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加强水土保持 建设生态三明

[复制链接]
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3-1-12 09: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年来,我老秘网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学习借鉴长汀治理水土流失工作经验,探索多元化、社会化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新路子,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全市共投入资金3.62亿元,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7.78平方公里。
    一、抓好项目建设助推进。我老秘网市发展改革、国土、水利、林业等部门密切协作,多方筹集资金,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因地制宜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流失斑为对象,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地改善了水土流失治理区的生态环境。一是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宁化长滩小流域、建宁大南小流域、清流罗口溪流域等6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已投资3122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06平方公里;加快推进宁化、清流、大田、建宁4个省级重点县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完成投资8193.7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5.6平方公里;加快推进宁化大田仙峰流域屏山片、泰宁上清溪小流域等10个中央预算内水土保持项目,已投资4428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68平方公里;建成各种类型的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小流域22条。二是实施重要水源地生态保护试点项目。将三明东牙溪、沙县洞天岩、永安鸭母潭、明溪罗翠、尤溪大池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列入为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扎实有效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4平方公里。三是实施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以改善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和粮食自给能力为目标,实施了清流安砂水库库区、泰宁池潭水库库区与移民安置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完成投资2200万元,治理面积8.49平方公里。另外还强化幼林抚育力度,确保造林成效,全面完成“四绿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67平方公里。
    二、抓好典型引路促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老秘网市建立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公司运作、大户承包,土地流转、农户入股,单位承包、社会参与,全面封禁、分类治理,长效管护、惠及民生”工作机制,采取典型引路,注重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有效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促进工作的不断提升。宁化县采取了“1+5”的治理机制,即是成立“1”家国有独资水保生态建设公司,对水土流失地进行生态治理和开发性治理;采取国有林场、大户承包、股份合作、合作组织、社会团体等“5”种治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目前已引进千亩以上油茶种植大户11家,并成立了集体农林场和油茶专业合作,同时还出台了《重点水土流失区封山育林实施方案》,对水土流失严重区所有山场实行全面封禁治理,对重点流失区农户每月补助燃料费,有效促进生态自我修复。清流县引进景秀园林等20多家生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800多户,将3000多公顷的荒山变成了绿化苗木、产业基地,鼓励农户林下套种西瓜、豆类、决明子等作物,年产值达1亿多元,既减少了水土流失,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建宁县大力推广果园“果—草—牧—沼—菌”水土保持生态果园建设模式,对果园实施5改(改土、改坡、改种、改肥、改树型),在黄花梨树下种植黑麦草,变锄草为种草,既减少了水土的流失,又促进了水果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大田县整合部门行政执法职能,在全省率先成立环境生态综合执法大队,加大对造成水土流失等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同时,建立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库,重点对停采、废弃、无主、闭坑等矿山进行草灌乔相结合治理,努力把矿山治理改造成为生态山庄、公园、花园,已建立矿山水土流失治理示范点23个。
    三、抓好预防监督防扩大。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加大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监督执法力度,从严控制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脆弱区和山地灾害易发区等的开发建设活动,使各项目建设单位自觉履行《水土保持法》各项规定,有效遏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一是严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从服务入手,深入湄渝高速公路(三明段)、建泰高速公路、向莆铁路(三明段)及宁化钨矿等重点项目施工现场,主动上门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帮助施工单位做好弃土、石渣场的选址踏勘工作,督促指导生产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在重点项目的示范带动下,我老秘网市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逐步走向正常化,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主动申报水土保持方案。新《水土保持法》颁布以来,共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93个,涉及水利、交通、矿产开发、房地产开发等行业。二是严把水土流失案件查处关。加强对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和现场指导,采取重点检查、舆论曝光、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督促开发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今年来,共查处水土流失案件32起,责令整改隐患点52处。三是严把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关。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用于水土流失治理及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等。新《水土保持法》颁布以来,共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520万元。
    四、抓好宣传教育强意识。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开展水土保持法规、政策和水土保持基础知识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水土流失的严重危害性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治理水土流失的重大意义,积极营造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一是培训教育。定期组织水保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努力做到执法先学法、执法先懂法。二是法规宣传。在每年3月份,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月活动,发放《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知识读本》、水土保持宣传画,开展水土保持法宣传文艺演出活动,举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和竞赛。三是科普教育。开展了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水土保持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学校教育与基地实践相结合、课堂教育与户外考察相结合的宣教方法,提高广大师生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四是典型报道。今年2月份以来,在三明日报设立了“学习长汀经验、推进生态建设”专栏,及时报道全市各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三明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各县(市、区)水土保持工作进展情况;每月编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简报;在三明市水利网设立水土保持专栏,刊载各县(市、区)水土保持工作情况。作者:郑加录
标签:生态三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9粉丝

50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