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如何改稿?“花脸稿”中透露出的写作真经(实例+分析)

  [复制链接]
释然 发表于 2023-11-21 09: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对于经常“爬格子”的文字工作者来说,“花脸稿”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材”,能在修改人(领导)修改过的文稿中,探究“改了什么?”“删了哪些?”“为什么改”背后的道理和原因,仔细琢磨改动的深意,从中摸清材料起草的“窍门”和“方法”,便能受益匪浅。今天,我们以主持词的“花脸稿”为例,一窥其中的修改门道,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写好主持词的方法与技巧。
9 i6 r* R: s! i( _* G  p, Q
初窥文稿打磨的“三境”
  N( K$ ]- s! h% |: y: l9 L: `
+ V3 N0 C2 _9 y3 O2 k8 R" }; u1 K5 K9 a) x# i8 {: l, P
01. x( Q( A7 h* ~: M

' q9 E$ T7 O! h- w" N- J" z) Q2 M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是写作的“关键一招”,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鲁迅先生指导广大青年写稿时说“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花脸稿”作为保留了修改痕迹的文稿,不仅浓缩着修改者的思想意图,更饱含着文稿写作的要领和规律,值得反复比对学习。
王昌龄曾提出美学观点“诗有三境”,认为诗歌的审美境界可分为物境、情境、意境三种形态或层次(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笔者认为,学习领导执笔修改过的 “花脸稿”时,应当反复揣摩、深学细悟,才能收获良多。文稿打磨其实也讲究“三境”,分别是“合理、合情、合用”三重境界。
第一,合理境。“理”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合理”就是要求文稿要符合客观规律。
一方面,合乎事理,就是要有逻辑。毛泽东同志曾说:“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比如,原稿中在总结营商环境成绩时是这样写的。
【原稿】“截至今年5月30日,市、区县联动共召开恳谈会322场,参会企业家2551位,收集交办问题3408个,满意率达99.1%”。
【分析】上面这个内容虽传递了足够的信息量,但逻辑链“戛然而止”,没有递进出结果或形成观点,导致读者对为什么要举例这些数据不理解。
【改稿】在“花脸稿”中,修改人在前者数据的基础上,增加内容“截至......满意率达99.1%,形成了政企同心、共解难题、共促发展的浓厚氛围”,这样改,不仅让文稿内容、行文逻辑更完整,还提升了文稿的气势和感染力。
另一方面,合乎“文理”,就是要有规范。规范是文稿形式上彰显的秩序感,体现在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和排版格式等方面,这是判断文稿质量的最低标准。特别像“主持词”,越是程序性强越考验细节,越是内容固定越不能丝毫出错,越是篇幅短小越显现功力。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心态,确保行文符合规范、不出差错。

2 x% x6 j9 |3 Y  G1 q$ P  {& a/ ^) |6 a2 \
; c) E5 {9 k' l% @# \5 [% M8 P) t

4 Q1 n+ J+ v/ b7 g
2 F/ h# @! Q. g& y6 W  x028 d8 ~) Y6 O% `5 v7 a

3 J5 X0 {4 C0 m" d- ~4 L
第二,合情。文稿写作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有些文稿虽然语言表达规范准确,但过于书面化,不易理解;有的文稿语言表达过于生硬,缺乏“生气”,不能让人感同身受。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稿感染力和生气。
比如,
【原稿】“我们相信:最努力的奋斗,一定会打响‘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品牌”;
【分析】“最努力的奋斗”表述单一乏味,缺乏张力。
【改稿】在“花脸稿”中,修改人将其改为“我们相信:实干争先的湖州、政企同心的湖州、激情奋斗的湖州,一定会打响‘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品牌”。改后的内容,通过一组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稿的表达力和节奏感,还使内容更生动、语言更有力。
同时,也要认识到文稿的受众是人,所以需要充分考虑听众感受,照顾读者情绪,关键在于“现场感”。

5 ]4 \1 D* z; \' B; A
【原稿】在介绍领导嘉宾时采用“老把式”,即依次逐个介绍到场的领导嘉宾,“参加今天活动的嘉宾分别是.......”。
【改稿】在“花脸稿”中,修改人将其改为“X委改革办对我们这次活动高度重视,....副主任专程到会指导。欢迎您的到来!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四位营商环境领域的知名专家,他们是......,欢迎你们”。
通过比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相较于单一、成串的介绍,增加“专程到会指导”“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等内容,不仅让介绍层次更分明、更具“现场感”,也让领导嘉宾感受到主办方对他们的重视和认可,更让台下听众对嘉宾“咖位”有更直观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 V# ~& W* v' t, y/ p1 F: |$ {3 p$ B1 C1 j% F5 n' N) f

