排实施重点项目62个,总投资90.06亿元,其中亿元项目21个,力争在建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年度计划,预备重点项目开工率达80%以上;用好用足扩大内需政策,重点围绕中央和省里确定的产业导向、发展重点和投资政策,抓紧策划生成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力争在更多领域、更多项目、更多方面得到省、市的政策或资金支持,形成项目持续开发之势。二是抓质量树品牌。深入开展“质量振兴活动”,鼓励东南汽车缸套、毅君机械等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扶持丰润化工、凌芳工贸等企业争创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着力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品牌。三是抓机制增实效。完善项目竞赛方案和乡镇、街道年度指标考评标准,整合部门招商职能、改进招商方式,继续推行“一个重点板块,一名处级领导挂帅,一套工作班子跟进”的运作模式,落实区领导和部门挂包项目、联系企业等制度,进一步凝聚全区干部抓项目、促发展的合力。
  2、在助推市区经济上求突破。落实市委“强化主轴”的发展要求,主动融入,持续运作,推动发展。一是做大城区。以稳定房地产市场为重点,加快台江新区开发,推进下洋、白沙、新田巷等旧城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合市里抓好“南三龙”快速铁路车站建设,努力形成城市扩容与房地产发展、旧城改造与居民住房条件改善良性互动的局面。二是做强园区。围绕三元—永安、三元—明溪两条工业走廊建设,持续抓好荆东、大坂、渡头坪等专业园区开发,实施台江至荆西、区委党校至富兴堡两条园区通道建设,力争新增工业用地1000亩,推动产业、经济集聚。三是做优二产。鼓励和扶持现有企业实施重组兼并、增资扩股、技改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解决融资、出口等难题,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巩固机械铸造、木竹加工等传统产业,发展生物医药、化工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池坪煤矿、“三农”整体搬迁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四是做活三产。组建发展第三产业专门工作班子,加快大坂物流园、烟草物流园、工商联大厦等重点项目进度,推进五金市场、土特产品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修订完成三元旅游规划,着力引进一批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项目,大力发展物流经济、会展经济和总部经济。
  3、在推动农村发展上求突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以现代产业理念发展农业,突出抓好木竹、果蔬、畜禽等特色产业,大力推广草珊瑚和名贵树种种植,发展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扶持发展绿园蔬菜、佳源米业等农业专业合作社,打响“金三元”、“农旺”等农业品牌,推动农村种养、加工、服务业共同发展。二是持续农民增收。全面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沼气池建设补贴、“家电下乡”等支农惠农政策,实施农田水利、农业五新、万村千乡市场等工程,着力在优化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中开辟增收领域,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获得更多实惠,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完善以城带乡共建新农村工作机制,推动新村规划和建设进程,抓好农村路网、沼汽池和村级人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三清六改”、“家园清洁”等活动,以吉口、黄砂等示范村为带动,加快国道、省道及景区沿线村村容村貌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稳步推进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稳步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产工业加快发展。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深化村务公开、管理民主工作,全面推行村务决策听证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4、在保障民生民利上求突破。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利民为民。一是持续改善民生。加强科教文卫体、社会保障、就业与再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人口计生等工作,重点抓好区卫生综合大楼、岩前敬老院等一批民生项目,努力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安全饮用水等项目上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二是深化文明创建。以争创省级文明城区为动力,深入开展“和谐风、邻里情”、文明社区、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维护社会稳定。落实综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平安三元”创建活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信访诉求渠道,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5、在加强党的建设上求突破。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边学边改,切实解决好影响制约三元科学发展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抓好“联一帮二带三”主题活动。在深化农村活动成果的同时,着力抓好街道社区的联帮带工作,使其成为全区党建工作的主打品牌。三是抓好主题纪念活动。广泛开展庆祝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等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四是抓好党史研究。加强三元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积极做好向上申报革命老区工作。五是抓好村级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扩大“书记、主任一肩挑”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比例,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六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落实市委“四个不让”的要求,加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教育和监督,引导全区上下改进作风,激情创业,展示形象。


