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文化体育] 如何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复制链接]
陈根群 发表于 2013-11-13 11: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在调整布局、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改善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相对于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言,相对于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进程,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而言,文化体制改革的步子还不够大。关系不顺、效率不高、管理不力、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依然存在,构成了束缚文艺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2002年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了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十六大还提出,要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2003年6调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国有包括北京、重庆、广东、深圳、沈阳、西安、丽江在内的九个省市和39个宣传文化单位参加了改革试点。
    文化改制主要有三种工作,一是分离改制,即将广告、印刷、发行、电视剧等一般节目制作部分分离出来,转制为企业,面向市场搞好经营,接受集团领导监督,确保正确经营方向,同时也为壮大主业服务。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印务中心为试点单位,建立多元产权的现代企业制度;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以股份制改造广告中心,集团控股的同时,让经营骨干持股。二是整体改制为企业。如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中国对外展览公司改制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由过去事业性质整体转制为企业,浙江、广东、西安、沈阳等地的电影公司也整体改制为企业。再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上海学生英文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星期三》等报刊也都改制为企业。三是一步到位,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如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直接实行股份制改造,排演了话剧《迷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北京歌剧舞剧院转企改制一步到位,新成立由首都旅游集团控股,歌华集团、北京电视台、北京三奇广告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北京歌剧舞剧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报))和《电脑报》等报刊也正在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目前安徽省文化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首先是文化体制中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还没有全部到位,直接从事文化生产和经营的单位缺少自主权,没有形成文化市场竞争的主体。目前我省多数地区广电局与广电实体并未分开,原来的集政、事、企为一体的“三合一”体制,使得一些文化主管部门成为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这既影响广电实体的产业化发展,同时也影响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公共行政。文化体制改革后,省广电集团与市的广电集团在法人地位上是平等的,双方民事法律地位也应该是平等的,但如果省、市电视播出因为广告收入等产生矛盾时,政事不分的体制就难以解决这些矛盾,就会影响广电集团的产业化发展。
    其次,政府包办文化,公款消费文化,文化市场发育缓慢。国有文化单位的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效益意识有待强化,文化生产、服务与市场和群众的需求脱节的情况也较为普遍。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获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主要归宿。有些文艺作品虽然获了奖,但市场不叫座,群众不叫好,既产生不了应有的社会效益,更谈不上经济效益。政府对文艺院团的投入主要是人头费,而很少扶植文化生产和购买文化服务,造成这些单位人员臃肿,包袱越背越重。许多人才缺乏施展才华的机会,不少有名的艺术家待遇却很低。
    最后,国有文化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还不到位。文化事业单位要面向市场,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首要的是法人身份的变换,即“事改企”。而这之中,最重要的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对安徽文化体制创新的一些建议:
    以理顺党政、政事、政企、事企关系为重点,建立促进产业发展的文化管理体制。要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重点是理顺党政关系和政、事、企关系。党委领导文化主要是管决策、管导向、管干部、管资产,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把文化资产经营权授予文化经营主体,明确产权关系,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政府管理文化主要是管规划布局、管法规政策、管市场秩序。经营性文化单位为生产经营主体,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建立行业协会等社会管理机构,加强党委、政府指导下的行业自治自律,建立文化管理社会化的有效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
    切实推进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文化产业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不直接干预微观文化活动和企业。把管理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管导向、管原则、管规划、管布局、管市场、管秩序,管住方向,管活机制,管好质量,管出效益。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要清理文化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加强文化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宏观调控和依法管理。同时加强对行业组织的指导,充分发挥各文化艺术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团结、联系、教育从业人员的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实行行业自律,依法保护从业人员权益,逐步形成和完善文化艺术行业管理体系。
