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其他方面] 发挥区域优势 建设幸福宣城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4-3-31 09: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宣城市区位条件优越。宣城地处皖东南,是安徽省唯一与江浙均接壤的地级市,离上海也很近,其中5个县市区与江浙接壤,23个乡镇与江浙毗邻。东接浙江,北连江苏,南靠黄山,西通长江,皖赣铁路、宣杭铁路和318国道、205国道穿境而过,是安徽省连接中西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陆上纽带,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产业转移、经济辐射的“桥头堡”。
  生态环境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3%,林木绿化率达58.3%,部分山区县森林覆盖率近80%,位居全省前列。拥有两大自然保护区(板桥自然保护区、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毛竹蓄积量、元竹产量均居全省首位;茶叶、板栗、山核桃、蜜枣产量也位于全省前列。其中泾县是中国宣纸之乡,广德是中国毛竹之乡,郎溪是中国绿茶之乡,宁国是中国山核桃和元竹之乡,旌德是中国苎麻之乡,绩溪是中国蚕桑和徽菜之乡;境内石灰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宣城有2100多年历史,历代为郡、州、府、路的治所,范晔、谢朓、沈括、文天祥等先后任宣城太守。宣城也是诗人梅尧臣、数学家梅文鼎、红顶商人胡雪岩、新文化运动旗手胡适、徽墨名家胡开文、学者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书画家吴作人的故居。同时,历朝历代顶尖文人墨客都来过宣城,从北齐的谢朓,到唐朝的李白、白居易、韩愈,再到宋朝的苏轼、苏辙,都留下了大量文化遗迹,可谓人文荟萃。宣城境内国家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所辖绩溪县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徽文化的核心区、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宣城是安徽省“两山一湖”和环太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诗山”敬亭山,天下四绝之一的广德县太极洞,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王稼祥故居和绩溪胡氏宗祠,胡适故居,旌德江村等旅游景点,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然而,上述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却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和挖掘。上世纪80年代以前,宣城基本上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工业起步晚,规模小、结构不优,产业集群率不突出,城镇化相对滞后。2001年1月,宣城正式撤地设市,经济总量在全省16个地市中处于中下游水平。本世纪以来,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吸引下,在国家向中西部地区政策倾斜的感召下,宣城人民坐不住了,市委、市政府坐不住了,深深感到老天爷给了我们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是我们跨越发展的优势。如何把自然优势变为快速发展的竞争力,成为全体宣城人民的期待和愿望,成为历届市委、市政府自觉的担当和重大责任。特别是2010年1月和2014年3月,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包括宣城在内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的规划,宣城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围绕“跨越崛起,富民强市”的目标,制定了宣城发展的总体规划。将发展愿景定位为:到2020年建成皖东南中心城市,皖苏浙毗邻地区的现代工贸城市,和谐宜居的山水旅游城市,打造“三基地一枢纽”,即承接东部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新型加工制造基地、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皖浙苏边界地区重要交通物流枢纽。
  这一愿景,成为历届市委、市政府咬定青山不动摇的奋斗目标,成为280多万宣城人民的美好期盼。
制定一套方案——推进四大建设
  美好的愿景和期盼要变为现实,还需要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方针与步骤,还需要经历艰苦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奋斗。总结近年来宣城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以经济建设为推动力,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切入点,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走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后发之路,其中主要是通过四个坚持推进四大建设。
  坚持经济转型发展,推进经济建设
  幸福首先必须以经济实力为基础。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然而实践中,怎样避免他人走过的弯路,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怎样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满足群众生活之间的矛盾?为此,宣城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不断深化发展的理念。针对宣城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偏弱、结构不优、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确立了现阶段发展的总方针为:“11331”。即致力一个率先,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建设一个中心,建设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实施三大战略,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化强市;坚持三条路径,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民生优先;弘扬一种精神,千锤百炼、精雕细作、刚柔相济、百折不损。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主、经济建设以工业突破为主、工业突破以招商引资为主、招商引资以项目进园区为主。要以“招商引资年”“工业突破年”“项目推进年”“城市建设年”“交通会战年”“文化旅游提升年”为抓手,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
  ——严密部署强力推进。在发展总方针的指引下,要求:一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事。抓住长三角、珠三角向外转移产业的时机,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在承接中实现转型升级,深化与苏浙沪合作园区建设,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合作,积极参与皖粤经贸合作等活动。二要突出工业强市,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步伐。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高端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要加快开发区建设。目前,宣城共有13个工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12个省级开发区),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要加快开发区扩容升级提质建设,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优先选择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入园发展,促成一批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逐步实现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壮大园区经济总量和实力。四要开展“交通建设会战年”。强化“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树立“大干、快干、早干、实干”的精神,发挥区位优势,抢抓政策机遇,以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大通道建设,以省道公路改造为主的干线路网建设,以县乡公路升级改造为主的农村路网建设,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新增高速公路4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加快形成市县“一小时”和县乡“半小时”交通圈。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建设幸福宣城的重中之重,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针对宣城建市时间短,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相对滞后,而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较早、较快,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非公经济较多的情况,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制定了宣城美好乡村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要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美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组织实施美好乡村建设推进工程、事业发展富民工程等十大工程。在这一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各县市都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为载体,突出抓实效、抓特色。
  ——宁国市(县级)早于2009年就在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其做法归纳为“六个一体化”:一是推动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建立城乡规划统一编制体系。二是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实行农工结合、农商结合、农旅结合,拓展农业发展功能。三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实行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同质化,民生建设制度化。四是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实行城乡交通设施共建联网、城乡配套设施对接融合、完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配套等。五是推动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在全省率先完成林权主体改革,成立了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引导金融机构、业务向农村延伸。六是推动城乡管理改革一体化。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城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模式,村社区建设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统筹城乡群众工作,设立市委群众工作部、乡镇(街道)群众工作站、村(居)群众工作室为基础的三级群众工作网络,拓宽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绩溪县以“幸福绩溪”为目标,制定了2011—2015年幸福指数的目标体系,包括:就业和收入、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社会环境、教育和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等6大项46个指标,提出早日实现“家家都有一分较高的收入、人人都有一分基本的保障、户户都有一个舒适的居所、处处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个个都有一个良好的素质、天天都有一个愉悦的心情”的“六个一”目标。从而把幸福具体化为绩溪县的奋斗目标和有效措施。
  坚持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推进社会文明建设
  宣城历史悠久,但却是一个崭新的城市。2001年撤地设市以来,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开始加速。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整合社会资源,打造整洁优美、安居乐业的市容市貌,已成为政府刻不容缓的职责。
  ——搭建“数字城管”平台。2011年始,宣城市整合政府电子政务专网、公安部门视频监控系统、国土部门地理数据、城管部门人员编制及办公场所,成立了宣城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代行城管办和政府城市管理委员会职权(该委员会设在城管办)。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量化、细化城市管理网络,强化信息员市场化采集,形成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问题有人、监督处置到位的整体闭合系统。政府将数字城管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各单位效能考核之中。数字城管较好地解决了城市管理合力不足、职责不清、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等现象,提高了政府执法效率,实行了精细科学的管理方式,扭转了城市管理被动应付局面。在目前城市管理领导体制和大部制建立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不失为一种资源整合、机制整合、效率提高的探索方式。
标签:宣城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隔壁老王 发表于 2017-5-24 11: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今后,要进一步根据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治理,在打造幸福宣城的过程中,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为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