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文是流通范围广且要求准确传达信息的文体,写作中词语的规范化使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词语是否恰当使用,直接影响到公文能否准确理解。方言词虽形象生动,但其使用具局限性,不适宜在公文中出现。( _" H% I5 u4 c1 M
: q: [' ~( l+ U/ b5 j) {. q, l本文以“认真”词语使用为例,说明在公文写作中,应避免方言词语的出现,应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6 G+ r9 c# Y/ Y
( q+ |6 K$ L" G2 ~4 t/ O5 f( c
以下这段文字载于一份题为“认真抓好分析评议阶段党员党性分析材料撰写”的通报中:
- r, o! ]1 O5 A* E' d/ i0 @ N# f6 k0 K7 I9 ~ ^- n
从检查指导情况来看,支部全体党员结合各自思想工作实际,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认识比较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绝大多数党员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认真真地按照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查找出存在的问题。二是每位党员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能深刻剖析思想根源,以便在今后认真做到“常在河边走, 就是不湿鞋”⋯⋯
$ K- U' f$ k5 Y5 ^0 b, L) y& o- Q4 e3 R6 t' U
这段文字在三处使用了“认真”一词。“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中的“认真”和“认认真真地按照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中的“认认真真”意为“严肃,不马虎,一丝不苟”,而“以便在今后认真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中的“认真”则与前两个“认真”含义不同,第三个“认真”是“确实地、真正地”的意思,属于副词。
7 r" O$ m2 M7 v Y3 R9 i1 z
& P& X: H0 V' w6 n) p- m在现代汉语中,“认真”一般有两个含义。一是“严肃、不马虎”,属于形容词;二是“当真”,属于动词。 本文由老秘网推荐,“认真”的这两个意义在北方方言区内广泛使用,故而《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都只收入了“认真”的这两个义项。
9 z( x/ j) d% Q# p( k6 h
* h" P/ O. l2 z. D0 U但是,“认真”还有第三个义项“确实,真的”。据《汉语方言大词典》,“认真”在以下几种方言中有“确实,真的”含义的使用:(参见第893~894页)* Y$ O8 M' G+ }6 n
- `1 u3 [' }3 q) q4 D⑴西南官话 (四川成都沙汀)* }6 X5 v0 E& {5 Y% f
. I' e: s( M) t, F) r) T( R例:《淘金记》:“你认真见到过金门闩子呀?”⑵赣语 (江西宜春)
% b& j) }5 Y T+ v" z% T4 C( e+ I0 |$ s
例:“你认真要来试下积不是哟?”“认真是渠爷爷来里!”
. x& U# F7 {$ z1 D% f4 f0 g
& }/ }" l7 B1 j0 W g& C4 |; A+ W⑶粤语 (广东广州)& g! ?" l, P) r f u
6 m8 D7 N) b% u例:“呢两日认真热。”
% S5 h# a3 V2 W+ L5 c: t2 N. m# ]* e) E* {
其实,此种用法的“认真”是对近代汉语副词“认真”的直接继承,在明清很多白话文学作品中,“认真”都有“确实,真的”义项的使用,例如:% i {2 {% {/ W" C
$ b: ?8 B/ {. P0 f1.张权见王员外认真要过继他儿子,满面堆起笑来道:“既承员外提拔小儿,小子怎敢固辞⋯⋯” (《醒世恒言》第二十卷 张廷秀逃生救父)8 |! H# S; V' D
% e: |, G/ n* C/ Y: r. @+ m+ T. v. y3 x
2.凤姐自己掀帘进来,说道:“平儿丫头疯魔了,这蹄子认真要降服起我来了!仔细你的皮。” (《红楼梦》第二5 M3 H2 H0 Q" e. }
/ H4 V0 c i: Q5 Z
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3.姐姐可记得,姐姐耍刀的那个当儿,可是已经当面把我许给人家了,那时我只怕他那个死心眼儿,姐姐这个天性,一时两下里合不拢来,姐姐认__________真把他伤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灿舌如花立消侠气 慧心相印顿悟良缘)( B$ w: {5 |5 z
: P8 g) ~. v6 S6 L- m
此外,在典范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作家用此方言词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如四川方言区和粤方言区作家在作品中的使用:1 v" X# M; o, v; r, w% J
$ r; A9 K% M; i. j: L, N1.他把手里的刀向李嫂砍去。但是他并不是认真要砍她,所以她很容易地躲开了。(巴金 《春》)
7 v+ S0 M9 \- I. [6 R+ |# V R+ ~5 L' |5 w3 f X
2.周炳认真生气了,说:“是呀,是呀。我得闲。你没见我整天闲坐着,坐到屁股都长起枕子来了?” (欧阳山 《三家巷》)
* ^+ m: ^/ G! O8 e* w- E5 M1 l4 u: n
3.周炳全都明白了。他说:“算了,算了。我又不是认真要上学。(欧阳山 《三家巷》)
+ [" N0 m L( o3 r! E/ e! V; D7 ^* W2 L/ q
可见,“认真”作“确实,真的”副词用法在明清时期已有,但到现代这种用法已淡出北方方言,主要保留在南方方言中。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存在,这种用法的“认真”属方言词汇。因此该段公文写作的不足在于使用了人们不熟识的方言词语,给读者阅读造成了困难,使文义模糊不清,从而影响了读者对文意的准确理解。因此例文中使用方言词“认真”处,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确实,的确,真的”等副词替代,从而使文意清楚,文章通畅。
1 C$ o M4 Y D4 p, W
( x8 @7 s5 `1 j F方言词具有特殊性,因此其使用也具有特殊要求。方言词琅琅上口,在日常口语交流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使交谈妙趣横生。方言词形象生动,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可以用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增添作品活力。但以上情形,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中之所以可以使用方言词,因为我们是站在语言欣赏的角度,大都不需对词语作精确理解,但像通报这种公文性质的文章,词语信息的传递应力求准确严谨。因此从对词语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来看,公文中不适宜使用方言词。此外,公文流通范围广,方言词语流通范围相对较窄,会导致非方言区读者造成对词义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解。因此,从流通范围角度来看,在公文中使用方言词也不合适。
8 ]8 n% K! |4 y M7 u3 i" {5 U" G
综上所述,公文是流通范围广且要求准确传达信息的文体,写作中词语的规范化使用应引起高度重视。词语使用是否恰当,影响到公文理解能否准确严谨。如果使用生僻或含义模糊甚至产生歧义的词语,会影响到信息的有效传递。方言词使用具局限性,不适宜在公文中出现,以免给理解造成困难,给沟通造成障碍,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到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公文写作中应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避免使用方言词语。文/崔 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