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带着问题读书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 宣 勇
一、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带着问题读书
1、职责使然。领导干部要做理论家,但更重要的是做实践家,领导的重要职责之一就在于前瞻性地预见并及时解决现实社会中不断涌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
2、现实要求。马克思曾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当今世界,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读书是提高领导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3、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实践中,不断地带着问题寻找真理的过程。
二、领导干部怎样带着问题读书
1、领导干部要基于问题探究性地读书。书籍浩如烟海, 必然要有选择、有鉴别,那么应以什么为中心, 应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呢?毛泽东明确地主张应该以解决中国今天的问题为中心。这就要采取“ 洋为中用”和“ 古为今用”方法。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而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好看,不是为了外国人, 不是为了古人,而是为了解决中国当前的实际问题。以此为中心,去博采众长,去鉴别,去选择,去吸收。
2、基于问题探究性地读书要推进理论的发展并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表明了:只有在实践中“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才能不断地推进理论的进步,保持党的先进性。
三、领导干部带着怎样的问题读书
我认为,领导干部应为人民读书,应带着关乎于国家、人民利益的问题读书,应带着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面临的问题读书。
习校长在讲话中引用了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国内有学者从读书的动机出发也提出了“读书的三重境界”?即为知,为己,为人。
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 “为人”而读书。 “为黎民百姓”而读书,即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一个党的领导干部显然应该做到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