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复制链接]
半窗月影 发表于 2014-7-5 00: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宿州市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宿州市新农办
(2010年12月)
今年以来,我老秘网市新农村建设以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总揽,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整合资金、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滚动实施、整体突破,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一、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一年来,我老秘网市紧紧围绕宿州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全市以“4168”工程为抓手,做大做强粮食、果蔬、畜牧、林业四大主导产业,全年实现粮食总产411万吨、瓜菜总产375万吨、水果总产43亿斤、肉蛋总产69万吨,产量产值均创历史新高,林业总产值达60亿元。深入开展“532”提升工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强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25家,资产总额125亿元,全年完成营销收入240亿元,上缴税金4.2亿元,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到1309个,建立各类原料基地620万亩。全市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90万户,户均来自产业化经营增收达2142元。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达110亿元。据预测,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4900元,比上一年增长12%以上,其中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5500元以上。
二、示范村档次和水平得到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今年,为抓好示范村建设,我老秘网市重点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服务上优先支持示范村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信息化,优先支持示范村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优先在示范村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着力抓好示范村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业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80%以上的示范村已经形成各自的特色产业。在新增示范村内我们重点培育了10个种植小区、10个养殖小区、10个专业合作社(协会),2010年示范村总投资1220万元,重点建设日光暖棚1300棚、规模养牛场1个、规模养猪场2个。埇桥区埇桥区药闫村和泗县三侯村投入210万元用于粉丝加工园区及板材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工业。萧县费村和泗县石龙岗村投入近200万元用于旅游区综合配套,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围绕示范村生产发展,市财政拿出180万元进行以奖代补。二是继续抓好示范村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示范村全面开展以“四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五化”(硬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21个村进行道路、绿化、亮化、下水道及配套设施建设,建设里程28公里,总投资800多万元。有5个村投资270万元建设了农民培训中心及文化娱乐场所。全市11个整体推进村实现了“排排小楼林立,鲜花绿树萦绕,家家用上热水器,水泥路通到大门口,文体广场、小游园、文化茶馆等基础设施齐全”的目标。三是十件实事在新增示范村得到较好的落实,即村内道路、双翁式无害化厕所、自来水工程、太阳能路灯、户用沼气、村信息室、农家书屋、警务室、卫生室、科学储粮。到目前为止, 2010年省拨资金我们共安排项目54个,项目总投资3127多万元,其中村级自筹2000多万元,目前已经完工33个项目建设,占60%以上。
三、坚持城乡统筹,加快一体化建设步伐。今年以来,我老秘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各地积极探索空心村改造的有效形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置换,53个新农村示范村通过自建、招商代建、整体搬迁、旧村改造等形式,先后投资6.8亿元建设了农民新居,逐步向小区集中,其中有21个示范村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等一系列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千百万”工程目标,即每“百亩园区”实现“千人就业”和年人均“万元收入”,以新农村示范村镇为抓手,各地大力抓好乡村工业园区建设,在示范村镇共建设乡村工业园18个,其中有15个已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绿化、亮化和给排水等配套建设,有11个实现了“四通一平”,共有136家企业已经入住园区,吸纳就业人员达2.5万人。
四、千企联千村活动走向深入,村企对接成效显著。今年,按照省新农办《关于进一步推动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千企联千村”活动的意见》(〔2010〕13号)文件要求,我老秘网市积极组织和动员国家级、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围绕“村企共赢”这一环节,继续组织实施了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又组织了50家龙头企业与50个示范村对接帮扶,通过多企联一村、一企联多村、村企合一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优势,拓展了村企共建的领域,转变了村企共建方式。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结对村产业发展、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结对村规划制定和实施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和管理、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参与农民素质培训和转岗就业等等,村企共建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涌现了宿州市雪鸽面粉有限公司、八张村富民棉业有限公司、灵璧县林汇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安徽皖王面粉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千企联千村的先进典型。
五、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有了良好的基础。我老秘网市从建好基层组织、强化教育培训、抓好阵地建设、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今年全市对示范点行政村主职进行了集中轮训,提高了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积极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显著提高。二是村级组织活动条件明显改善。全市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农村办公条件得到改善。三是村务公开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结合阳光村务公开活动,积极开展农村“三资”清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加强,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文明新村建设和城乡文明共建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广大农村形成了乡风文明的良好局面。
2011年工作思路: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召开以后,市委常委专门召开会议,对全市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抓点控面,有序推进”的新思路,决定从2011年起,进一步整合新农村建设各类项目资金,抓点控面,主攻重点,有序推进,将全市新农村“点”上建设推向新的发展水平。在全市范围内选择24个不同类型的新农村示范村作为示范点,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财政奖补为引导,以项目整合为支撑,以群众参与为主体,以土地整治为突破口,以新增土地出让为持续动力,强力推进示范点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力争通过三年的重点建设,使24个示范点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呈现新风貌、村容村貌发生新变化。具体目标:全市新农村示范点实现“2558”,即“二高”(农民收入高、文明程度高),“五化”(布局优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村内亮化、环境洁化),“五室”(文化室、卫生室、信息室、图书室、警务室),“八有”(有一个坚强村级班子、有一个村级发展规划、有一个主导产业、有一个农民创业园、有一个合作经济经营组织、有一个农民休闲健身娱乐场所、有一家物流配送超市、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目前,24个示范点建设的工作重点、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已经制定,市委已原则同意,明年起开始组织实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