强化措施促增长   抢抓机遇上台阶

●中共明溪县委书记   王   政

  2009年,明溪县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着力建设生态工业、现代农业两个示范区,充分发挥生态、侨乡、资源三个优势,强化项目、品牌、创新、服务四个带动,持续培育壮大生物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矿产精深加工业、林竹产业、机械加工业五个产业,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努力打造生态优势彰显、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活力迸发的海峡西岸新兴侨乡。
  1、强化运作促增长。把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作为今年的的首要目标任务,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动态调度,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是保持投资较快增长。突出抓好100个县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以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为主的大投资项目建设。抓住永宁高速动工的契机,尽快启动明溪连接线建设,及早动工明将公路建设,争取黄砂坑中型水库获批并转化实施,同时,启动南关溪、链条厂片区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程,推进乡村公路上衔下延,争取年内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3亿元,增长25%。二是推进规模工业达产。强化重点工业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促进南方生物、百事达变性淀粉、斯特力汽动工具、海峡科化烽林公司等65家规模企业拓展市场,全力生产;加快紫杉园生物、海斯福氟化工、长虹精密铸造项目扩建进度,争取上半年投产,力争年内全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亿元,增长15%。三是繁荣三产拉动消费。把发展服务业、扩大消费需求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规模商贸企业,积极培育住房、通信、汽车、教育、文化等消费热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拓展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便利店”网络,大力发展物流配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培植新的消费增长点,壮大三产总量。
  2、强化支柱增后劲。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坚持不懈地培育壮大五个县域支柱产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争创知名品牌,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是做强生物产业。围绕构建“闽西北药都”,在发展集中药材开发、种植、提取、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天然药物产业上求突破,着力推进紫杉烷类生物碱开发利用、金线莲种植加工、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等项目实施,促进产业向终端产品延伸;同时,努力拓展生物能源、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生物产业新领域,形成上下游互动渗透、横纵双向延伸的产业链,争取列入省生物产业发展试点县,努力把生物产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领航”产业。二是做优食品加工业。同步推进无公害种养和食品饮料加工业,膨胀规模、打造特色、争创品牌,加快百事达公司葛根饮料、宏宇公司牛肉制品深加工、安野高新农业等项目的实施,加快建设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三是做深矿产加工业。加强境内宝石、萤石、石灰石、石英石、铅锌矿以及煤矿等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淘汰落后产能,整合现有资源,引进规模化的精细加工项目,重点抓好200万吨明狮旋窑水泥、中硅科技多晶硅、博特高新氮化硅项目建设,策划建设氟化工产业园。四是做精林竹产业。加大低产林改造和速生丰产专用林培育力度,提升林地生产力;整合现有林竹加工企业,规划开发县生态经济区林竹加工专业园;组织实施竹纤维加工、高档生活用纸等深加工项目,着力提高现有林竹企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五是做大机械加工业。以斯特力气动工具、长虹精密铸造、明信橡塑等企业为重点,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转化,发展壮大机械加工业。
  3、强化抓手夯基础。紧紧抓住中央支持农村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扩大需求保增长的机遇,加强政策研究和项目策划对接,力争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夯实发展的基础。一是争取重点产业扶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整合县域及周边资源,努力在生物产业、闽西北“药都”建设等方面策划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重点项目,组织南方生物等骨干企业与央企对接,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担保模式,推进银企互动,强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争年内新增贷款1亿元以上,增长14%,为企业发展输血。二是争取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布局。在实施好永宁高速明溪连接线和明将公路的基础上,加快三明到明溪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促尽快实施,争取永安到长汀铁路规划线路拉近明溪并设立货运站,构建通畅的交通出口。加快生态经济园区主干道和水电路配套工程建设,拉开园区框架,形成生物园、绿色食品加工园、氟化工园、光伏园等“一园多区”的发展模式,年内新增入园项目10个,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运作科学的产业聚集平台,力争列入省级工业园区盘子。同时,争取黄砂坑中型水库和220KV输变电工程立项批复,提升明溪发展承载力。三是争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用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这一品牌,加大南山农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明台农业、观光农业的示范基地。做好项目捆绑,争取在初级水利化县、烟田改造、旱片整治、耕地复垦、沃土工程、造福工程、测土配方施肥、耕地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盘子,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2亿元,改善农田3.5万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争取社会事业项目支持。围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方面策划组装一批项目,争取农村卫生院建设、客运站建设、学校达标,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南山古人类遗址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获得上级支持,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城市魅力。
  4、强化统筹促和谐。着力推进全县统筹发展,构建“和谐明溪”。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从完善规划入手,结合一批干线公路的实施,调整完善乡镇区划,推进盖洋次中心和胡坊、沙溪等中心集镇建设,加快村镇建设规划编制,促进城乡有序发展。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探索完善“以奖代补”等支农资金补助扶持方式。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132”计划,抓好第二轮1个试点镇、14示范村、16个整治村、10个推进村示范建设,点面结合加快新农村建设。二是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巩固提高“双高普九”水平,推进“农村中小学合格校”、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宿舍建设工程以及村卫生所(室)规范化建设,加大城市医生下农村和“三下乡”力度,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启动农民工养老保险,扩大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探索多形式经营、多渠道支持的农业保险模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强化机制激活力。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努力破除发展障碍,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一是深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加快探索土地流转和经营权抵押贷款机制,深化林权配套制度改革,推广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产业组织模式,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推行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继续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育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二是推进科技创新。认真策划实施一批与复旦、药科大学、三明学院等院校的县校合作项目,加强博士后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组培中心等平台建设,开展组建生物产业公共研发平台的前期工作,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力争年内创新成果项目对接60项以上,实施20项以上,2个以上项目列入省工业内涵深化技改提升工程,促进县域产业提质增效。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完善乡镇和部门年度工作和项目竞赛工作等考评办法,实行每位县领导牵头一项重点工作、挂包一个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服务一个企业,明确责任目标和奖惩措施,定期通报公示。实行经常化的重点项目协调办公会议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通报情况、解决问题。完善引进重特大项目的奖励机制,研究出台吸引侨资回归、促进产业聚集的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旅外乡亲等具有明溪情结的民间投资者来明发展适合明溪的特色产业项目。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住今年村级组织换届的契机,注重从回乡青年和创业大户中选拨人才,配强村级班子,采取组织“分工负责、分层落实、目标管理”的方式,发挥村级组织“八个方面”作用,推行“六步工作法”,加强下派驻村干部和部门挂村的考核管理,提高村干部特别是村主干的待遇和保障水平,进一步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更加有效地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形成群众性创业发展热潮。


