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县域经济---构建经济增长极 加速尤溪振兴崛起

[复制链接]
量周沙界 发表于 2009-5-21 22: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返回上页

构建经济增长极 加速尤溪振兴崛起

●林昌源

未来几年,尤溪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力争在三明市第二层面以至全省同等层面山区县的前列,必须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认准重点方位,突出特色所在,大手笔、大气魄地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和后劲支持。

构建工业经济增长极。以建设新兴工业县为目标,围绕培植水电、林产、矿产、食品和纺织五个工业支柱进行开发升级,努力建设全省山区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和重要的农林产品、矿产品、纺织品生产加工基地。顺应工业开发高潮兴起、新一拨用电高峰的到来,坚持“大中小水电并举,流域整体开发”的总原则,积极推动坂面、汶潭两个中电项目上马,继续创造条件确保街面大型水电站建设顺利推进、2007年竣工发电;全面放活小水电开发,促进社会多方投资办电。继续支持水电企业走集团化运作、滚动发展的路子,壮大规模、增进效益。力争2008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突破60万千瓦,进一步凸显水电工业的支柱地位。着眼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支持鼓励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发展精深加工,加大培育壮大有市场竞争力的木竹系列拳头产品,形成特色规模效应。继续推进林纸一体化,积极为青山尤溪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全面达产和涂布纸二期工程上马创造条件,支持建立企业造纸林基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加强对矿产开发的调控引导,继续重点发展铅锌采选冶炼和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品;既重视大矿的科学开采,也注意小矿的合理利用。以改革的办法、开放的思维,调动县内外投资勘探,突破勘探瓶颈,加快矿产工业发展壮大。食品工业要坚持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需要相适应,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加大开发力度,扩张产业规模。高度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系列,增进企业效益。积极寻求外资的合作投入,在外引内联中拓展市场,更快地壮大提高。纺织工业在我县历经十多年的发展,近年来发展迅速,显现出簇群经济形态,应当乘势推进。积极推动纺织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进步,炼内功、强素质、增实力。

    构建农业经济增长极。尤溪至今仍然是农业大县,有80%左右的农村人口,这是认识尤溪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多年的实践证明,现阶段破解农业市场空间趋紧、增长无门等一系列难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继续推进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置于产业化经营格局中发展。以产业化的理念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用抓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的着力点,突出发展加工型龙头,努力实现与发展壮大食品工业、林产工业的互动双赢。以产业化的理念大力培植主导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对全县农业产业总体布局进行科学规划,找准乡镇区域产业支撑点,集中成片地开发主导产品,凸显“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真正形成具有尤溪特色、有一定规模、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竹业、食用菌、名优茶果等主导产业。以产业化的理念建立上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坚持龙头带动、乡镇村促动的原则,一头抓典型引路,创办农业示范园区、培植专业大户,形成示范带动效应,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头抓农民一家一户小生产经营,走小规模大群体之路,驱动主导产业、特色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构建“两沿”经济增长极。尤溪河沿岸的坂面、西城、城关、梅仙、西滨、尤溪口六镇,客观上具有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县生产力相对发达、产业集聚能力和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主轴线的地位突出。京福高速公路的贯通,一方面将使尤溪沿河带构成优势重叠效应;另一方面,又配置形成一条高速路沿线生产要素集聚带。我们应当认准这个主攻方向,大力构建两沿经济膨胀极,造就开放开发的示范窗口,辐射带动全县发展。大举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两沿”的城镇化进程。调整高速公路沿线村镇建设布局,尤其要注意增强经济功能,形成产业新亮点。策应建设新兴工业县,在城关至西滨的尤溪河北岸进行集中连片的工业开发,开辟工业带;科学进行高速公路互通口周边工业小区布点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产业生成,强力抓招商引资、跟进项目,壮大“两沿”工业经济总量。

    构建个私经济增长极。围绕发挥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组织动员广大农民上项目、城镇居民干个体,继续鼓励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推动“三头并进”。突出重点、全面调动,既扶持培植“顶天立地”的骨干企业,又重视发展“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推进发展,不断创新有利个私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在充分放手放活的同时,加快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投融资体系和信用担保、信息、管理、培训、咨询等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发展个私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解决个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激活民间资本、增进社会投资欲望。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引导鼓励个私企业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通过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品牌经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转变,向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转变;运用资本扩张和业务合作等手段做大做强,逐步成长起一批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民企“小巨人”,壮大个私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

构建城镇经济增长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不失时机地推进城镇化,是进入新世纪我县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生成更多经济增长点、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更科学的态度进行突破。高度重视全县城镇建设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认真修订、抓紧完成,保证小城镇建设布局合理、定位科学,形成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城镇体系。把构建“大县大城关”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兴建水东大桥,建设高品位的水东新区。拓宽城西衔接路,完善城西市政设施;建好街面水电站潘山移民安置点,用政策调动房地产开发和人口集聚,使城西新区初显新城容貌。继续实施“一河两岸”工程,切实重视市场规划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使中心区在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城市功能发挥上取得新进展。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树立“经营城镇”理念,按照城市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基础建设社会化、物业管理企业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的思路,调动吸引内外投资;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对土地的垄断,实施滚动发展。积极推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措施,适时推进乡镇区划调整,调动农村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把工业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互为依托、联动发展,集聚产业、繁荣三产、增进就业,更有效地发挥小城镇建设对于扩大内需、催化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构建腹地经济增长极。自我封闭想发展上下为难,敞开山门谋发展左右逢源。地处闽中、地域广阔、靠近省会的尤溪,在福建拓展发展腹地、构筑“三条战略通道”中举足轻重。我们必须认清自己所处的方位和可能的走势:贯通京福线,打通西街线,东南两面融入省会经济圈和发达沿海,并延及珠三角;西北两面联接中心城市并延及长三角,吸引沿海经济向内陆腹地纵深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双向辐射,把尤溪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繁荣带的金色腹地。以海纳百川的开放大度、求贤若渴的恳切态度,不拘一格承接来自闽东南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如同纺织业这样转移来的非资源型产业,扩大经济发展空间,努力打造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要甘当配角,大力发展配角经济。自觉攀附大企业,想方设法挤进其产业链条,生产上游产品、配件配料,并力求做大做强,成为较大范围内行业同类产品的“单打冠军”。

    构建旅游经济增长极。旅游业是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我县尚处于萌芽状态,在新世纪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切实摆上位置,大举推进开发,把潜在的山水风光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转化成旅游经济优势。以建设省会城市“后花园”、生态旅游胜地为目标,高起点编制全县旅游事业发展规划和景区景点开发计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构筑以朱熹诞生地、天湖风光、龙亭湖休闲度假、九阜山森林公园、西滨库区风光专线、蓬莱山风景、伏虎岩风景、倒排岩森林旅游狩猎度假村为主体,各类旅游景点景区开发竟显其长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创新投资经营机制,按照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实施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确立“政府主导,协调服务,社会投资,独立法人”的理念,把所有旅游景点硬件设施和服务网点建设全部推向社会,形成蓬勃发展态势。

 

    (作者为中共尤溪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黄茂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40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