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改革开放30年征文-山村四代人的梦

[复制链接]
流清秘书 发表于 2009-3-30 09: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出生在鄂中一个小山村里。三十多年来,我耳闻目睹了几辈故乡人的追求和梦想,五味杂陈,令人慨叹,特记之。
  邻居哥哥读书梦
  邻居哥哥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
  我记事时,邻居哥哥已读到了小学五年级。邻居哥哥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读书特别厉害,学校大考小考,每次他都是拿第一。乡亲们都说,要是在旧时,他肯定会考个状元来当。邻居哥哥还吹得一手好笛子,夜幕降临时,他常会拿起笛子来吹,曲调婉转悠扬,很耐听。
  邻居哥哥兄弟姊妹四个,加上爷爷奶奶两位老人,一家人全靠邻居哥哥父母在生产队辛苦挣工分养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所幸的是当时读书费用非常低,邻居哥哥成绩又的确是太好,他才得以继续学业。五年小学读完后,邻居哥哥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小学升初中是一道坎,因为家里供不起,邻居哥哥的许多同班同学都没能过去这个坎,回家务农去了。邻居哥哥家生活过得决不比别人家好,他父母内心巴望儿子能早点回来帮他们分担生活的重担,但儿子的成绩实在让他们开不了口,只能咬紧牙关继续支持邻居哥哥读书。
  上初中后,邻居哥哥学习成绩一如既往的好,二年初中的学业结束,他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高中。这次邻居哥哥父母狠心作出决定:不能再读了,家里实在供不起了。邻居哥哥知道父母的难处,虽然内心极度渴望读书,他还是很顺从地接受了父母的决定。开学几天后,学校得知成绩第一名的考生没来报到,前来家访,劝说邻居哥哥父母让儿子上高中,最后总算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过了几天,邻居哥哥背上简单的行李,怀揣父母想方设法筹来的上学所需的二十多元钱,上高中去了。
  但没过几天,邻居哥哥父母就后悔了,特别是他母亲,逢人就说儿子不听话,硬要上什么学,花了家里那么多钱。说到激动处,几至咬牙切齿。那时我已上了小学,感觉邻居哥哥并没有错,见他母亲那样,就觉得好象不是他亲妈似的,自家孩子聪明了难道还有错?!过了一个星期,邻居哥哥回家来背米,带点钱和腌菜,他母亲逼着邻居哥哥答应不再读书,并让他去学校要回了交的二十多元钱。邻居哥哥的读书梦就此结束了,跟随大人们一起下地劳动。邻居哥哥白晰的皮肤很快变得黧黑,笛子吹得少了,偶尔听到他吹,也是呜呜咽咽,充满了伤感。
  后来,村小学缺教师,村里安排邻居哥哥当了代课教师,工作累,工资少,但他很知足。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家的经济条件好了,孩子们读书基本不再是问题。十多年过去,邻居哥哥教的一些学生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工作,回乡来风光得很。邻居哥哥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但也隐隐的有一丝失落。最后悔的是邻居哥哥的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想当初自己儿子的成绩那么好,如果坚持供他读书,一定更有出息,可惜世上没有了后悔药吃。
  九十年代末,学校进行撤并,邻居哥哥被裁减了下来,从学校回到了家里,又开始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这时,村里兴起了打工潮,年轻力壮的都外出打工,邻居哥哥也外出了一趟,但因年龄大了,又无学历,转了一圈只得回来。回来不久,邻居哥哥出了车祸,受了重伤,虽被抢救过来,但落下了终生残疾,瞎了一只眼,跛了一条腿。
  几年前我回乡下去,在进村的路上碰到一个佝偻着腰、瘦小干巴的人一瘸一拐的踽踽独行着,他与我打招呼,我惊讶的问他是谁,他答是邻居哥哥,我竟然一点也认不出他了。
  堂哥致富梦
  堂哥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大学落榜后,堂哥回家务农。和父母一起在地里辛勤劳作了两年,堂哥不安份了,他想,靠几亩农田吃饭是没问题了,要想发家致富,还得另辟蹊径。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堂哥决定:到大队部开小卖部。说做就做,堂哥筹借了一笔钱,在大队部建了一间小屋,进来商品,小卖部热热闹闹开张了。那时山里人的经济意识还不强,堂哥的小卖部成了第一家。独家经营的小卖部生意相当不错,年底一算账,堂哥惊喜的发现,他一年挣了种地几年的钱。堂哥大受鼓舞,将赚到的钱投入再发展,扩大了小卖部的规模。堂哥的小卖部物美价廉,服务热情周到,将供销社的客人基本都吸引了过来。
