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一词大家并不陌生,小的时候,在村子里也见过几次,当时人们都比较纯朴,村里人纷纷给乞丐各种自家条件允许内的食物,总觉得乞丐们不容易,否则谁想去当乞丐呢。大概是84年,村子里来了一名乞丐,由于当时天快黑了,乞丐便住在村头的小庙里,我的父亲晚上给乞丐送去了饭,同时还端着一大茶缸热水,让乞丐边喝边吃,乞丐见到父亲送去饭,很是激动,对父亲说:“好人会有好报。"。似乎有些传奇,那年秋后时任村长的父亲因工作突出便调进县城当了县招待所的副所长,从此应了那乞丐的话,我们的生活似乎一路很幸福。从那以后,但凡见了各种乞丐不能说有敬畏之心,但总会抱着一种同情之心,也偶尔给他们一点点小小的施舍希望能解决他们的一时之需。" ?6 a! N7 ]4 ?( [ R
0 i5 d, D4 n" u3 E$ @ 21世纪,乞丐已不再是人们处处同情的弱势群体,而是让一些无良的人把乞丐演绎成了现代版的职业乞丐大军,乞讨形式的各种版本省城街头随处可见,不是一个年轻的母亲怀抱一个年幼的孩子,说是什么父亲不在世了,就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带着一个年迈的老人,说寻亲不见流落街头,或者是一个男人躺在地上佯装身残,说什么身残志不残自食其力绝不拖累政府,或者是夫妻俩带着个年幼的孩子,说什么人生地不熟被人骗了现身无分文,善良人的怜悯之心被这些无良的人肆意蹂躏。国内新闻报道靠乞讨买车买房的人有,靠乞讨为职业的人有,无论其出于什么目进行乞讨,总归这些人都是物质乞丐,对这类人,其实他们不需要人们精神上同情他,你只要给物质甚至只有钱就行,他们精神上很富有,他们知道如何搏得人们的同情,也知道如何支配乞讨所得,现代的物质乞丐尚有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人看起来不是乞丐,因为他们并不缺少物质,他们也感觉不到自己是乞丐,但他们感觉到什么都不缺时,却唯一缺一样东西,那就是精神,他们认为心情好不好,是别人导致的,工作做得漂亮不漂亮是老板决定的等等,这些人统称为精神乞丐。! ?: s4 R5 N: U
0 d h% _, q, H+ X/ D& I7 g+ N. o
有一则小故事,小猴子受伤了,森林里的动物都去看它。大家都对小猴子的伤发出感叹:“好深的伤口啊,当时一定很痛吧?"。小猴子一次一次地对大家展示它的伤口,以搏得大家对它的同情,一个月以后,它的伤比以前更重了。这就是精神乞讨的结果,这也是精神乞讨者最终的一个缩影。
7 B% D& ~; F2 s( a. x. z! F2 ]" _' X! X" p9 S
企业中的精神乞丐不乏其行为,企业中精神乞丐若是泛滥盛行,那处处充满抱怨,处处充满消极,处处充满怠工等行为,这些行为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如何有效识别员工精神乞讨行为并正确引导,下面将列出企业中的八类精神乞丐供大家识别:
0 }; w& y- ]9 ` Y: r6 m5 [' l" [2 }& S: Y- ?. w0 x6 X: M; l/ @
1、 领导不和我沟通,我就不和领导沟通3 Z8 }/ F) I1 ?" H9 k/ ]$ Z% T! Z3 W/ Y% J/ E
- [; i2 _% k; M. T+ N, v 这类人缺“神”:这种行为在精神乞讨行为是最为严重的,有些人在企业中自恃有才,觉得自己是靠才吃饭,和领导沟通与否无 所谓,和领导从不主动沟通,理由是你是领导你不和我沟通,我才 不主动和你沟通呢。领导不与你主动沟通的因素很多,或是因为领导时间问题,或是因为领导风格问题,如果你不主动与领导沟通, 可能你就会丧失领导了解你的机会,或丧失你展示你才华的机会, 你也就会错失大好的发展良机,因为领导不了解你,一旦有机会他怎么会推荐你呢!切莫把领导当神,更不要是神召唤的时候才去, 神不召唤就不去,如果信神,就得时不时去拜,否则你有难时神也不会光照你的。% Z0 r* |" c8 G2 R
: w2 V9 e$ {. C% H) e' w 解招:无论领导是主动沟通型还是非主动沟通型,领导往往是孤独的,他更渴望有人与他沟通,沟通内容不限于工作或非工作。 工作上或有助于团队建设或有益于企业发展的想法你都应主动与领 导沟通,让你的思想及时变成决策行为,为团队为企业作出贡献, 只有这样你的才华才不会被埋没,否则千里马老死槽内悔得也只有 自己,伯乐不会跟你悔的,不要自认为是千里马就会有伯乐,现 在的社会是千里马多而少伯乐,千里马得学会投伯乐所好方为现代- w$ ?+ x2 `: z. g( X/ p: M' K
意义上的千里马。8 g* _# K# W2 q4 d+ C
f' f* u. l+ S# c& X0 j 2、 领导不认可我,我就不好好干0 i" `, y0 y! Y7 F ]1 a- `) b