立足持续求突破 抢抓机遇促发展

●中共清流县委书记   纪熙全

  2009年,清流县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做大城区、做强产业、做优环境”,在攻坚克难中抢抓机遇、在有效运作中力求突破,加快闽西北城市最美、产业最优、旅游最旺、环境最好生态经济强县建设,确保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1、持续做大城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继续把做大城区作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经营,全力打造“休闲之都”。一要拉大框架。加快城市总体规划正式成果编制及评审、城市控制性详规的修编,有序推进城市建设。按照“构筑骨架、贯通南北、畅通环路”的要求,完善城区道路骨架,推进老城区、东城区、北山新区的道路一体化,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进一步扩张城市规模。二要提升品位。高标准完善“一河两岸”路网、景观建设,打造自然、生态、人文相融合,展现清流城市形象的“风光带”。尽显“处处皆景致”山水生态园林型城市特色。充分挖掘“两源”(闽人源、客家源)文化和红色文化历史积淀,融入城市建设,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提升园林景观绿化档次,争创国家级绿化模范县。三要优化环境。要优化人居环境,在加强市民的文明素质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城市设施制度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优化政策环境,严格落实鼓励进城就学优惠政策,鼓励乡镇干部、教师及先富农民进城购房,有效促进城区人口聚集。要优化就业环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做旺商贸、物流、食宿、娱乐等第三产业,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生产要素聚集。
  2、持续做强产业,壮大经济实力。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持续把资源深加工、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三个产业的主导做大做强,不断增强经济竞争力。一要做大做强工业。持续突出工业,全力突破工业。要培育主导,加快氟化工、煤及煤化工、林产工业、建材四个重点产业发展,努力建成若干个具有较强支撑作用、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位置的产业集群。要壮大骨干,抓好一批预备新增规模企业,促其尽快竣工产达,壮大规模企业队伍;突出扶强东莹化工、高宝矿业、红火水泥等一批重点企业,力争2009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以上,成为支撑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要提升素质,支持和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技术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持续品牌带动,争创更多省级、国家级品牌,提升整体竞争能力。二要做特做优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农业“五个五”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全省最大的苗木鲜切花基地、淡水鱼基地、黄羊基地“三大基地”。苗木花卉要进一步培育龙头、做大基地,打响“中国绿化苗木之乡、中国桂花之乡、中国罗汉松之乡、中国油茶之乡”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壮大;特色水产着力抓好大水面养殖基地建设,深化闽台渔业合作,优化品种结构,拓展水产品深加工,提升发展层次;黄羊养殖要继续扶持规模养殖户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加快黄羊科技开发、五行农渔牧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三要做活做旺旅游。以温泉休闲为龙头,以山水景观、宗教朝圣、红色旅游为重点,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要加快建设,重点抓好温泉-冷泉-北斗山旅游综合开发、灵台山客家风情园、大丰山景区建设,加大九龙湖景区二次招商力度,不断培育和拓展毛泽东旧居、赖坊古民居、桂花专业博览园、景秀园林生态农业观光园等特色旅游景点,拓展旅游景观内容,尽快形成“一湖一洞两泉三山四景”温泉生态旅游格局。要完善配套,围绕旅游“六要素”,千方百计加快完善、形成配套,提升旅游服务功能。突出抓好四星级宾馆、小吃步行街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富有清流风味的“羊肉馆”、“鲜鱼馆”等特色餐饮,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要争创品牌,积极推进“中国温泉之乡”、九龙湖(九龙洞)“国家级地质公园”申报工作,适时举办“温泉旅游节”,进一步提高清流旅游的知名度。
  3、持续做优环境,提升发展竞争力。继续抓好以交通、电力、服务为重点的环境建设,以良好环境促使各类生产要素向清流集聚,为加快发展注入活力。一方面,要做优以交通、电力为重点的硬环境。重点推进永宁高速公路建设,大李线改造工程扫尾,新矶大桥、围埔经旧场至沙芜公路改建,以及总投资1.26亿元的塘凤至高赖、大路口至嵩口公路改建和农村公路向下延伸项目建设,加快浦建龙梅铁路、307省道前期工作,构建便捷交通网络;加快220千伏龙津变电站新建、北区110千伏变电站搬迁,抓紧赖坊、田源35千伏变电站建设,扎实做好沙芜、林畲35千伏变电站前期工作,不断完善电力供应网络。另一方面,要提升以服务为重点的软环境。按照“四个不让”的要求,强化“人人都是清流形象”意识,加大效能监察力度,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全力支持企业、关心企业,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业主所急,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为企业渡过难关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
  4、持续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一要突出重点建设,坚持“重点先行、重点保障、重点突破”的原则,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抓好总投资6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9亿元的80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二要突出项目策划,主动对接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围绕主导产业的裂变、延伸,把准项目工作取向,加大项目策划生成力度,加快县级项目库建设,形成新项目不断生成、滚动推进的良好态势。同是,要高度关注国家政策动态,抓好项目申报工作,及时跟进落实,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中央和省市盘子。三要突出机制完善,坚持项目工作“五个一”,以及城建、工业、农业、旅游、交通、金星加工区6个项目工作小组专项工作机制,完善项目工作小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及招商引资工作考评办法,严格兑现奖惩,形成抓项目、比实绩、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5、持续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着力民生、着力民心,通过改善民生凝聚民心,通过凝聚民心促进发展。一要着力关注民生。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积极推进撤点并校,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加强县、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支持、培育群众性文化娱乐团体,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健全新型农村、城市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二要着力化解民忧。继续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尤其要认真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要推进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完善新型农村、城市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要继续深入开展“百名领导干部、企业家关爱千名贫困群众活动”,促进农村和谐。三要着力保障民安。进一步巩固“县委书记大接访”成果,继续落实“六定五包”责任制,深入排查不稳定因素,积极预防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强化安全生产,加强春运调度和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大道路交通、煤矿和非煤矿山、森林防火、化学危险品、建筑施工、旅游、公共聚集场以及尾矿库等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坚决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率先在全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中共梅列区委书记   罗   雄

