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情况报告的宏观结构与微观构成要素分析

[复制链接]
应用写作 发表于 2015-11-3 20: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基于此功用定位,报告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后者容易分辨,但前面两类容易混淆,为此,有必要对工作报告和情况报告加以区别。
0 S% I6 }" D2 H! L" i 4 h D5 o4 e/ k0 r2 L. Q7 A5 ?! r
工作报告是向上级汇报本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做法、经验及问题的报告。情况报告是向上级反映某种临时性情况、突发事故、重大事件的报告,这类报告主要是反映正常工作运转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大问题,针对特殊情况、突发事件、意外事故、个别重大问题的发生、应对、处理时使用的文种。简单地说,情况报告中所反映的“情况”,应是一种“非常情况”。与工作报告相比,情况报告突出的是工作中的“情况”,工作报告则注重工作的“全过程”。在信息化时代,情况报告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本文着重对情况报告的宏观结构和微观构成要素作一分析。
; B+ c" I& u- K- [3 F2 s( b) V; U1 P8 Y4 Z/ S7 q$ l
一、情况报告的宏观结构
+ F& h0 h& f8 u0 D0 M 1 `# U% _# A9 g* a t- v" C
日常工作中,大家所见到的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概况、发生情况的经过、后果、对发生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或定性、提出处理意见及应对措施等等。不管是什么情况报告都偏离不了这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问题:出现了什么情况——“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怎样应对这种情况——“策”。这与人们的思维习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相吻合,当然这也是领导及上级机关最想知道的三个问题,自然也就形成了情况报告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由此也就构成了情况报告所特有的三大板块的行文思路:陈述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字:“情、因、策”。请看例文:
/ ^. r2 y/ M; t 6 _! U* e$ U7 S6 l/ W5 g! ~
例1:某公安局《关于“1·19”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报告》一文(稍加整理)的总体结构如下:
' ^4 b+ [& S- \' V! K) U7 n6 O & @8 y1 R4 e# n
一、事故简要经过
* l3 p# v5 x; X) r8 F- j* Y; w7 E- E# l; p- F' _8 Z
二、现场处置情况
. Y* f s4 r) ~6 N" N* } 3 g) p! ^% b! ^' p. E/ G8 W9 I' ~: a& v
三、事故原因分析
) X" ]) B2 g: o+ o : A- N. ^ A4 B: @( Z6 [) _
四、防范事故措施
# s, F Z1 w" a. Q8 g( I 7 X% v# C! J x
从该文结构上看,前两个部分介绍的是事故发生的过程和目前处理情况,是从两个角度来表达事故情况的,反映的是“情”字;第三部分是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反映的是“因”字;第四部分是为防范事故而制定的措施、办法或策略,反映的是“策”字。该报告表面上看是四个部分,实质上是三个部分:情、因、策。
4 I) ]: r! }8 t$ P! R# E2 i% z- a5 _$ ?1 p* D5 M7 P0 U
请再看一例:
/ S& L- K+ C$ `. s' i# j & U% w3 a* e3 M& `
例2:《金川“7·9”矿难事故报告》一文的总体结构如下:
' j2 H R* Z' f* y2 O3 Y7 R: t# ^ r
一、事故概况
: F ]7 y) G2 T/ F' c7 c" ^/ L# i; X: z
二、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 f" h/ B9 J( M& ^# }- O( W# M7 u) Z8 C) `
三、事故发生经过及抢救救援情况
4 M% c" K2 n5 }8 P / n# t5 J: Y0 c0 `5 |- \# d6 J
四、事故原因及性质
. n+ h0 K; ^0 u 7 N) a. |5 c' W7 g% p# X! j( I
五、今后防范措施及建议
# ~0 Z+ O4 Q6 n* [( g3 e , b/ V) d5 A: X- O. Y( A& J
从该文结构上看,第一、二、三部分反映的是情况,第四部分主要反映的是原因,顺带反映事故性质,第五部分反映的是防范措施及建议,属对策范畴。该文总体上还是分为:情、因、策三个部分。
G+ k1 {9 _3 `9 r 6 T+ `* d+ a( [) [
以上两篇例文的宏观结构都包含三个部分:情况、原因、对策。不仅仅是这两例,平时我们工作中所见到的情况报告,只要对其结构稍加分析,基本上也都包含这三个部分。从逻辑结构上看,陈述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三个部分逐层深入、层层递进,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可以说,情况报告就是“情、因、策”的报告。
! F; ~2 e K7 T; { ) I! X2 ?: Y- R2 |
二、情况报告的微观构成要素
* p }( m' H. }' _ % O x- y: O! e( H. Q6 q/ O
正如告知一件事情必须包含一些基本要素一样,向上级反映一个情况,也必须包含一些基本要素,比如: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何因、何策等。虽然写作者的思维习惯、表达的先后顺序、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各要素在文章中出现的形式、时机、先后顺序、详略程度也不尽相同,但不管什么样的情况报告,这些要素基本上都是应该具备的,否则,报告就可能出现信息不全。
5 C: b. U4 d Q8 O$ H5 K4 M0 v: ~ 2 {9 G% c1 d( ]7 P2 |" K4 O
例3:某公安局《关于“1·19”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报告》一文(稍加整理)的前半部分内容如下:
: g7 j1 H% O3 i! c: Y( O+ N* y/ f! A8 W4 \
20××年1月19日(何时),207国道东安县大江口乡荣家村路段处(何地),一辆牌照为粤BC4985号中型普通客车(何人/物)翻入路边水塘(何事),造成一起死亡6人、重伤2人、轻伤6人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何果)。
* t, y: {+ n( a4 y- H# X8 L) G- B1 U; U6 r3 w0 \- _
一、事故简要经过(对概况中的要素进行具体陈述)
3 q* [, b V' {8 j 3 [. R. J; ^) o) N _6 o& D/ I
1月19日6时40分(何时,具体的时间),司机张××(何人,具体的人物)驾驶粤BC4985号中型普通客车(非营运),从深圳返回新宁,当车辆行至国道207线2739km+618m(东安县大江口乡荣家村路段)时(何地,具体的地点),撞上路边的树后冲出公路,翻入路边水塘(何事,具体的事情),车上人员张×、刘×、李×、陈×、宋×、熊×6人当场死亡,袁×、李××2人受重伤,已送往××医院全力抢救,目前仍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赵×、孙×、李×、周×、吴××、范××等6人受轻伤,车辆严重受损(何果,具体的结果)。
; z$ A8 M6 q4 @& o: } Z( V- U9 X3 f & k8 N2 o( d7 Z. I3 D/ M- ?