0 m ~! z$ T1 t8 k
这类人缺“荣”:这类人虚荣心较强,这种精神乞讨行为企业 中较常见,先前工作中做了点成绩,但领导迟迟没有表示肯定,他就会认为是不是领导不认可我,不认可我就不好好干干了,于是开 始怠工,工作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工作计划也是推三委四,很快从先进分子行列倒退到了淘汰分子行列。
' f$ \9 U9 B ?1 i
* f+ f1 w% v6 ^% S# c+ K1 q9 r 解招:虚荣心每个人都有,但要正确对待虚 荣心,用得得当是 推进器,会助你工作中成绩突飞猛进,用得不得当是灭火器,会在工作中浇灭你的热情或稀湿了你的积极性。有的领导对下属作出的成绩不一定当面肯定,但在私下与其他人沟通时会对你的工作予以肯定。工作做得好其实是本分,也能显示出你的能力,明眼人不说 都看得懂,有些时候不需要领导给你捅破那层纸了。
% n; x. g* f' T* Z( _; ]) ], R3 w1 e% D; ~3 v. `
3、 领导不鼓励我,我就不好好干
4 S5 S9 L- C1 L. J" B0 n/ d$ c& n5 `& I1 D8 v/ [
这类人缺“油”:这类人在企业或单位基层居多,每天几乎就 靠领导的鼓励为生,领导那天要是忘了“踩油门”,这些人就能从早到晚坐在同一 个地方没有丝毫的动作变化。这些人在公司没有破 坏力,但也没有执行力,是公司里那种雷打不动的人物,就是公司明天就要倒闭,他也不会为之动容的。- T: z; Z2 g4 x
% P2 R W, C4 f 解招:得学会自己“加油”,得学会自己“踩油门”,这是一 个员工在企业生存的基础本能,否则的话就是淘汰首选对象,现在的企业不会给你学“加油”的时间,也没有学“踩油门”的机会, 企业需要的是一个有驾驶证的学员而不是学徒。学会自己安排工作 ,学会自我激励才能自我成长
* y( S; S- S) m: ^7 G7 F5 A6 `8 e4 |
4、 我不开心,是因为领导不会哄我# W/ E" w8 \* k4 h# Z. q) K
7 G4 v; d M/ N- g9 Y6 S) d 这类人缺“炼”:这类人是企业中易情绪化的员工,自己心情好与环完全由领导来决定,开心好象是领导哄的,不开心好象是领导给的,经常说得一句话:“要让我开心很简单,这么说不就结了 。”。不要忘了,有几位领导是艺术家出身的。
+ e8 L# i. Y- b6 ]. q' p; T
9 _5 s2 ?8 d/ O) c3 W; v 解招:易情绪化是不成熟的表现,是内功欠修炼的表现,易情 绪化不利于工作开展,也不利于个人成长,得学会克服感情用事, 多接受心理磨练与心理受挫性工作,加强理智性控制力锻炼,情绪 以“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别人或领导为中心,自然就能克服情绪 化。
$ I3 A# K1 c1 T2 I! K$ x, x0 P# P% i
5、 完不成任务,总是拿一堆客观理由来应付
# r: i0 K5 ^' u. @8 X! i' B; t+ x) W' l0 G: l$ e
这类人缺“法”:企业中这样的人也不少见,每月总是完不成销售任务,但他总会拿一大筐客观理由来证明自己尽力而为了,不是产品质量问题太多,就是广告影响太弱,或是客户不配合,或是( i9 F' M' f7 |2 ?5 _4 b7 W2 V4 z5 ]
市场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等理由。这些理由每次似乎都很有道理, 也每次都能让他平安度过业绩淘汰的危机。
& q* S- Q" o. t/ @9 w/ G
; n4 D S) w) \/ i 解招:如果长期以往,肯定是自己工作方法或工作心态方面出了问题,应该向同仁们学习,了解他们如何开发、管理客户,如何 轻松实现销售的,作为销售人员,我们要的是业绩,不是人们对客观原因的 理解,要增强自身对客观情况的预测、发现与把控能力, 方能做到不为外界环境所左右。, t v, z8 x4 K& B
( l. s) R Z$ S 6、 做错事,希望大家不要小题大做
9 X+ x$ [/ a) T) t9 |" p
1 j/ j4 H* |( ~* y( F d
: b/ G0 w3 y7 c0 O# m9 I; D
* R0 n% \; q" h8 a 综上,这些精神乞丐在企业中往往扮演的是消极怠工的角色, 如在基层,做事反应迟缓,抱怨满天;如在中层,上下传导,即使 上梁正,下梁也得歪;如在高层,整个企业就得瘫痪了。精神乞丐 甚于物质乞丐,物质乞丐好满足,精神乞丐难以满足与控制,这就是企业管理难做的问题。来源: 创业家(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