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是秘书人员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 而准确地提炼公文观点和恰当地选择能说明观点的典型材料 , 正是写好公文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力。如何提炼观点 ,怎样选择材料? 本文试图谈点一孔之见。
" i! H _6 N0 k- @5 X( I: p' K: c
: O6 R3 ]9 z; r; Y$ T一、公文写作如何提炼观点8 m5 i% i; S) Z% `" V7 n8 }9 p
- H" \+ u7 _, ^8 J
第一,要依据主题语的要求,从已有材料中提炼切合题意的观点。在正确把握了领导同志意图, 开始草拟公文的时候, 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好该篇公文的主题语,即公文的主题思想、政治倾向和政策期求,并把这个主题语用简约宜读的语言在标题中表述出来。这样,就可以根据主题语的需要,在已有的材料中,提炼出切合题意的基本观点, 以及围绕这个基本观点而行文的各个分观点。否则, 就易造成公文前后论述上的混乱,或者前后表述主题用语不一,使受文者不得要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其观点的提炼就十分典型。全文有十二个部分,即十二个分观点,但都是依据主题语“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 围绕着全文的总观点“为了全面恢复和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健全党的民主生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组织和纪律,提高党的战斗力,中央根据目前的情况, 向全党重申党内政治生活的下列准则”而展开的。如第一部分“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一开始,就提出这部分内容的论点“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中最根本的一条”。显然, 这个论点, 既是全文总论点的延伸和展开,又与主题语的意旨十分贴切,在表述用语上亦前后一致。这样来提炼观点的方法, 很值得我们在公文写作中效法。% X/ ^5 T' r! j& n; R8 a' l
1 f9 v! y0 r# L+ E' t/ X第二,要着眼于全局,使公文的具体观点,与党在一个时期的总路线、总目标、总政策吻合起来。因为撰写一份公文, 制定某项具体政策, 发表某种具体策见,对于全局来说,它总是一个局部,只有把它置于全局中加以衡量,使之与全局吻合起来,才能避免具体政策及其策见思想的偏颇, 具体政策及其策见思想才不致与总政策、总目标发生抵触。
1 x. B, n A, k7 c5 t0 v; M+ t N% c( j5 K
为了更好地从全局着眼,提炼好具体公文的观点,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将具体策见放在大局中去衡量。这样,在拟写某项具体公文时,所阐述的具体观点, 就可以在全局中与总策见恰当地吻合起来。如果胸中无全局, 过分夸大具体策见的作用 ,就会冲击全局性的策见及中心工作;而如果具体策见达不到应有的高度, 则不能发挥具体政策服务于全局性工作的作用。如果胸中无全局, 具体策见应该发布在前而未发布在前,就会贻误战机;具体策见应该发布于后而抢在前面发布,就会打乱中心工作的步骤,造成全局性工作的被动。如果胸中无全局, 不考虑具体策见与全局中其他部门策见的关系, 当应该联署发布而单独发布时,就会造成政出多门,影响党的总政策的实施;而过分强调具体工作策见从属于其他政策,也难以开创新局面,有损于全局工作。1 @+ K4 N% y. [; N& {0 z
I; D3 E4 b: r& f+ H" f
第三,要采用向前看的分析方法,使公文观点具有超前性、发展性。制定政策的目的, 是指挥和办理公务 ,其策见如果没有预见性、超前性、发展性,是达不到目的的。政策具有调整社会各方面关系的作用, 但这种调整,是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是让政策成为束缚人们行为的框框。这是我们提炼公文观点时必须予以注意的。譬如说, 我们在制定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发表策见时,就要预见到实施这一政策后,农村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如何处置,如将会节约下大批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可以去做工,去搞乡镇企业等。预见到了这些,你的策见就有超前性、发展性,政策就能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2 O( b0 s9 u3 E: B8 X
+ @1 g1 H7 W z0 S* l1 z$ q+ z要做到自觉地运用向前看的分析方法, 提炼公文观点, 并非易事。它要求公文撰写人员在平时就要十分留心掌握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 诸如新的社会关系,新的经济形式,新的社会矛盾,人民群众新的社会需求等等。这样,有了丰厚的积累,在拟写公文提炼观点时,就可以将这些新因素融入构思之中。同时,还要广泛接触、精心筛选、善于吸收新的观点。这样,才有可能在提炼公文观点时,产生具有科学性、预测性的策见。
3 n7 S/ S7 k5 ^- l" H
% V/ q* g/ {( h9 w% E) @第四,提炼公文观点,要采用比较的方法,使之具有辩证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治国治民亦无万全之策。但是,我们拟写公文,应该力求制定较为完善的政策 ,发布较为精辟的策见。这就要求采用比较的方法,提炼具有辩证观点的策见。所谓比较的方法, 就是在思索问题时, 能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对任何事物都能从多方面分析、综合、比较,既要看到一般,也要看到特殊;既能看到现象,又能看透本质;既能看到其利 , 又能看清其弊。在科学的比较中, 经过通盘考虑,辩证思维,做出较为精辟准确的判断。譬如《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的一些策见,就具有辩证观点 :0 L2 b( o! a5 u% ^
% L2 D2 D/ c4 Y& Q6 y$ e$ V
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认真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造成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又有统一意志、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x* Z. V" N8 K" i H0 L
1 R6 ~' O5 `; | y……党委会讨论重大问题,要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中发生了分歧,既要认真考虑少数人的意见,又不可议而不决,耽误工作。
) N1 g1 N/ k$ F6 n9 Z9 L9 T) F! q2 b- e* W# o5 o$ _% Y5 U
坚持集中领导,并不是降低和否定个人的作用,集体领导必须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要明确地规定每个领导成员所负的具体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 ,不要事无巨细统统拿到党委会上讨论。
2 M* R, |$ h _6 y4 Y7 N- x
3 {8 ?3 Z( A* |0 s在分工负责中, 书记或第一书记担负着组织党委的活动和处理日常工作的主要责任。不应借口集体领导而降低或抹煞书记或第一书记在党委会中的重要作用。
& y. {- u( P; Y* d
3 V, |2 R% v9 W1 R {/ E像这些具有辩证观点的策见, 就较为科学、准确,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显然,这种策见,只能在对事物进行全面剖析和具体比较的基础上, 才能提炼出来。
% _' N: x C& H5 H$ w6 z& e9 [, }2 F& q
公文写作提炼观点,还有许多方法和要求,在此主要介绍这四种。公文写作者, 只要加强训练, 善于思考、学习、借鉴,就一定能够提高自己提炼观点的造诣和水平。. s% K1 ?+ \7 D2 r' G
! ^7 Q3 r& j4 {: I
二、公文写作中的材料筛选3 M/ ^2 N/ f" V* O. U
M; |" m- Q- b' d8 H
4 t' Z" \' f* _' z# ~& X! q; Q* A! N+ f3 K# [
可以设想, 如果在选取这个材料时不加以提炼和概括,那就不是能用简短的 150多个字所能表述的了,而会使公文变得冗长、拖沓, 甚至会导致材料淹没策见 ,削弱公文应有的作用。文/黄毅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