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劳动就业] 破解改善民生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难题

[复制链接]
老情人 发表于 2011-2-14 08: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元旦前,胡锦涛总书记冒着严寒,在北京市实地考察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在改善民生上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其中的重点是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民生无小事,民生最关情。然而各地在改善民生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时,遇到的最大困难还是资金短缺问题,用一些官员的话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确实,改善民生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真金白银的大量资金投入。例如仅社会保障方面,据最近我国人大财经委的报告估计,资金缺口将在 10万亿元以上,而社会保障还只是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显然,改善民生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破解大量的资金投入难题。
    第一,应调整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2010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虽然这几年我国已逐步加大各类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但总体上看财政支出中用于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还是太少,财政支出中仍然存在“缺位”和“越位”现象,一般性行政支出大约占到了财政支出就达的20%,远高于各国平均5%—10%的水平,我国仅每年公务用车方面的消费支出就达1500亿—2000亿元。因此,通过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压缩行政成本,可以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改善民生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来。
    第二,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截至2008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额达到41.6万亿元,即使扣除约13万亿元的负债,净资产也超过了28万亿元,这还没有包括大量的金融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巨额的国有资产是属于全体人民的,用之于服务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再恰当不过。而且从国有资产的形成看,有的是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投资形成的,有的是通过长期工农产品“剪刀差”积累而成的,有的是压低原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而形成的。国有资产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全体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工人长期节衣缩食、默默奉献。因此,通过盘活国有资产,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水平,为改善民生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进行资金“输血”,名正而言顺,合理也合情。
    第三,严格规定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只能用于改善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据统计,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14239.7亿元,比上年增长43.2%,而且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土地出让收入还会水涨船高,不断增加。目前,一方面是大量离开土地的农民涌入城镇,另一方面是保障性住房又因资金短缺而供给严重不足,使得政府的房价调控困难重重,社会矛盾加剧。因此应严格规定今后国有土地的出让收入只能用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这既可以缓解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资金紧张局面,又可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第四,创新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通过向民间资本开放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社会民间资本,同时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应扩大购买服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真正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改善民生、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识到改善民生、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对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从而加大改善民生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自觉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1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