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媒体评论:城市化,抓“大”莫放“小”

[复制链接]
沙市秘书 发表于 2010-9-26 08: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长处。把小城镇化作为切入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别,未尝不是一条比“特大城市群”更切实可行的农村城市化之路。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日前发表报告称,中国应走特大城市群、大城市群等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发展小城镇不合国情。报告指出,小城镇密度低,分散化,不利于节约耕地,应仅作为城市化的适当补充。

  不久前,有资料称,我国有600多个城市正“走向世界”,其中18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某个城市,按照比“大伦敦”、“大巴黎”规划面积大出近10倍的规模,设计了一个数万平方公里的发展框架。看来,“国际化大都市”还不够响亮,不够气派,得考虑“特大城市群”了。

  有一口号,耳熟能详,“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对于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我国来说,城市化确实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前所未有的、令人悸动的图像:高楼大厦、交通发达、商业繁荣、规划齐整、环境干净……中国需要脱胎换骨,从农村走向城市,这是无疑的,至少在某个历史时段应该如此。但要如何走,是通衢大道——大城市、城市群甚至特大城市群,还是羊肠小道——小城镇化,众说纷纭。国外的城市化之路,也存在“大”与“小”的取舍。

  我们应该走哪条路?不妨就从“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这个标准切入,分析“特大城市群”与“小城镇”哪一个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暂且撇开人口膨胀、房价高企、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犯罪增加等常见“城市病”,单就交通大拥堵,就把大城市的“暗疾”暴露无遗。就在数天前,首都北京成为“首堵”,车速低于每小时20公里的拥堵路段达到140条,打破了2010年初大雪时拥堵的历史纪录。要命的是,此情此景绝非北京独有。大城市尚且如此,“特大城市群”情何以堪?

  在不少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宜居指数走低的情况下,白领中兴起了“逃离京沪深”,到二、三线城市去安放青春的主张。如果“特大城市群”只是大城市的简单集合,到其时恐怕就无处可“逃”了。“围城”里的人都想逃出去,“围城”外的人谁还敢进来?为城市化而城市化,采取行政手段将农村城市化,搞得不好就会让进城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城市贫民。如此大而不当,宜观不宜居,这样的城市意义何在?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长处。中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农民有着故土难离的传统乡土观念,把小城镇化作为农村城市化的切入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别,并通过小城镇的辐射、带动、溢出效应,层层传递带动和扩大农村的繁荣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尝不是一条比“特大城市群”更具有中国特色、更切实可行的农村城市化之路。

  国外的城市化实践也各有千秋,并非一味贪“特”求“大”。像英国、埃及、匈牙利等一些国家特别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因地制宜地把小城镇建设成市民安居乐业之所。说到底,城市化进程应把宜居放在优先序列加以考度,尊重公众选择与城市发展规律,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尽可能避免沿用计划时代的旧思维和拍脑袋决策的坏习惯,要明白行政主导、大包大揽常常是好心办坏事。

  “大跃进”、“放卫星”的折腾太多了,贪大求全、好大喜功的代价太大了,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为了权力美学、场面美学而好高骛远,得不偿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9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