% q+ z3 j2 S2 K3 s6 m- v
4 ~5 r9 w+ T7 V& U% U/ \, G; p- h4 {% W, V: J; o. |: o$ {
03
, U% E: r% S; i, u% l
5 g1 A6 p0 Y" l# X
第三,合用。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写来用的,“有用”是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篇文稿如果不切实际,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哪怕写得再通顺,也毫无意义。所以我们要秉持“写以致用”的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行文简洁明快,让每句话都直击靶心、发挥作用。
【原稿】比如,主持稿原稿开场语:“为深入学习贯彻……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全省……的要求,全力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
【分析】这样的开场语,通过强调学习讲话精神和会议精神的方式,引出活动主题,有立意、有高度,作为领导正式会议开场语是合适的,但在串场主持词里却显得冗长、沉闷,缺乏力度。
【改稿】在“花脸稿”中,修改人将其改为“营商环境向阳开,政企同心向未来。政府和企业双向奔赴,是新时代湖州的最强音”。通过一句对仗工整的对偶句直点主题,别开生面、新颖别致,不仅增强了开篇的气势,还产生一种让人欲读之而后快之感。此外,遣词造句时,还应当像“钢铁”一样精炼,做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6 {: s" \4 _( U7 o( K! I9 D" n+ M/ d: E
" A$ W+ }9 p% D. ]

% o- V; |& q- o2 P主持词的写作门道
% t; V' b2 X2 m" w1 f
+ V, X- \& l$ b7 R: _; _+ V  o01; _8 \# V9 \! h& x- M- N% X4 U

0 C3 a4 ?9 H, x5 X

通过研读某专场活动主持词的“花脸稿”,可以学到很多改稿技巧。现总结如下:


. x  [6 Q, b+ g0 p
1.主持词的开头

/ S/ L5 a& {2 A  d- L; h9 i
【原稿】主持词开头写道:“大家下午好!为深入贯彻落实******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要求,全力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近年来,特别是‘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开展以来,湖州坚持把企业家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企业家的关切作为第一视角、把企业家的认可作为第一标准。”
【改稿】改为“营商环境向阳开,政企同心向未来。政府和企业双向奔赴,是新时代湖州的最强音。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以来,湖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坚持把企业家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企业家的关切作为第一视角、把企业家的认可作为第一标准,全力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
% Q. g/ m7 }: w: V
【原稿】“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以‘营商环境向阳开 政企同心向未来’为主题的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专场活动,就是要总结经验再出发,凝心聚力谱新篇,坚定不移地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营商环境,更好地实现湖州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改稿】修改为“今天,在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举办一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举行以‘营商环境向阳开,政企同心向未来’为主题的专场活动,就是要再聚心、再聚力、再出发,让‘企业最有感’成为湖州营商环境最鲜明的标识。”

' N  r) @. g6 r1 n3 s2 w; Y4 z/ r
【分析】修改的精妙之处有三点:一是用“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层次”。这是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的观点,朱光潜先生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对此作出阐释,“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修改人选择“营商环境向阳开,政企同心向未来”一句,将其安排在整篇稿子开头,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引导活动在一个好的氛围中推进,可谓铺排精妙。二是将愿景、背景、场景三者相统一。修改后,主持词整体风格与专场活动的规模和类型进一步适配,通过简要叙述去年以来湖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历程,清晰阐明政企同心、双向奔赴的活动背景,并重点强调“恳谈会一周年”的时间节点,传递湖州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信号,表达全力打造“企业最有感”营商环境的强烈愿景。三是将“符号锤”作用发挥到极致。比如,“新时代湖州的最强音”“让‘企业最有感’成为湖州营商环境最鲜明的标识”是一种绝对的气势,“政企同心、共解难题、共促发展”“再聚心、再聚力、再出发”既是一种重复的经典,也是一种短促的力量。如此删繁就简,塑造了简短精炼、要言不烦、辞达则已的语言风格。
8 y! P2 S  R0 g( B! Y

. k2 H, U0 x: N1 u) Z. g4 h& k' j. q2 m& J& a! h0 ?8 J$ ?+ I
, B, j: d; `+ o0 r! i
* X* @, m7 D6 p) Y! D7 O( B4 G
02
) i8 R  m, T3 f
/ M+ K# d, B' A) V- x4 f
2.主持议程的推进