  新的一年,梅列区将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主动融入、主动对接海西发展大局,按照三明新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思路,以促发展为首要目标,积极应对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挑战,又好又快推进梅列城乡经济社会跃升发展,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率先在全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1、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增创发展创业新优势
  立足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经济体系,激活中心城区资源要素,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及适合梅列农村的各类产业,促进城乡经济的有机融合,进而实现城乡的全面统筹发展。一是做强工业板块,提升工业反哺农业能力。今年安排区级重点建设项目66个,重大项目24个,年度计划投资26.9亿元,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1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50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5亿元。重点抓好30万吨二甲醚、闽光新材、三菲铝箔、正邦冶金、鸿达精选煤、鑫隆化工、宇通化工等一批年产值(或销售)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做大冶金压延、机械及汽车零配件、农林产品加工和精细化工“3+1”产业。二是做旺服务业板块,提升以城带乡能力。城镇要围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满足城乡居民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全力打造三明城市物流园、华油仓储等物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咨询、通讯、金融、信息等服务业,打造大饭店、大商场、大超市等高档次、大容量、特色化的服务业。乡村要围绕推进产业化和城乡居民一般性消费需求,依托“家电下乡”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商贸服务业体系。三是做优农业板块,提升农民本土致富能力。健全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扶持健盛食品、华盛烤鳗等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烟叶、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业,提高城市农副产品供应水平和应急服务保障能力。支持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建立与城市多元化消费需求相适应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改善农民进城销售农产品的市场环境,组织、引导、支持农民与市场对接,力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四是做大市区经济板块,提升城市辐射农村能力。重点发展徐碧新城中央商务区、福清商会大厦、兴化大厦、汇鑫大厦、梅列工商企业大厦、泉州大厦等项目,继续推进阳光城、上河城、滨江新城、水榭新城等地产项目建设,争取今年商品房新开工20万㎡,竣工20万㎡。加快梅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力争年内筹资3.5亿元,开发工业和仓储用地1000亩,切实增强园区企业对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持和拉动能力。五是做实基础设施板块,提升城乡畅通互动能力。积极实施“北扩西进”战略,加快贵溪洋大道、翁墩立交建设,启动环城高速公路(三明至沙县快速通道)梅列段前期工作。着力抓好新村建设,全区规划新村建设用地50万㎡,今年力争开工建设5万㎡以上,列东、列西、徐碧等城中村及大源、小蕉、羊口仔等新村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着力抓好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力争到2012年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着力抓好“空壳村”支持力度,从区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100万元予以扶持。
  2、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增创协调发展新优势
  立足于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继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力促辖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一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进“教育强区”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推进农村中小学合格校建设,落实好农村中小学“食宿工程”,为农村学校独女、二女结扎户寄宿生免费提供1000元/人?学年的伙食补助;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整合,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抓好徐碧新城新校区、群英小学危房改造。二是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学习借鉴晋江做法,推行城乡一体化新农合制度,城镇居民也可参加新农合,全力争创“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重点加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突出抓好区疾控中心、陈大卫生院建设,新建和改造徐碧、列西卫生服务中心。三是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发展。扎实抓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参保率保持在全市前列。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城区优势,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商贸物流等新就业渠道,力争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50人。四是促进城乡科技文化发展。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平台,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工作,支持引导辖区企业争创国家、省、市级创新型试点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全力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发挥城市文化中心优势,使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要素和服务加快向农村地区延伸。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办好《瑞云文艺》等区级刊物,办好梅列政务网网站,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丰富“邻里节”活动内涵,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积极培育具有梅列特色的新型都市文化。五是促进城乡效能环境发展。建立健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利益协调调处机制,妥善处置社会各类矛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预警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和果断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群防群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和提高“平安梅列”创建成果,努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3、统筹城乡体制机制建设,增创改革创新新优势
  立足于调整城乡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紧紧围绕体制机制建设这个重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力求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加快“人、财、物”激励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后“阳光津贴”时期的激励机制,深化处级领导、区直单位挂包村(居)、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中心工作等“六个一”挂包制度; 加强优秀村(居)干部的考核选用,2009年从村(居)优秀村主干和社区工作者中各考核录用2名乡镇、街道事业干部。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的主体作用,在财政性资金安排、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和项目、辖区单位评优评先和干部的交流、调动等方面,充分考虑乡镇、街道意见,以期调动所在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二是加快土地流转机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自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培育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加快城乡投融资体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支农机制,发挥城区农村信用社的优势,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积极支持开展村镇银行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加快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鼓励社会担保机构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四是加快城乡文明单位共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辖区现有34个省级文明单位和94个市级文明单位的共建优势,通过“城乡结对、共促共荣”活动的载体平台作用,从资金、技术、智力、观念等方面扶持带动农村。通过区域共建、城乡共建、村企共建,进一步凝聚城乡一体化建设合力。五是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抓手,深化“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深化“三级联创”,发挥农村人和组织“八个方面”作用,加强对村级组织换届的指导,促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相互融入、共同提高。