二、现场处置情况(从另一个方面反映目前的状况)
4 Y3 X/ C' ]9 Y6 v. p8 X# N6 p# G5 v, ~2 |$ ~& n. ]/ U
7时15分县交警大队接报后,大队长蒋××带领大队民警赶到现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县公安局、安监、卫生等部门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研究安排事故处理工作,全力抢救伤员。××市副市长朱××、省交警总队交管处林××处长、市交警支队周××队长相继赶到现场,指挥救援及现场勘查工作。现场成立了事故处理工作组,县委书记唐××负总责,下设伤员救治、群众思想工作、现场调查取证及善后处理三个工作小组,分工负责。由于组织有序,指挥得力,死伤者家属情绪基本稳定。
4 l( H6 }* T8 x1 J c $ w4 H; @* `5 j. O. `, }/ `
从前半部分结构看,首先是概况,概略地报告事故的大致情况,便于领导或上级机关及时掌握最终结果,这不仅是书面报告,也是口头报告必不可少的、开门见山必须陈述的内容。在概况里,把“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等微观要素简要地介绍一下,点到即可。随后,汇报事故的主要经过以及目前的状况。这是对概况中的微观要素进行具体的介绍,介绍的程度以清楚为宜,没有必要做过深过细的陈述。总的来看,前半部分是对宏观结构“情况”这一部分从微观上的陈述。
8 P- T g8 J2 s" h$ x% M0 V( t! H' j- j' }$ ]0 B: b# Y8 c
再来分析该文的后半部分:
0 P6 X9 T& ~. H0 D% a1 x6 |- I) M9 m V6 b$ g) b' I" v, @" e# R$ h
例4:某公安局《关于“1·19”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报告》一文(稍加整理)的后半部分内容如下:
1 ]( V8 K* I2 q1 |/ ^- C: i) z5 P , Q9 k$ J( ^" k# u& N+ Z
三、事故原因分析(分析何因要素)
6 @3 S5 a- X. I$ j& }" R( G5 g: z$ Q* l. |: x: ~) M
经现场初步勘查,与部分乘客交谈了解的情况看,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 |" D% I4 g3 A( A' S4 E 6 O+ A$ I4 D6 y) e* f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9 K( z [1 ]. r a j# ~: X6 A6 Y' y( Y# \- j
总之,情况报告从宏观上看,包含情、因、策三个大的部分;从微观上看,基本包含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何因、何策等微观要素。一份情况报告是否必须全部具备这些部分和要素呢?这也不一定。比如,有的单位或系统对突发的重大情况有严格的上报时限要求,有的要求在事发后1小时内上报,有的甚至要求边发现、边处置、边上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查明原因、制订措施,有时是难以做到的。例如,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过去了几天,仍未找到爆炸的真正原因。因此,有的情况报告,粗略地介绍原因和措施,甚至没有介绍原因和措施的现象也是有的,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i) e" b1 r+ T( B" q# F1 ^ & w# _0 e( N, J+ K5 ^# Z
, T! h; i5 I: N' @2 _ & _3 V; H# U# f1 g% b; D
(作者:桂林空军空降兵学院 王仕英 来源: 应用写作杂志社
% O5 f$ }0 x7 w1 f! B/ b6 ~ ( \3 o0 C5 i) Z% t- P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赢在2016 发表于 2017-2-16 15: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总之,情况报告从宏观上看,包含情、因、策三个大的部分;从微观上看,基本包含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何因、何策等微观要素。一份情况报告是否必须全部具备这些部分和要素呢?这也不一定。比如,有的单位或系统对突发的重大情况有严格的上报时限要求,有的要求在事发后1小时内上报,有的甚至要求边发现、边处置、边上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查明原因、制订措施,有时是难以做到的。例如,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过去了几天,仍未找到爆炸的真正原因。因此,有的情况报告,粗略地介绍原因和措施,甚至没有介绍原因和措施的现象也是有的,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X% Q2 A, e' h* K% g r+ L ; G' P& t6 |; t( I) ]( y3 M* o/ x5 n$ R0 B: A
4 R) O( o& W6 Y) k. v: v 1 Y) V. @+ E2 [- c/ A1 P; x1 ~2 _- E1 _(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1粉丝

19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