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
9 b, j! g3 g: S3 f4 I: W9 Q. _8 h( B+ N, e/ C
怎样撰写总结?
" n% r6 H3 v7 g/ b% n& a! U* A! k( |7 D' e7 n+ E& Z- h, i5 S
老秘观点:: \( {. P7 c+ @1 i9 r6 P
* g U; @% u6 [4 J总结的内容结构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m; F$ X% |* K/ y
(1)标题。标题的写法有三种形式。* v1 E" |+ T. X6 m; d
①公文式。由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四项要素组成,
" b, M+ J! ~3 c$ ?: a( b4 L如《××市税务局2007年税收工作总结》。也可省某一要素,或由单位名称、内容、文种组成,或由时限、内容、文种组成,如《××市财政局政治思想工作总结》;也可由内容和文种两部分组成,例如《学习总结》。/ d! p: ~! O, H. K+ E! M
②文章式。也称主旨式,往往在标题中体现总结的主要观点、主要经验或基本教训,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主旨。一些专题性总结常采用这种写法,例如《运用法律手段,综合治理城市》。
1 B. {5 B0 ~/ L$ B& |③新闻式。采用正标题和副标题组合的方法,如《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长志气——领导干部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的体会》。
% w6 v9 T7 F+ M( ~2 E(2)正文。正文的内容包括情况概述、工作成绩、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努力方向等五个方面,可以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0 i' d5 S4 u/ j) K ①开头。也称导言,即情况概述。它简要地介绍有关形势3 b( y" K& p D: e2 y
和工作背景、环境,说明担负的任务与要求,完成任务的基本情况等。目的是使人们对全面情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例如有一份总结的开头部分写为:“为了促使企业有效地扭亏减亏,我们在总结历年扭亏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的企业实行了‘黄牌’警告制度,并由市委、市政府组织了千人服务组进驻‘黄牌’警告企业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到年末,八户受到市政府‘黄牌’警告的工业企业除××橡胶厂、阀门厂、铸钢厂外,有六户摘掉了‘黄牌’。”
# k& B- ~8 C5 B: k ②主体。即经验体会。这是总结的精华所在。要对所叙述
0 L2 o0 H, F5 B- U. _的情况加以分析,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和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哪些做法是成功的、行之有效的,有什么经验体会,揭示出取得成绩的主客观原因。经验体会是在摆事实讲道理,摆过程讲成绩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规律性东西,无论是全面总结,还是专题总结,都要总结经验体会。例如《我们是怎样开展政务信息多重服务, |* Y3 M6 K3 O# s2 ^
的》一文中的经验体会共有四条:一是从信息服务单一化的倾向中,感到多重服务极为重要。二是从信息载体“一锅煮”的弊端中,感到多重服务势在必行。三是从信息劳动大量浪费的现象
# l2 M" \0 `; o中,感到多重服务非搞不可。四是从信息来源日趋枯竭的状态中,感到多重服务刻不容缓。
: ]. r) l- {, e9 S ③结尾。即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要具体提出存在什么
1 i5 _7 D# @( ^$ \! ~问题和缺点,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教训可资借鉴,今后应如何去做。
" R2 E' ?! I2 l5 ^" v7 z 在结构安排上,主要有三种写法:
8 \( D: m' Q3 O! g% {$ o! j一是“层层递进式”的结构形式。如××省救灾协调小组所写的《关于我省2008年抗灾救灾的工作总结》,开头先讲明这项工作的背景及总体评估:“去年,我省自然灾害严重发生。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灾区各级政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奋起抗灾救灾,普遍开展生产自救,积极恢复生产,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各级救灾协调小组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全省救灾协调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由于各方面的努力,目前灾区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排,经济恢复较快”。然后,分作三个层次,从救灾到如何抗灾救灾,再讲今后的想法:
5 s( |( R# W* `, m9 r% e" L4 |& p3 ]“一、受灾基本情况……(省略)
8 D R+ C) p& U& R二、抗灾救灾情况……(省略)
) V2 {8 }) ^. A* o: q三、今后抗灾救灾的打算和建议……(省略)”
. ^, ?4 ^# A8 y- v- R# |8 R全文逻辑严密,顺理成章,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
* X( {. u3 _0 l1 t. a3 d0 ~1 j! ?+ m) j二是“条款并列式”的结构形式。例如毛泽东同志于1946年10月1日所写的《三个月总结》就是把情况、做法、经验、体会、问题,战略、战术、方针、任务、相关事项等揉在一起,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按照各自独立且又相互有机联系的原则,分条列项,逐一加以表述,从而构成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网络式的立体性的结构系统,以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结构形态展现于我们的面前。虽然表面上由并列的19个条项组成,好像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其实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有机联系。% u- V9 N% ]. C( a- _7 t
三是“正反对比”的结构形式。如《八路军抗战两年来的经验教训》是朱德同志1939年7月7日所写的一篇工作总结(详见《朱德选集》以下简称《总结》),生动地总结了“七•七”事变以来八路军抗战的一系列经验教训,为我军如何进一步提高战略战术,争取全国战略主动指明了方向。在今天,这份总结不仅成为我们研究我军军事思想的重要文献,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写好总结也具有极其深刻的启迪意义。$ A$ l; }. z2 @4 C5 ^7 U1 E& W- s
(3)落款。总结的落款和计划的落款相同。要交代出总
9 D& G" P G4 U( o8 S0 d5 W3 }# a/ N结的单位名称和日期。如果标题中已有单位名称,结尾就不必再写。经验性的总结,一般作者署名写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文后不再写单位名称,也不标日期。9 t3 [+ X/ B: _' [( n- e
要写好“总结”,应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4 Y) u/ a9 b6 I1 h1 K# f0 h①找出规律,突出重点
8 s: A q, W6 g q总结的目的,在于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以使对今后工作的认识更加明确、行动更加自觉、步伐更加稳健有力。为此,就必须通过总结找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即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指导价值的东西。所以,写“总结”应切忌“流水帐”。所谓“流水帐”,即不分主次,不讲轻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端。克服这种现象的唯一办法就是突出重点。所谓“重点”,是指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说,就是把工作中的基本经验、主要做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上的成功之处,指导工作开展的得力之法,推动事业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总结提炼出来。只有这样的“总结”,才是积累智慧的“宝库”,达到认识彼岸的“桥梁”。那种“千年模样一个样”的“通用总结”(即每到年底,把上一年的“总结”找出来,改改日子,换换数字,开头增加点新的提法,以此应付上级机关)理应加以杜绝。) p) R# J5 E0 Q g" e* J
②“功夫下在平时”。
, V% ]( [# J! d! q3 }# y4 K!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