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劳动就业] 专家谈如何促进充分就业的几点建议

[复制链接]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1-5-7 08: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十二五”规划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我区把扩大就业作为今年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目前,我区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应以 “一强化,二健全,三发展,四倡导”为抓手,广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就业。

  强化一个重点

  实现充分就业的关键在于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必须以技能培训为重点,构建以学校培训为主、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技能培训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

  从我区来看,劳动力数量优势仍然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有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当前,要结合我区正在积极构建的“14+4”新型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实施职业技术培训,强化劳动力知识技能培训,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适应用工需求,减少结构性失业。在强调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还应该重视非政府组织在支持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改革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健全两个体系

  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


完善和拓展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打破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壁垒,增加就业机会,形成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和有序竞争的就业机制。统筹城乡就业,特别是取消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所面临的户籍、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各种显性和隐性限制,形成全社会劳动力平等竞争、人尽其才的就业格局。完善扩大就业的社会保障,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功能。

  健全就业社会服务体系。


畅通就业信息传递渠道,及时收集公布不同地区、行业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主动应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形成就业指导长效机制,规范发展就业中介机构,为求职者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求职技巧、能力测评、政策咨询等就业中介服务。设立就业援助基金,为长期失业和低技能失业者提供必要的就业培训。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合理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但是广西劳动力资源丰富而整体素质不高,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伴随有劳动力素质无法及时跟进的情况,而具有吸纳就业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能有效消化这些不能跟进或者暂时没有跟进力的劳动力,在促进充分就业方面起到不可替代作用。

  大力释放第三产业就业潜能。从广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拓展空间大,如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信息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相对太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发展旨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旅游、健康、环保、文化、家政等新型服务业,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必须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拓展中小企业成长空间。围绕广西大型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形成一批专业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强、产品特色明显的中小企业;在农产品深加工、文化和旅游、现代服务等方面培植一批创业成本低、就业空间大的中小型企业。通过在投融资、税收、技术创新、市场开发、信息咨询、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予以支持,实现中小企业在数量上扩张、在质量上提升、在结构上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而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倡导多种形式就业

  倡导灵活就业,以多种形式就业,是促进充分就业的一个途径。不一定在公有制部门而鼓励在非公有制部门就业;不一定从事全日制可以从事部分时间的职业;不一定从事一般的生产性工作可以从事社区乃至家庭服务等;不一定由用人单位安排工作,鼓励自主创业,尤其是鼓励掌握一定技能和信息、有较强自主创业潜力的重点就业群体,如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此,要完善有利于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税收优惠、小额贷款等等相关政策。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纵横栏目社会专栏 2011年05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4粉丝

22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