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构筑新型工业化平台

[复制链接]
吾爱 发表于 2009-2-27 10: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茂升



  近年来,我市围绕“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抓项目、促发展、增后劲”竞赛活动,以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园区建设在前期工作、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在成为加快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施大开放战略的窗口,成为加快我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的新的增长极,成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一、我市园区建设成效明显
  1、重视科学规划,打好发展基础。园区规划是合理开发建设园区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园区规划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和区域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实现产业集约、工业聚集、企业聚群的重要基础。我市各级高度重视园区的规划设计,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布局的合理性和建设的前瞻性。一些园区规划委托知名院校或科研机构负责规划编制,具有较高的档次和水平。如明溪县十里埠生态经济区由复旦大学负责规划编制,规划总面积10.22平方公里,划分为三个生态板块和一个湿地公园,整个规划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考虑经济与自然的和谐,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园区工作有序推进。按照加强领导、职能集中、精简高效、优质服务的要求,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逐步规范化、合理化。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工业园区建设领导班子,组建了工业园区管委会或园区办等专门工作机构,制定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加强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和优化服务,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为园区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尤溪、将乐、建宁等县专门成立了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对园区开发实行股份制运作、企业化管理,把工业园区作为独立法人实体单位来运作,并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将乐县还在浙江永康设立了园区招商办事处,加强了对外招商引资力度。
  3、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直接关系园区能否聚集企业、吸引项目、培植产业。我市各级积极从财政预算的科技三项经费、产学研经费、土地开发专项经费、基本建设重大前期经费,并相对集中各部门可用资金,集中财力支持园区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补助和金融部门的政策性信贷支持。积极推行业主自主开发模式,鼓励各类民间资本多渠道、全方位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16亿元,入园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5亿元。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各园区都加大了投资力度,打通了关键环节,完善了配套设施,为招商引资、企业落地创造条件。在标准厂房方面,引进工业地产理念,引导区内外企业、房地产开发商代建、统建标准厂房,建成后出售、出租或免费使用一定期限,以此吸引项目、集聚企业、降低了成本。
  4、软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各园区把抓服务作为抓形象、抓环境、抓生产力的重点,积极借鉴外地的成功做法,改善投资软环境,如有的园区借鉴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企业“110”服务中心、企业家工作午餐制、全程无偿代办制,构建快速服务机制;有的园区借鉴江苏昆山的做法,没有明令禁止的事大胆试,没有做过的事敢于闯,没有被否定的大项目全力争取。把队伍建设作为改善软环境的基础,引导园区干部职工,更多地掌握招商政策,更多地了解企业需求,更多地熟悉项目工作,建立一支心系园区、服务企业、干成项目的工作队伍。把制度建设作为搞好优质服务的前提,加强了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配套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措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5、实施大项目发展战略,一批重点项目园区落地。按照“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要求,抓住重点、整体推进,集中力量、下大力气在大项目好项目、产业集群项目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围绕培育“3+1”产业集群和优势企业,闽光新型建材、三聚氢铵、大亚木业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三重机异地扩建、将乐红狮日产2×25000吨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永安汽车载重汽车项目、明溪南方生物紫杉醇原料药生产项目等一批生产性大项目相继动工、投产。目前,园区承载项目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各类园区(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20.39万亩,累计开发面积3.83万亩,入园企业941家,其中已建成投产697家。2005年全市各类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12.29亿元,利税12.14亿元,就业7.05万人,分别占全市工业的31%、40%、33%。
  6、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和区位优势,紧紧围绕我市重点培育产业,特别是“3+1”产业集群,明确园区发展定位,体现园区产业特色,着力打造园区特色产业群。如沙县金沙园已完成投资38亿元,初步形成林产加工、机械电子、生物食品、轻纺服装四大产业;三元荆东生物医药工业园区,委托复旦大学完成了规划编制,规划面积4000亩,并在园区内规划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孵化基地,成为我市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重要增长点。
  二、我市园区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用地布局较为分散,特色不明显。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一些乡镇,工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结合的不够紧密,导致乡镇工业企业的布局分散;部分工业园区项目引进盲目性较大,立项审批随意性较大,导致园区内工业企业专业化协作程度低,形不成规模经济。