坚定信心促增长   勇于先行当前锋

●中共大田县委书记   赵荣生

  2009年,我县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打头阵、农业创特色、城镇扩规模,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思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工业向园区、人口向城镇、土地向能手集中”的发展途径,实施项目、服务、品牌、创新带动,在突破风险中把握机遇,在有效运作中力求先行,在主动作为中形成合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1、在应对经济发展形势上,立足调结构、扩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坚持工业打头阵。关心企业、扶持企业、服务企业,进一步落实好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便利的、有效的服务。做大工业经济总量,鼓励华闽纸业、金杉木业等现有企业开足马力、挖掘潜能、扩大产能,加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力度,重点做好苏桥煤矿、原美化工、晨华铸造等技改或新上项目的投产、达产工作。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建材水泥产业,以红狮水泥为龙头,鼓励新岩水泥满负荷运转,推动鑫城水泥、岩城水泥建设旋窑生产线,打造20亿元产业群;冶铸及机械加工产业,支持长鑫船舶、通祥铸造等重点企业发展,扶持发展冶铸一体化产业链延伸项目,打造30亿元产业群;煤炭资源开发产业集群,进一步整合优化煤炭资源,积极争取与省煤业公司强强联合,整合开发苏桥、元沙等大型煤田,突出抓好煤矸石、石墨深加工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重点项目,打造20亿元产业群。二是坚持农业创特色。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典型引路,突出抓好市级示范乡、村的建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重点发展壮大茶产业,坚持扩面积、提质量、拓市场、创品牌,打造10亿元产值特色产业。加大服务“三农”力度,开展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开展质量标准服务,引导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技术服务,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培育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引进新华都等国内知名企业入驻我县。突出发展信息服务业,提升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按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温泉、七星湖、象山、茶园、古堡等旅游景点。项目带动扩大投资。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健全项目工作“四个一”机制,在保证质量、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快则快,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争取苏桥煤矿、红狮水泥等重点续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和达产,争取宝泰机械铸造等重点新开工项目早日开工,确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二是提高项目策划水平。抓好项目谋划工作,借助高校、科研机构,谋划一批产业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大项目。抓好项目报批工作,对拟新上的项目,多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争取项目早日立项,动工建设。三是全力突破新上项目。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抓住当前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良好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市在项目建设方面的资金扶持。强化招商引进项目,发挥好招商局、泉州岩城经济促进会的作用,多形式开展招商活动,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有效激活民间资本,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和领域。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一是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因地制宜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创造增收机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改进消费信贷服务,加快健全个人信用制度,有效扩大居民消费信贷。二是培育热点,激发消费意愿。加快培育消费热点,推动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促进消费升级。逐步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切实减少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三是拓宽渠道,激活消费市场。加大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力度,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推动农村住房消费。扩大宏泰织造、德润陶瓷等一批企业的外贸出口,促成山友机械、广联木业等企业尽快出口并扩大生产规模。
  2、在把握泉三高速开通机遇上,着力筑平台、促融合,勇当对接沿海的前锋。加强基础建设,筑优发展平台。一是加快项目区建设。突出抓好京口工业项目区建设,力争年内符合企业入驻条件。加快乡镇工业项目区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保全年平整工业用地1000亩。二是加快电网建设。全力抓好220KV变电站和太华等3座110KV变电站建设,推进农村配电网改造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三是完善交通网络。加快推进“长永泉”高速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早日核准立项,提前或如期开工建设。加快完善公路网络,全面完成县道“管大线”改造工程,推进上京至岭头交战线桃源段项目建设,改造济阳、屏山、武陵和东风农场道路。四是推进市场建设。在城区、上京等地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交易场所,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交易市场、矿山机械交易中心、农资配送中心等6个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五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六千”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做好村级通水工程建设,不断扩大农村供水受益面。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提高农村户用沼气的普及程度。实施“块状”推进,促进产业对接。一是建设沿海产业转移承接集中区。整合全县工业项目区,以京口工业项目区为依托,发展临港工业,引进一批沿海优质产业,推进产业升级和规模工业总量的壮大。二是建设矿产资源深度加工集中区。发挥上京、太华、广平、前坪等乡(镇)矿产资源丰富优势,以冶铸机械加工集中区为依托,拓展矿产资源深度加工产业链,推进矿产资源深度加工转化。三是建设高山生态茶叶发展集中区。充分利用毗邻茶都安溪的区位优势及高山区独特的气候土壤优势,以屏山、吴山、济阳、武陵、谢洋等高海拔乡镇为依托,开发建设10万亩高山生态茶园。四是建设大县城商贸集中区。立足泉州、三明等城市群的节点作用,发挥均溪、石牌、华兴等乡(镇)人口集中的优势,实施城区产业“退二进三”战略,大力发展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五是建设闽中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发挥山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以湖美、谢洋等乡(镇)为依托,以象山为先导,以七星湖为重点,开发大仙峰、大鼓山、温泉等休闲旅游项目。着力服务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实施服务带动。加强机关效能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开展“四个不让”软环境专项整治和全县23个重点部门37个重点股室绩效公众评议活动。创新融资服务,加强政银企合作,发挥鑫融担保公司作用,创新各类抵押物贷款,扩大信贷规模。二是实施品牌带动。加大扶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争创名牌产品奖励办法,积极帮助企业申请相关项目扶持资金,为品牌培育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实施创新带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鼓励创新,激发创造活力。积极推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应用,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注重抓统筹、促和谐,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城乡发展。一是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做好项目集中区产业规划,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制定工业企业入园的优惠政策,对园区外企业实行更加严格的用地、环评等前置审批条件,鼓励发展“飞地工业”,推动工业企业入驻园区。促进产业集聚,推进同类企业、关联企业、配套企业整合集聚,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规划,全面完成乡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推进城镇建设,做大做美城区,实施城区“南进东拓北扩”战略,推进兴田路、满田春农贸市场改造、白岩公园广场、岩城文化广场、赤岩市民广场、仙亭山森林公园等工程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桃源、建设、广平等小城镇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民向城镇集中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引导土地向能手集中。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农业种养加工大户和龙头企业,加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注重持续发展。一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大高耗能、低效益、高污染项目的治理力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水土保持,建设生态茶园,推进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扎实做好饮用水源安全保护,特别是均溪河、文江河流域水环境整治和坑口饮用水源保护,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隐患,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认真做好矿山植被恢复和绿化工作,建设公路两侧防护林带,促进生态修复。三是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抓好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和公共聚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促进和谐发展。一是是办好为民利民实事。实施“阳光工程”,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积极培育创业型农民。加快城区地表水厂等1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宿舍建设工程,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加快乡村文化中心、农民体育健身点等文体设施建设,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文明建设,做好省级文明(先进)县城创建工作。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抓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加强党的建设。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创新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开展党群致富、和谐、平安、文明“四链”建设、创建“和谐示范社区”等活动,协调推进机关、社区、非公组织等基层组织建设。 加大公开选拔科级干部力度,改进科级干部考核办法。探索民主选拔村级干部方式,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坚定信心  持续运作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共将乐县委书记   黄建平

