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学习“5·31”讲话精神 理解“三个代表”重要地位

[复制链接]
量周沙界 发表于 2009-5-12 21: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返回上页

学习“5·31”讲话精神 理解“三个代表”重要地位


郭非凡

    江泽民总书记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在重要时刻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迎接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开创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深入学习《讲话》,必须深刻领会《讲话》所蕴含的重要精神、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地位。

    一、必须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讲话的重要精神。

    一要从我国国内形势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机来学习理解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经过全党和各族人民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目标,一个十二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理程碑。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纵观全局,二十一世纪的头一二十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大好机遇、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大舞台,但无疑我们更面临着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全面对外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严峻挑战。总之,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党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挑战、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大展宏图,就必须坚持“三个代表”思想,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才能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因此,《讲话》对于我们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大有作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要从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刻来学习理解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入新世纪,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美国霸权主义抬头、国际恐怖主义猖獗、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总之,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党要国际大舞台上有所作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人类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杰出的贡献,我们党就必须坚持“三个代表”思想、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才能在全球化大潮中立于潮头,有力地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讲话》对于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奋力开拓、勇于进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要从我们党即将召开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庄严时刻来学习理解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十六大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都要求我们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提高领导和执政水平、防腐和拒变能力,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人工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讲话》对于我们从严治党、建设好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生机活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必须深刻理解“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地位

    一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我们学习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地位,首先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什么是一脉相承?一脉相承就是同本同源、同根同生。“三个代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就是强调了“三个代表”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传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相结合。我们搞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高举的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大旗;“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有害的。”因为,“丢掉老祖宗”就是丢掉旗帜、仍掉主义,而这实际上就是数典忘祖,就是背叛理想、抛弃信仰、就是放弃社会主义事业。

    同时,这“一脉相承”就强调了“三个代表”不是一时兴起、不是心血来潮,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发扬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新成果,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使我们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好党的基本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完整,更具有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不是圣经、不是教条,而是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只在于它总是将基本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而焕发活力。我们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早就证明,“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中国的最新成果就是“三个代表”。

    二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党的全部经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全部教训的正确、深刻、科学的总结。我们学习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深刻理解“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地位,就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思想不是主观臆造、不是个人假想,而是我们党八十一年全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国家五十三年社会主义建设全部基本经验的正确总结和国际共产主义全部教训尤其是苏联解体悲剧的深刻总结。

    分析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失败的惨痛教训,我们就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以和平、土地和面包而获得人民拥护、取得革命胜利的共产党人,如果只有强大的核武库而没有面包房,如果“不发展生产、不把经济搞上去,丢掉主义、丢掉理想,背弃宗旨、不为人民服务而以权谋私,不光是不能维持世界霸主地位,甚至只能死路一条,只会葬送革命和事业”。

    再“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代表”。也就是说,总结我们党全部历史经验,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党抓住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通过革命与斗争解放了生产力、通过改革与开放坚持把经济搞上去,从而代表了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就是我们党抓住了“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这个核心,通过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坚持干社会主义事业、奔共产主义方向;就是我们党抓住了为人民服务宗旨,人民利益至上,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谋群众之所利,从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因而才立于不败之地。

    三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学习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深刻理解“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地位,就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不是一般的思想、通常的要求,而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一样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理论武器和行动纲领。正如江泽民总书记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讲话中指出:总结我们党近八十年历史的基本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代表”是我们党最根本的经验。同年5月14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党建工作座谈会讲话江泽民总书记更进一步深刻地揭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去年的“七一”讲话中又指出:总结我们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的根本要求。

    在今年“5·31”讲话中又说:“三个代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新结合的新成果,反映了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卓越品质。因此“‘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艰难攻坚、经济结构调整艰难、社会转型变化快震荡大,国际局势在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之中曲折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党要与时俱进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胜利完成这三大历史任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就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作者为市委讲师团副团长

责任编辑:黄元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40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