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cquzdp 发表于 2014-2-28 16: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1月9日)
同志们:
新年伊始我们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深刻认识全市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对2014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举全市之力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刚才,×××就抓好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再一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并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央对严肃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坚定信心,体现中央对各地区、各部门齐抓共管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事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事关执政为民、服务群众,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考虑,真正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把安全生产与科学发展相结合。
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安全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科学发展。可以说,安全生产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社会发展。各级各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抓科学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要把是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牢牢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切实把发展建立在劳动者生命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之上。
二是把安全生产与执政为民相结合。
安全生产搞得好不好对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落实为民务实要求是一个重要考验。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只会影响经济发展建设、干扰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依赖。为官一方保一方平安。各级各部门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三是把安全生产与经济结构升级相结合。
当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也进入了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期、多发期。安全事故在易发期多发期不是不可防、不可控的,关键在于怎么做。要把抓好安全生产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利用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倒逼机制,对高危行业企业进行停产整顿,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坚持安全生产高标准、严要求,招商引资、上项目要严把安全生产关,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四是把安全生产与五大功能区建设相结合。
要加大安全生产指标在区域发展成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重要调节作用。要把安全生产纳入××××战略的总体部署,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发展定位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标准,推动实现各功能区的差异发展、特色发展。
二、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要建立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安监部门综合监管责任、行业部门直接监管责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大责任体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一要创新思路,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
各级党政领导要改变过去安全生产是政府部门工作的传统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既是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委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党政领导干部对所在岗位既要履行业务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真正建立起党政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
二要重心下沉,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
乡镇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聚焦地,乡镇党委、政府是安全监管的前哨。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工作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全市安全监管工作能否到位,直接影响着全省安全生产形势。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监管”的原则,加强对乡镇政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切实推动基层政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三要用好平台,落实安监部门综合监管责任。
各级安监部门要充分利用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的平台作用,认真发挥规则制定、组织协调、检查指导、重点推进、考核奖惩等职能,通过召开重点行业联席会议,督促指导行业监管部门严格履行法定职责,逐步建立起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无缝衔接的安全监管全覆盖格局。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明晰责任、量化职责、健全体系,实施综合监管制度创新。
四要各司其职,落实行业部门直接监管责任。
安全生产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易反复,单靠一个部门独立工作,不可能抓好安全生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坚持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兵把口,切实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企业的安全监管,共同抓好全市安全生产工作。
五要找准抓手,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标准化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的根本途径。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资金投入到位、教育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要把企业安全状况与许可审批、招投标、投融资和评先评优等挂钩,把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向社会公示,实施激励约束社会监督机制,实现企业安全状况与经济效益的深度结合。中央在渝企业和市属大型企业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强化社会安全生产基础。
三、严字当头,落实到位,以务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安全生产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组织领导必须到位。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定期分析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形势,解决安全生产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主要领导必须亲力亲为,落实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亲自抓好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督促落实。领导班子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
二是检查督查必须深入。
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搞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不断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要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实施安全检查责任倒查,切实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确保安全检查督查收到实效。
三是执法处罚必须从重。
各级安全监管执法部门要走出机关、检查执法,确保三分之一的力量在一线纠违、三分之一的力量在现场执法。要将安全隐患视为事故进行查处,实行“零容忍”,一律现场下达整改指令、作出行政处罚。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企业,一律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要始终保持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高压态势,对习惯性、顽固性和屡整屡犯的非法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四是考核奖惩必须逗硬。
要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强化过程考核,做到月通报、季发布、年考核,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要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干部任用挂钩,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考核办法,对完成任务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批评,诫勉约谈并限期整改,并严格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
五是追责问责必须从严。
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查处每一起事故,对因工作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不到位甚至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问责、从重处罚、绝不手软,确保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底线、坚守红线、不碰高压线。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小秘新秘 发表于 2016-12-2 00: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查处每一起事故,对因工作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不到位甚至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问责、从重处罚、绝不手软,确保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底线、坚守红线、不碰高压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