  2009年,我县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攻坚克难,科学发展、激情创业,继续强化“三个带动”,发展“四大经济”,构建和谐将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继续强化“三个带动”。强化项目带动。坚持以抓大项目、好项目为重点,建设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支撑力和牵引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促进意向项目早签约,协议项目早启动,合同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坚持以扩大开放为途径,引进外资、激活民资、争取国资,多渠道生成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强化品牌带动。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培育有效、经营有方、管理规范、带动力强的长效机制。培育生成品牌,努力创建优势明显的产品品牌、影响广泛的服务品牌、特色鲜明的区域品牌、技术领先的科技品牌,以及推动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工作的优势品牌。发挥品牌效应,以经济类品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文化类品牌推动文化建设上新水平,以社会类品牌推动民生质量的提高,以工作品牌带动为民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强化环境带动。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对重点部门、重要岗位监督管理力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运作,着力打造高效政府、阳光政务、廉洁政风。加大查处力度,全力打造优质高效、宽松和谐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2、继续发展“四大经济”。继续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一是抓重点,抓特色,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确保两个稳定,即: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万吨以上、确保收购优质烟叶稳定在9万担以上。着力两个提升,即:提升竹业发展水平,促进竹林林分质量和竹业效益全面提高;提升食用菌生产水平,推进食用菌产业向深、精、细、特方向发展。建设两支队伍,即: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扶持发展100名农村经纪人、10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两个带动,即:持续实施10个“一村一品”示范工程,带动形成特色产业带;持续扶持发展10家农业龙头企业,帮助一方农户致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抓对接,抓持续,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对接中央、省、市扩大内需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策划项目,争取项目和资金。整合各类资源,持续实施“农田基本建设百日大会战”,继续抓好烟田基础设施、商品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抓关键,抓提升,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5个集镇改造和其他乡(镇)所在地、金溪沿河、公路沿线示范村、推进村的环境整治,确保取得实效。着力抓好垃圾处理、“一池三改”沼气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推进农村道路、饮水、广播、电视、车站、通讯等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巩固提升原有示范典型,集中抓好一批新的精品村、示范村,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四是抓基础,抓机制,扎实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确保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努力建设一支事业心强、公道正派、群众信任的村级党员干部队伍。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深入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事、帮百家忙、交百姓友”活动,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继续发展工业经济。一是提升发展平台。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追求卓越”的理念,多渠道筹措开发区建设资金,加快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二期工程建设进度,不断完善道路、供电、供水、排水、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促进企业早落户、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全力打造“三地两区”(要素聚集的宝地、政府服务的高地、投资兴业的福地、对外开放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大力营造工业科学发展环境,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扶持帮助企业。帮助企业,树立信心,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力所能及地调动一切资源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指导企业,苦练“内功”,帮助开拓市场,提升发展水平,获得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优势。服务企业,危中求机,认真落实好上级出台的扶持政策,采取多种措施,保客户、稳员工、强队伍,支持企业发展,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三是提升重点产业。矿产业,鼓励探矿,规范采矿,限制选矿,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林产业,限小扶大,加快整合、重组、联合步伐,扶持重点木竹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林产加工集约化生产。机械制造及金属深加工业,巩固提升原有企业,加快新上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瑞奥麦特轻合金、矿山机械生产项目年内建成投产,促进机械制造及金属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电力业,举全县之力,进一步抓好特大项目的前期服务工作,促使项目尽快在我县落地;继续做好风电项目前期服务工作,争取下半年开工建设,建立新型能源支柱。电子业,实施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提升产品产量、科技含量,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群。四是做大重点企业。着力实施“151工程”,扶持培育年纳税1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以上的三个骨干企业团队和成长型企业团队。进一步加大对领军企业、上市企业、品牌企业和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或周边地区同行业的骨干企业,不断提升重点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实力。五是促进技术创新。积极争取上级扶持企业技改、创新和节能改造资金,鼓励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全力推进瑞奥麦特轻合金科研所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实施一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项目,优化发展质量,提升工业科学发展水平。继续发展城市经济。一是加快建设“生态山水城市”。按照“提升中心、开发南北”的要求,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建管并举,加快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推进宜居、宜商、创业、休闲的“生态山水城市”建设步伐。高起点做好城市规划,尽快完成“12项规划”后续编制、实施工作,不断提升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华南路、新将路、府前路改造和地下管网建设,确保城区自来水厂、城区污水处理厂、72套廉租房年内建成使用,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确保汽车站、天源国际大酒店、玉华洞天旅游度假山庄国庆节前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推进东门新区一、二期工程、三华南路改造、上河洲开发项目续建进度,全力推进二桥四星级宾馆、将乐物流园区建设各项前期工作,组织实施道路交叉节点工程,不断提高城市品位。高效能抓好城市管理,加大城市违章建设、市容市貌、金溪河两岸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社区管理、交通管理、一二级环卫管理、夜景工程维护,不断提升城市形象。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整合旅游休闲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拓展客源市场,做旺旅游经济,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扶持发展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培育信息、科技、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消费升级。三是确保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加强财税工作,积极培育财源,规范支出行为,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构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积极探索信贷新品种和贷款模式,促进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提高柏傲投资、融发等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继续发展项目经济。一是用心策划。以抓住机遇、争取资金、争取项目为最高目标、最高准则、最高要求,全力抓好项目的策划、申报、争取和建设工作,力争在今、明两年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项目盘子,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二是用力推进。强化10件要事,明确工作目标、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以更科学的方法、更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精心运作、强力推进,确保10件要事既定目标尽快实现。强化招商引资,调整充实六个招商引资工作组,继续实行“四定”工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确保取得实效。强化重点项目,抓好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瑞奥麦特轻合金、金牛水泥第三条生产线、植物多元醇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早日建成投产。强化前期工作,促进前期项目升级转化,确保更多项目开工建设,形成重点建设不断持续的良性发展局面。三是用劲落实。继续实行县领导挂包责任机制,做到领导分工到位,目标责任到人,工作落实到底。继续实行“四个一”全过程服务机制,切实加强协调、调度、检查、督促,积极有效地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继续实行县委、县政府年初任务分解、季度定期调度、半年情况通报、年终考评奖罚制度,促进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完善项目考核办法,加大奖惩力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坚决兑现,推动工作落实、项目落实、责任落实。
  3、继续构建和谐将乐。坚持抓统筹、促和谐,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民意、更加注重和谐,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办好教育事业,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实基本国策,强化社会管理,特别是全力抓好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好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以民生的改善来凝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迎难而上谋发展  全力以赴促增长

