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加快梅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思考

[复制链接]
宁建老秘 发表于 2009-2-27 10: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官钳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梅列区是三明市辖行政区,总人口15.8万,其中农业人口仅2万人,去年工农业产值13.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7亿元,财政总收入2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23亿元。从客观条件上看,基本具备了“工农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好反哺和支持的工作,笔者谈点粗浅看法:
  第一层面: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建设新农村,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是根本。要发挥城区的产业优势,有计划地促进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向郊区农村延伸,以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一是龙头带动。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健盛食品、华盛烤鳗等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投资推动。要改变农村千百年来相对落后的面貌,仅靠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经济生产模式,是难以做到的,必须要有强大的外力推动。实践证明,通过项目来吸引投资,通过投资来改变农村面貌,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我区农村,都处在近郊,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城区工业项目和三产项目的扩散和承接。近几年,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开发了碧湖、高源、小蕉工业集中区,不仅为工业发展构建了一个重要平台,也成为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强有力的举措。特别是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的设立,为今后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我区农村第三产业项目的开发,如农家乐、乡村游等休闲旅游项目的引进,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连锁互动。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入手,做好连锁服务。让城市的超市、加盟店走进乡村,让乡村的农副产品直接进入市场、进入市民家庭,完善农业社会化系列服务,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实现城乡互促。
  第二层面:基础设施向农村拓展。从大范围来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由财政承担的,而农村则基本是由农民自己来承办。如何使公共财政的阳光,一并照耀在农村广阔的原野,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我区在这方面已进行了成功的探索。特别是去看以来,提出了“五有”(即:村村有健全的农村医疗保障机制、多功能文化宣传阵地、安全饮用自来水、村村通闭路电视、清洁式公厕及垃圾无害处理)建设,掀起了新一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以“五有”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四网建设”:一是乡村道路网。我区100%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86%的自然村通了水泥路。在这基础上,要把重点放在拓宽改造和日常养护上,提高通达水平。二是农田水利网建设。我区通过连续三年的水利化区建设,兴建了一批小型水库、灌溉渠、防洪堤等水利设施,防汛抗旱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总的来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脆弱。特别是农民饮用卫生水的普及率还不高,需要多方努力,进一步加强,力争在“十一五”末实现100%的行政村饮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三是广播电视网建设。目前正在实施“村村通”工程,听广播难、看电视难将很快得到全面解决。四是电力通讯网建设。通过前几年来电网改造,农村用电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在农村的覆盖面达到了达90%以上。
  第三层面: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力度,重点是“三就一养”问题,即:就学、就医、就业,养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从就学来看,去年实现了“双高普九”,今年对农村困难学生又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对其中贫困家庭学生免收教科书费、寄宿生费,并对寄宿生生活费给予补助。农村就学难的问题已基本不在在;从就医来看,上半年启动了“惠民医院”,对农民就医实行“五免两减半”,对困难群众另外还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优惠,实行看病免门诊挂号费、诊疗费等。建立农村“大病”补助机制,对患“大病”村民实行几千到1万元不等的经济补助,确保“小病不出乡村,大病能够统筹保障”;从就业来看,每年都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今年每月还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招聘会;从养老来看,率先在全省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从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出让受益部分中统筹20%-30%建立农民失地保障金。建立村主干退休金制度,为43名村主干缴纳养老保险金,对连续任职两届以上、年满60周岁的村主干,发放每月60元补贴。同时,为二女结扎户建立了养老保险,农村弱势群体解决了低保问题。市区的列东村还实行了全员的养老保障制度。
  第四层面: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通过以城带乡、以城促乡,使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维和生产方式,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实现文化反哺、科技反哺、人才反哺:一是文明创建。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优势,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二是结对共建。发挥辖区内省、市文明单位优势,有组织、有计划地与各村开展结对共建,通过文明单位的扶持,促进乡村文明。三是下乡联建。组织文化下乡,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要通过各种文化宣传阵地,开展“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下派党建指导员、科技服务员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帮助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
(作者为梅列区委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黄元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