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0 `6 g: V7 Z3 g. I# r2 P& U! \$ @
8 q$ O" u: x7 z# K" s请教,在公文谋篇中如何准确把握“纵”与“横”的关系?
. w$ l+ ]( U( U0 Q, z& B+ F+ P% R$ `& i C" t
老秘观点:$ d: f9 H3 U, I) ]6 |6 G5 ]+ H
! N3 |( [- \4 l纵向与横向系指公文谋篇的逻辑要求,也是谋篇的一条规律。
[7 J J' h3 H, l5 u `; r: U: P1、所谓纵向,即反映公文的思想体系是纵深发展的,每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这种递进又具体表现为三种纵式: . r5 t* d$ k& R! t# C% H6 n: j
(1)按时间前后顺序安排的纵式,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一至六部分,就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纵式结构。 . r; V R6 U# r; W3 Z1 w
(2)按事件发展过程安排的纵式。如大事报告、专项工作进度情况报告、专题调查报告,以及对某错误行为的批评性通报等,多采用这种形式布局。 4 s% U7 k$ `9 X* q# S6 v+ B7 F
(3)按事理层次安排的纵式,即按照事物的内联系分层次地组织结构。如主从、因果、总分、种属等关系,在请示、报告、总结、计划、会议纪要等文种中,多采用这种形式。
0 k- l4 B6 P# i: F& U2、所谓横向,即公文思想是横向发展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并列的“平辈”关系。这种横式又具体分为三种:
: X2 S$ n( P* O6 g3 T(1)按章条款安排的横式,如各种法规、规章制度;
' I: n& _" x; W, R8 N(2)按过去、现在、未来安排的模式,如大型工作会议纪要,涉及某一重要方面工作的决定、年度工作计划; : n. A; Q- A2 ]; `4 S, A5 K
(3)按情况、问题、今后意见安排的横式,如综合性工作总结、工作情况报告、调查报告等。
5 \7 r& n+ l4 `! ?% N. T4 L3、所谓纵横混合式,即把纵式和横式合在一起来安排公文的层次。混合式多数是按先纵后横式或大的层次为纵式,纵式里面包括横式的顺序来组合,也有的是在横式当中包含着纵式。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第一到第六部分是纵式,第七八两部分是横式,全文布局表现为先纵后横。
; h) ~( Z' d3 w% P. e"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