    加强领导,加大有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中央就文化体制改革己经制定了许多政策。省里也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和完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诸多方面的有关落实政策。浙江省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根据试点工作要求,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对2000年指定的《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中的一些重点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修订,编制了《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即在2004年至2010年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区块、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同时启动了文化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阵地工程的建设规划。出台了一系列试点配套政策,建立实施协调机制。在微观运行层面,浙江省按照“转出一批、改出一批、放出一批、扶出一批”的思路,把培育文化发展市场主体作为微观层面的改革重点。
    加快文化领域的结构调整。优化文化艺术资源配置,加快所有制结构的改革,逐步形成以国有文化单位为骨干,多种所有制文化单位并存、竞争的文化发展新局面。如北京市以北京京剧院为龙头,联合北方昆曲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筹建北京戏曲艺术剧院。重庆市将市歌剧院、歌舞团、曲艺团、京剧团等专业院团组成重庆乐团。西安市将以西安易俗社为基础,合并西安青年秦腔艺术团、西安五一剧团、西安秦腔一团,组建西安艺术研究院。广东将广州交响乐团与星海音乐厅以“团厅合一,产销一体”的形式进行资源重组,并将南海聚华园学校创办成兼教育、艺术、文博、图书馆等综合功能的文化园区。。重庆整合艺术院团的舞美、设备资源,组建成重庆舞美设备公司。上海市以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为突破口,探索改进重大文化活动的组织承办机制,并积极推进文化行业协会的筹建工作,目前,音像制品分销业、演出业等行业协会的筹备工作已初步完成。西安市提出了整合文化资源优势,实现文化资源最佳配置的具体构想,在布局结构调整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加快文化企事业改革。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最紧迫的就是重塑国有文化市场的主体地位,难点是解决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问题,真正做到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
    首先,应对文化单位改革进行分类指导。目前可以考虑对电影公司、演出经纪机构、部分艺术表演团体等三类单位进行转企改制的试点工作。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要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艺术表演团体要加强院团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完善艺术生产、营销、筹资、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院团内部改革,不断增强艺术团体自主运营、自我发展的活力,一些国有艺术院团还可进行设立理事会、董事会等管理体制的探索;对于一些可进行规模生产经营或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生存的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改制,文化企业单位也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运营机制。如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所属的新华印集团公司,是家多年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在引进社会资金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造后,剥离了3900多万元不良资产,分流642名在职职工,当年就实现扭亏为盈。杭州市电影公司39%的社会法人股公开出让,被横店集团以1600万元竞标购得,改制后的电影公司提升了服务和营销理念,还新开设了瞄准年轻消费群的时尚影院,改制完成当年就赢利30万元。
    其次,必须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加强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扶持力度,财政保障必要的经费供给,并逐步增加投入。但这种投入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用于干事,而不能用于养人。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领导实行聘任制,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合同化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改革分配机制,实行成绩实效工资制,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对于政府职能范围内的重大文化公益活动,可以采用政府采购方式进行,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如浙江各地纷纷为文化项目举办公开推介会,尝试“公益文化社会办”的路子。湖州市今年初将排定的全年文化活动项目通过媒体公示,向企业推介,在首次公益性文化项目签约仪式上,万场电影下农村、中外经典声乐作品音乐会等12个文化项目,分别由中国电信湖州分公司、金洲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下,共投入137万元。温州市推出的中国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等52个公益文化项目,在当地企业中反响强烈,有的企业还特意提前上门来“预订”。杭州市推行文化项目政府采购制,以政府采购替代拨款的形式,可以监督文化产品质量。政府采购的文化产品都要签订合同,对节目质量把关,确保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对演出场次、时间都有详细规定,达不到这些要求,采购方随时可以终止订购合同。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犹如杠杆,“四两拨千斤”,起到启动、示范的作用。 2004年元旦,有74年历史的浙江博物馆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率先向公众常年免费开放,原来门票收入的缺口,免费开放的成本支出,全部由财政补足。2003年,浙江博物馆的观众总数不过10余万人次,而今年1至6月,来馆参观人数己经超过60万人次。
    最后,加大集团化建设力度。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3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