  2、企业竞争力不强,支柱工业后劲不足。8个省级工业园区里,亿元以上项目仅6项,集中度最高的是林产、纺织两个产业,企业数分别占8个园区企业总数的15.2%、14.7%,产值分别占38.8%、39.6%。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大多园区工业的产业链尚未建立;二是支柱工业技术含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高新技术大发展急需的人才、技术和市场尚不具备优势。
  3、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瓶颈”制约仍较明显。由于现行税收、产值及考核政策不尽完美,各工业园区间存在地价无序竞争现象,导致园区建设资金短缺,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投资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
  4、单位面积用地产出效率低,土地资源浪费比较严重。2005年我市8个省级园区平均每公顷实现产值285万元、利税16万元、出口交货值21万元。而莆田市涵江区赤港经济开发区2005年每公顷实现产值1665万元、税收25万元、出口453万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相应的各类工业用地建设控制指标体系,以防止企业的圈地行为,使得工业用地产出率低下,土地资源较为浪费;另一方面是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大型龙头企业少,生产工艺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5、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我市多数园区还处在开发建设期,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存在重开发、轻管理,重引进、轻服务的现象。个别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不高,已经制定的优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中梗阻”,办事难、融资难等问题反映强烈。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园区开发和入园企业的发展。
  三、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1、扎实推进工业项目向产业园区集聚。要打破现有行政界线与税收政策的束缚,按照“统一规划、共同建设、税收分成、利益共享”的总体思路,统筹工业项目的布局,走“集约化、环境化、效益化”的道路,促进工业项目按产业门类向各类产业园区集聚,从而建立相关的产业链,降低园区开发建设的制度成本,发挥各类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实现生产要素、资金和智力的集聚,增强我市的工业产业在更大地域范围内的竞争实力。
2、合理把握园区的开发建设时序。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是基于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与需求,而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目标模式。因此,为了给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并力求使各阶段的规划目标相互衔接。为此,除了做好园区的总体规划外,还须有良好的开发建设时序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建设,做到成熟一片,开发一片,实现良性的滚动开发,避免园区布局结构松散、门类参差混杂局面。
  3、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准入制度。当前,国内以短缺经济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正在向以买方市场和整体素质提高为特征的新阶段过渡,因此,在引进项目时必须建立相应的企业准入制度,严禁资源掠夺性生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环境资源、土地资源);严格遵循大区域范围内的分工协作与错位发展原则,围绕产业定位,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真正使一批生态型、科技型、税源型的好项目入驻园区。正确把握土地政策,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集约用地、节约用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4、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优越的政策环境是吸引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园区的重要因素。优惠的政策、优良的服务品质,将使园区对投资者具有持久的吸引力。政策方面:一是要切实兑现落实已有的一些优惠政策;二是要通过与周边地区现行政策对比,凡是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们要争取能做到,增强政策吸引力。服务方面:要把园区当作“特区”来看待,借鉴外地的成功做法,可以采取“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方式,本着“灵活变通、特事特办”的原则,依托园区管理机构,对园区企业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努力做到园区办事“零障碍”。对于涉及确需园区之外办理的事项,必须满腔热情地搞好服务,真正做到“能办的事情马上办、难办的事情变通办、份外的事情帮助办”,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园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5、加快园区招商引资步伐。要把招商引资视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积极推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风险抵押制,对项目的推进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建立项目策划、审批、招商服务机制,加强政府“第一道门槛”的建设,有诉求必有答复,有困难必有帮助;执行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督查通报制,限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在谈项目、签约项目、开工项目、投产项目的全程跟踪服务,切实做到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公示制和服务企业责任人公示制,增加服务企业的透明度,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建设率和投产达效率。
 作者单位:三明市委办公室
 责任编辑:岩 实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田大秘书 发表于 2009-2-27 10: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发帖才是硬道理
 
路过 发表于 2015-10-15 10: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内容写的不错,很值得借鉴与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11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