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文化体育] 留住古镇的原味

[复制链接]
铜陵秘书 发表于 2014-12-28 10: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月下旬,大通古镇澜溪老街修缮工程开工了。作为一名参与者,我常会思考老街修复保护、古镇管理创新、旅游发展等问题。老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已越来越少,若拆掉历史遗存再建假的,会让附着其上的文化变味。作为当代人,我们有责任要保护好现存文化遗产,杜绝“拆真名镇、建假古董”的现象发生。
  大通位于青通河与长江交汇处,横跨鹊江两岸,是当今世界惟一的江心古镇。澜溪街现存传统建筑10余万平方米,是仍“活着的历史街区”。在老街开工现场,我发现拆除公司实施机械化拆除。老街修缮本是好事,在当前旧材料严重不足情况下,看着这些青砖小瓦被***扒下作为垃圾运走,让人有些不舍和遗憾。
  澜溪街明清时一直绵延至大士阁,因抗战时日机轰炸毁掉一部分,现存780米已破烂不堪。据铜陵学院退休老教授叶葆青介绍,他在铜工作几十年,对大通民居建筑颇有研究,认为大通传统民居具有传统徽派建筑特色,并融有皖中建筑特点,建议修缮时要保持大通特色,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徽派风格。任何古镇在形成中都会积淀自己的文化特色,居民闲适的生活场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修缮要考虑恢复商居功能和容量,让原住民生活舒适。除完善水电、排污、通讯、消防等设施外,还应复原查广和药店、太平洋澡堂、电影院、百货商场、百年理发店、钟表店、古玩店、江鱼馆、明清老码头等商铺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与游客游玩。让街上有老人晒太阳,河边江畔有人垂钓,有妇女淘米洗菜、浣衣,有老人讲述大通往事,让游客与原居民们乐在其中,体验闲适、幽静、雅致的古镇生活方式与文化气息。
  大通“九华山头天门”大士阁景区经多年抢救性恢复,现已形成一定规模,但还应增加景点丰富游览内容。能否将日军在铜残暴行为与铜陵军民抗日史料收集挖掘出来,在“大通侵华日军俱乐部”进行展示,对游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否结合历史事件、人物对修缮老街进行差异化装修,作为大通文化传播载体,设立三闾大夫客栈、王阳明大宅院(饭店)、严凤英戏园、彭玉麟茶馆等景点,展示相关史料,接待游客食宿、游玩?能否将开发区“国盛民间收藏馆”迁到大通?还应该设立大通特色旅游商品馆,展示铜陵白姜、小磨麻油、大通香菜、茶干、江蟹等土特产品及其历史与产品制作技艺,让游客了解其历史、制作工艺和过程,体验制作与品尝。这样既方便游客购买,提升土特产品知名度,又带动经济发展。同时深挖历史文化开展民俗活动,丰富经营业态。如鸣锣开市、抬花轿、舞龙舞狮、拉人力车、唱牛歌或黄梅戏,在鹊江或祠堂湖上定期开展划龙舟;引入特色餐饮、茶楼、书吧、民宿、咖啡、酒吧等,吸引游客在大通住下,感受历史沧桑与中西文化的交融。
  老街修缮现已开始,我相信由政府主导的古镇修缮一定会坚持修旧如旧,注重复建创新,切实保存文化遗迹,让固化的旧砖旧瓦建筑传递出文化的意味,让大通过往的精彩、民俗及文化发扬光大。□华梓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0粉丝

51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