●中共建宁县委书记  盛福江

  2009年,我县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八届五次、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四求先行”、“四个重在”,围绕全市“一轴两翼”发展布局,大力实施项目、品牌、创新和服务带动,全力促增长、优结构、求先行、增后劲,重点抓好“巩固、调整、提升、扩大”四个方面、十五项重点工作:
  1、突出巩固促增长。一方面是巩固持续较快的发展速度。按照发展速度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要求,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出口总值与上年持平,实际利用外资(可比口径)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另一方面是巩固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力争生态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持续加强党的建设,集聚起各级班子的合力、全县广大干群的合力,营造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
  2、突出调整优结构。一是大力发展特种薄型纸产业。重点推进占地200亩、产能10-15万吨的铙纸新厂区建设,加快实施新增年产5万吨高档信息办公用纸等项目,支持企业上市,加大技术更新改造力度,帮助企业应对出口困难,积极拓展国内国外市场,推进争创“中国名牌”、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加快产品包装、物流配送等上下游衍生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生物油料产业。抓住被列入全省高产食用油茶重点县契机,力争今年新增面积2万亩,建好第一期7万亩油茶基地,同时积极引进油茶籽产业化生产企业,形成油茶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经营格局。结合绿色通道生态景观建设落实无患子能源林种植10万株,深化与相关能源林生产企业的合作,以公司化模式建设基地3万亩(到2012年达到30万亩),加快推进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7万吨皂肽及20万吨有机肥生产工厂建设。三是大力发展非金属矿建材产业。提升富强石材加工区的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加快开发生产高档次、有特色的现代石材产品。认真落实相关扶持政策,重点鼓励和扶持紫色页岩烧结砖等新材料产业发展,努力建成闽西北最大的页岩烧结砖基地。充分利用陶瓷建材生产所需矿产丰富优势,重点加快陶瓷建材基料生产,积极引进一批陶瓷建材加工企业,建设配套原料自供齐全、产品高档高质的新兴陶瓷建材生产基地。四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着力抓好总面积117公倾的锄家井食品加工专业园区、万亩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千亩绿色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万吨莲系列产品、万吨素食产品、100万箱笋系列产品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纯净水制造企业,大力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创1枚中国驰名商标,新创一批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3、突出提升求先行。一是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巩固和扩大七大特色农业规模,烟叶产量确保完成12.6万担。推进台湾香水莲、茶叶、魔芋等新兴产业发展,扩大食用菌、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加快建立乡(镇)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和示范基地,高标准实施列入国家、省级的标准化、机械化、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示范、试点项目,抓好将屯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培育一批“一村一品”工程示范乡(镇)、示范村、专业村和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科技创新和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提升园区经济发展水平。推进翔飞工业集中区建设,年内新增工业用地1000亩、新建标准厂房6万平方米以上,加快1000亩专业园区开发、县内企业整合入园和已入园企业建设进度,重点抓好生物能源、生物医药、新型建材、光伏产业等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积极争创省级工业园区。推进现代石材加工区、食品加工专业园、陶瓷工业园建设,规划建设高速公路互通口、火车站特色工业集中区,壮大园区经济实力。三是提升特色旅游发展水平。以旅游集聚人气、扩大内需,确保全省最长的金铙山旅游客运索道“十一”前投入运营,加快民俗陈列馆、荷花大观园、上坪古村、金铙山风景区等新景区景点建设,推进建宁大饭店、新荷花宾馆、坪岗上度假山庄等星级宾馆建成投入使用,争创4A级旅游景区、4A级红色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名村,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达14万人次以上。四是提升省际物流发展水平。深化与江西等中西部地区合作交流,建立合作、协作机制。培育3-5家规模大、活力强的物流企业集团,加快闽赣省际物流运输专业园、省际边贸综合市场、城乡物流配送中心、省级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库等建设,力争物流企业仓储现代化堆场面积达30万平方米、总运输吨位突破5000吨,建成年交易额达亿元的边贸市场2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达150家以上。
  4、突出扩大增后劲。一是扩大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全力配合做好向莆铁路(建宁)段施工,争取建泰高速公路年内控制性工程动工,扎实做好浦建龙铁路前期工作,积极参与江西吉安至建宁快速铁路、建宁至宁化高速公路规划研究,加快城区至火车站快捷通道建设,实施省道205均口至宁化、县道775改建工程,全面完成县道断头路建设。加快城乡电网升级改造,重点抓好斗埕、都溪电站和一批35千伏变电站建设,积极推进100WM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实施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烟田基础设施、标准农田、中低产田改造等基本农田建设4万亩以上,安排以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的新农村奖扶性项目180个以上,完成村通组道路硬化30公里以上,新建沼气池600口以上,搬迁地质灾害点农户355户,新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46处、分散供水工程97处,加快农牧渔业服务中心及科研示范基地、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农村旧宅整治、造福工程示范点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大购买新型农机具补助力度。三是扩大城市建设投入。在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同时,适当调整城市建设思路和重点,城建投资集中向城市基础设施、公建项目、企业总部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倾斜。重点抓好800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做好城中村农民住宅小区规划。加快实施省际边贸综合市场、溪口农贸市场、东山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新水厂二期工程、城区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以及道路、管网、夜景工程整治等公建项目。稳步推进容驷桥、旧水厂等地块普通商品房开发,着力抓好亿兴大厦、商会大厦等企业总部建设。四是扩大生态恢复投入。重点抓好22.4万亩灾后造林更新,实施面上(一重山)15737亩、线上(省道、县道)233.2公里、点上600亩和新农村绿化1000亩的生态景观恢复工程,加快推进中央苏区县水土保持、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更新改造等项目建设。五是扩大改善民生投入。加大对就业困难家庭援助力度,扩大再就业小额贷款人范围,积极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引导和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提高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大力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抓好县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综合教学楼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中央苏区中学校舍改造,加快县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村级卫生所规范化建设,继续抓好县体育中心、乡镇文化综合站、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等重点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和农村敬老院改扩建。