, T9 v" W' \1 \" b) n
【原稿】在发布湖州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成果环节,原主持词写道:“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省市决策部署,持续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形成了新的更多的好做法好经验。前期,组织开展了2023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最佳实践‘好案例’评选活动,经过集中初选、路演评选和综合票选后,共有15个案例获评2023年第一批营商环境最佳实践‘好案例’。”
【改稿】修改为“刚才发布的十大创新成果,是去年以来湖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的集中体现。新的一年,期待各区县各部门再接再厉、勇争一流,奋力打造更多的让企业家点赞叫好的创新成果。”
【分析】主持时,要用提炼概括的语言引导活动的进程,即一个议程结束后需要有所回应,作出言简意赅、恰如其分的评价,以总结环节、加深印象,而后再引出下一个议程。初稿的铺垫不够连贯流畅、也不够完整自然。修改人运用“去年以来”和“新的一年”等词,既完成了议程上的承前启后,也开启了下阶段的工作展望,显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活动主持词看似简单,但一味套用模版难免落入俗套,想写得出彩并不容易。写作中,如能做好以下三点,可以有效提升主持词的水平。
第一是“致广大而尽精微”。写主持词既要从广大处着眼,高站位看明白活动的愿景、背景和场景,尤其要认真琢磨“三景”之中需要突出强调的特殊之处,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加以揭示;又要从细微处入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把该写的内容、环节、细节都尽可能囊括在内,避免因为遗漏影响活动效果。在不遗漏的基础上,还需要思考得更深一层,在挖掘展现会议的特色亮点、与会者的多重身份等细节上精益求精,以体现区分度。
第二是“删繁就简三秋树”。好文章有如三秋之树,秋风吹落了多余的细枝密叶,才能“冗繁削尽留清瘦”。主持词也是一样,其在会议活动中的附属地位决定了篇幅不宜过长,切忌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而要短小精悍、提纲挈领。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学会舍弃,舍得删除无谓的铺垫,大胆砍掉冗余的层次,无需面面俱到,避免兜圈绕弯;另一方面要学会炼句,少写空洞无物的空话、老生常谈的套话、可有可无的废话,力求拧干水分、只讲“干货”。
第三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总的来说,主持词作为一场会议或活动的旁白,只能是衬托“红花”的“绿叶”,在语言风格上应当平实、庄重、简明、确切,在叙事铺陈上应当尽量开门见山、直揭主题、意尽言止。在会议或活动的风格相对轻松活泼的情况下,主持词可以视情况使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适当调动情绪、烘托气氛、渲染氛围,但仍要避免堆砌辞藻、以文害义,或者过犹不及、喧宾夺主,抢了主讲者的“风头”。
5 G* f2 `0 w9 r% h* c9 Y: q

6 Q: D/ [# O: x/ _3 Z- j  e
& K0 @' e* u& Q/ N2 G9 K' C& L. D  v, ~1 T1 h+ p
主持词写出彩的关键之处
: d$ ]9 K! D! T7 O1 x4 b
4 t% ?! a% I$ e1 M& c0 `3 i01
4 [7 ]4 |9 U4 I6 c+ ~
) ~3 X, H( {; `# ^3 W

写好主持词,应把握好以下关键之处。

! V) z+ L1 r; K3 U
1.开场白——必须迅速点题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往往更有生命力。主持词需要在开场时直接点出会议的核心主题,一下子让人迅速抓住会议的内容主旨。这样写,能体现两个好处,一是公开会议,面对的是广大企业家和全市人民,快速点题能够尽快抓住受众的兴趣点,耐人寻味,让大家更容易想接着了解下面的内容;二是以关键词句直点主题,可让人眼前一亮,留下直观、深刻的第一印象,以便迅速进入景像,产生共鸣,愿意继续听下去。

8 j+ p  X, B( f0 n7 O7 Z2 }9 @6 K; i
/ U* r- w) n) }. y4 E
8 x3 `( }1 T: n3 C' ?5 D  _) v' ~  o
; f; h% _% {! R2 j) K6 }+ \
02
$ W/ ^6 p. K/ {" I4 \6 o! U( W- u3 E+ a" e. O. j' E. G
2.起承转合——必须顺畅
需要认真改好段落与段落的衔接逻辑,修改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改后更简明易懂,能传递出更多新信息;二是用短句代替长句,说者更有力度,听者更舒服明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承接上更顺畅、表达上更自然、比喻上更形象。好的承上启下的词、句、段,往往能平稳高效连接上下文,使文章通顺而不至于突兀,既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还可以使文章更有层次感,前后呼应,上下衔接,过渡自然。

: y' s5 z9 n) ?. \, n# S8 v- r' b) g) H& A: L) `  ?
( v2 M  |; _( u9 k# ]0 z
1 |) w/ Q2 O- v5 C

: v- J+ g  h4 M8 @) q033 o: ^. z. C& E9 B* d$ z! `

" t) a2 {+ `6 F5 o

3.语言表述——必须更精准

修改稿中,要追求“听感更好,表述更准”的语言,应删繁就简,让表述更精准有力。精准表述就是要中心明确、简明扼要,减少相同词语重复出现频率,不让听者产生疲劳。

% g% X/ K2 }8 h# _

& N9 r1 t9 ?# e# N- s3 c) O; d7 Q2 r2 H" ]: ?1 ]

8 G" z2 j1 v' Z- p8 A/ d04; i" Q8 ?9 `! d2 b5 d
1 W6 L5 b  z- @- Y& H/ Z
4.内容——充实是最高标准
内容全面深刻是难能可贵的,通常来讲,内容充实更体现作者的思维逻辑:全面而肤浅,不多的人能做到;片面而深刻,较少的人能做到;全面而深刻,几乎没有;片面而肤浅,大部分人是这样。从第一稿到最后定稿,修改中需要让内容不断丰富、思想不断深刻,能让在场的听众听到实话、新话、有实质内容的话。
总之,走过万水千山收获锦绣繁华,无限美好仍需跋山涉水来绘就。写稿、修改、定稿是一条不断循环的路,是一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写稿永远在路上。
( S% d9 ^1 ]. x( m  r& ]
5 X; i' ?$ ?2 J) Z/ L4 N1 v( P
9 J/ ~7 k5 t7 y+ g% @* N/ x4 b

+ W- j& N/ x, B& t!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5粉丝

665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