  看到堂哥的生意那么好,有村民也试着开起了小卖部,之后越开越多,一个小小的大队部,小卖部有了十多家。竞争力大了,生意不那么好做了,堂哥就将小卖部交给弟弟打理。
  此时堂哥已有了新主意:买拖拉机跑运输。因为他看到农村的物资越来越多,对运输的需求量很大。不过这次堂哥的想法遇到了阻力,在农田里辛勤劳作一辈子的父母觉得儿子太冒险了,买一辆拖拉机要几万块钱,搞不好就打了水漂。但堂哥是个犟脾气,看准了的事八匹马也拉不回来。父母反对无效,只得任堂哥去折腾。堂哥将几年来小卖部挣的钱全拿出来,又象亲戚朋友借了一些,买了一辆神牛拖拉机回来,跑起了运输。事实证明,堂哥搞运输的路是走对了,几年下来,堂哥赚了个盆满钵满,比开小卖部强出了许多。
  跑了几年运输,堂哥又将拖拉机交给了另一个弟弟,自己则去办了一个酒厂,请了几个人帮忙,做起了老板。堂哥酒厂出产的酒质优价廉,深受远近群众的欢迎,他的日子自然也是越过越滋润。放酒时,堂哥的酒厂酒香四溢,醉了自己,醉了乡亲,醉了山村!
  表妹楼车梦
  表妹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电大毕业后,表妹南下广东珠三角打工。象大多数打工者一样,表妹刚开始的工作并不如意,在一间服装厂做普工,工作辛苦不说,工资也只有千元左右。但表妹不浮躁,不气馁,她相信,只要自己有能力,机会迟早会来的。表妹努力做事,用心学习,几年后,表妹熟悉了整个服装厂的生产流程,工作业绩突出。表妹的表现引起了老板注意,将她提升做了主管,月薪从一千多元涨到了三千多元。在这期间,表妹的聪明能干吸引了一位男同事的注意,对她发起了爱情攻势,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两个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两个年轻人都是有志气的人,他们希望能在珠三角安家落户,要过上有车有房的生活。而要拥有车和房,至少得挣下四十万元钱。不说四十万,四万块钱对两边的家庭来说都从来没有拥有过,听到两个年轻人的打算,两边老人只有啧舌的份。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两个年轻人一商量,决定将两个人打工几年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去开一个电脑店,因为表妹男朋友的特长就在电脑方面。万事开头难,两个年轻人既当老板又做员工,进货、跑客户,搞维护,忙得团团转。在熬过了创业初期最艰难的阶段后,表妹他们的电脑店终于走上了正轨,业绩喜人,表妹男朋友到人才市场上招聘了几个人回来帮忙,正儿八经做起了老板。
  几年过后,表妹他们的电脑店已初具规模,手上有了几十万块的闲钱了。这时,表妹他们的感情也成熟了,去民政部门领取了结婚证。为了买一套理想的住房,表妹两个人跑遍了城区大大小小的楼盘,挑选了一处环境优雅的小区,将家安在了那里,买房加装修花了近四十万,他们没伸手向家里要一分钱。在听说他们要买房结婚后,两边家里都表示或多或少支持一点钱表示心意,但被表妹两个人拒绝了,他们心疼两边的老人挣点钱不容易,再说他们的钱已足够了。房子装修好后,表妹和男朋友举行了一个简单而热闹的婚礼,正式在珠三角安了家。
  婚后不久,为方便上下班,表妹又花十多万元买了一辆小轿车。这一年,表妹24岁,妹夫25岁。而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他们的父母还只是在为一家人的衣食操劳。
  前段时间,表妹喜得一女,她父母从千里外的老家过来看望女儿和外孙女。同在珠三角打工的我去看望表妹时遇到她父母,谈及表妹的情况,两个老人是抑制不住的开心和骄傲。而当我问起家乡的情况,他们眉飞色舞的告诉我,现在家里变化也挺大的,税费改革了,农民负担轻了,现在每年种田不但不交钱,国家还给补贴;农会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了,真正的让老百姓有了保障,以后生病不怕了;小山村的道路已畅通无阻,近期一条穿越小山村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世代封闭的小山村已对外打开山门。表妹父母的话我听来非常振奋,我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变化,已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在发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
  小山村人的梦想还有很多,这些梦想幻灭也罢,实现也罢,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如今,一个伟大的时代已展现在我们面前,有幸身处其中,我们尽可以去梦想,因为,这个时代已为我们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最广阔的舞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19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