认清形势树信心 直面挑战谋先行  勇当海西建设“排头兵”

●中共沙县县委书记、沙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瑞喜

  2009年,沙县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求先行”、“四个重在”,紧扣“海西”大局,对接市县一体化,按照“提升工业,突破三产,调优农业,做靓城市,构建和谐”的思路,强化主轴意识,大力实施项目、品牌、服务带动,扎实推进生态工贸城市和海西中部新兴产业集中地、重要物流集散地和一流人口居住地建设,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为三明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当好“排头兵”。
  1、坚持调优促增。加快产业升级。坚持“构筑大平台、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在加快以金沙园、金古园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持续围绕林产、金属深加工、生化三大产业,持续实施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战略,持续用好上级政策拓展市场,持续鼓励企业增资扩营内涵发展;大力扶持青山纸业、大亚木业、厦工三重、双轮化机、三明机床、环科化工、宏光化工、三和食品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拓展延伸产业链,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坚持创新带动,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加强产学研对接合作,大力开展校园合作、校企合作,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扶持培育高成长型高新技术示范企业,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促进企业和产业的提升,增强企业和产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突破三产。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依托,探索实施项目代建制等模式,尽早启动城南开发,抓紧建设“无水港”、闽西北物流园区等重大第三产业项目,培育和繁荣汽车、建材等专业市场,以打造小吃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淘金山、爱乐龙湖酒店、小吃文化城二期等旅游景区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游”,加快商贸服务业、现代流通业、休闲旅游业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优化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做优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土地流转项目建设,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提升沙县小吃业,继续办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精心打造沙县小吃文化城,完善沙县小吃集团运作机制,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促进沙县小吃产业化发展。
  2、坚持内需拉动。扩大投资规模。组织开展“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项目实施进程和产出,认真做好在建重大项目的跟踪、督查和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实施进度、投资额度和投资成效,特别是全力推进明年所有可能竣工、投产达产项目的建设,释放投资效益。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重大产业项目,以香港、东南亚、沿海发达地区等区域为重点,开展系列招商活动,自主举办福州、泉州等专场招商会,着力培育、引进一批税源型、龙头型、基地型、总部型项目。强化向上争取项目的成效,密切关注上级具体政策信息,按照选好项目、选准项目、选精项目的要求,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农村消费,抓好农村流通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繁荣农村消费市场。促进住房消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快社会保障房建设,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对居民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支持力度,规范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着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促进服务消费,突出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和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新兴消费,鼓励信贷消费、网上购物等新型消费方式,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3、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以创建“全国园林县城”为抓手,在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加快建设、完善功能,强化管理、美化市容的同时,着眼城市长远发展,突出建设重点,持续做亮“三个区域”,加快拓展“三条道路”,拉开城市框架,努力提升城市品位。“三个区域”是:以小吃文化城为重点,加快小吃城西侧、城北汽车站等规划建设,推进五叉口周边地块的开发,努力促进沙县小吃文化城周边繁荣发展;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依托,围绕向莆铁路沙县客运和货运站,抓紧编制站场周边地块的控制性详规,加快物流项目的招商引资,加快启动物流项目建设,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市建设亮点;按照保护性开发建设的原则,启动东门片区保护性改造,加快仙舟半岛开发建设,在推进城市东边繁荣的同时,努力培育城市新的人文景观。“三条道路”是:着眼城市未来发展,加快建设泰和路,抓好大洲大桥及其连接线建设,加快凤岗大桥及其连接线的设计工作,拉开中等规模城市框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眼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民生怎么办、干部怎么干”,着力解决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力量等问题。抓住中央加大“三农”投入的重大契机,按照中央“三个大幅度”增加投入的要求,加大县级财政支农投入;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用好中央、省、市大幅度增加对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库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投入政策;创新农村投入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项目配套、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多元化筹资办法,切实增加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同时,重视解决偏远困难乡镇、村运转的资金问题,保障乡村正常运转。集中财力兴办一批农民群众受益面广、带动农村发展作用大的实事和重点项目,推动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受灾群众救助等制度,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重视关心乡(镇、街道)干部特别偏远乡镇干部,加大机关和乡(镇、街道)干部交流力度,激励和调动乡(镇、街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探索村级队伍建设新机制,切实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更好地发挥村级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坚持协调发展。加快社会建设。认真落实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做优做强普通高中,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县医院住院大楼等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同时,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四进社区”活动,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健全社会保障。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搞好社会保障“五险”工作,重点完善和落实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妥善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妥善安排好城乡特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确保社会稳定。深化“平安沙县”建设,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认真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努力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强对各类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3-4 14: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11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