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视角学习《反对党八股》 . S1 h; b* d ?$ H
$ L* M; @3 q/ o1 o4 a- e
贾陆英
) X+ I: y7 Q* E& ?
4 a( o5 ?2 V t, L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于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一场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史称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于1941年5月和1942年2月,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三篇报告。 + y1 _5 @' P% _: M* b% j
) O ^& g! O3 X6 E! h3 w延安整风集中到一句话,就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党八股是一种内容空洞、形式呆板的文章或报告,党八股之所以必须反对,因为它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表现形式和藏身之地。只有抛弃了党八股,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才能发扬,以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恶习才能肃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 _6 U/ Z1 v3 a4 e5 ]( {) L
" W$ G" ~; ^9 ]1 u. u- x* O1 a" { 《反对党八股》是一篇说理性的论述文,也是一篇申讨窒息革命精神的形式主义文风,提倡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的檄文。
! T# J3 C' R4 L# E/ c$ e
2 q5 x/ b( ~. @' M5 k
从写作的角度看,我们应当从中学习些什么呢?
0 w' Y h. P& s9 E2 m! J6 {1 e3 ]. B& Y( u! R9 f
1、学习本文纲举目张、结构严谨的论证特点。 6 Q b/ Z+ T! s0 S% c9 O( h
- l( ~0 x5 r6 ~$ H
本文以反对党八股立论,作为统领全篇的纲。依据论述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题,即“清算党八股,清除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藏身的地方”。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分析其根源并指出克服的方法。第三部分,指出反对党八股的重大意义。全文纲举目张,主题鲜明,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 u$ ?2 ` M g/ A& s& D9 R4 t
$ `) J O' l( x7 o) G; l第一部分,作者开宗明义:“我现在想讲的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怎样拿党八股做它们的宣传工具,或表现形式。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如果不连党八股也给以清算,那它们就还有一个藏身的地方,它们还可以躲起来。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一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短短数语,就把反对党八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呈现了出来。接着,分析了形成党八股的历史原因,又照应主题,指出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一下党八股的坏处在什么地方”。如何分析?作者幽默地说:“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章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这句话是第一部分的结尾,又具有照应和过度的作用,由此引出了第二部分,列举党八股的八大罪状。
/ x' x' {) C, e- f, q5 H9 ^, h+ q/ d& b9 [' {3 w' B; A
2、学习本文“分项列举,边破边立”和“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论证方法。
6 g: e3 y6 ?: f$ H& q7 K
/ x% V3 i. E+ k7 i0 p+ a9 {. W1 d3 T第二部分,是对党八股八大罪状的具体分析,也是全文的重点。作者运用“分项列举,边破边立”的方法,一条一条列出党八股的罪状。对于每一条罪状的陈述,大体上是顺着“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思路展开的,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和论证力量。
1 Y2 G! P7 O) }8 t' ~9 i' A% T8 k) E
下面,我们以第一条和第五条罪状为例,加以说明。
- W1 [8 [" \; c( C) I& ^2 _/ u. I5 s, s, K" z
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分三个层次论述:
# e9 \- I5 g, Z* d( O! g8 z
1 @% M/ \ r0 |* T" I" N7 h* ?, w第一层是摆情况。从“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到“又长又臭”。作者说:“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就这么一句话,作者运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这个尽人皆知、人人厌恶的事物作比喻,就把党八股“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样子,形象地、活灵活现地揭示出来了。
& ?* c9 Y ?9 D0 v
( e2 f! \1 C+ F/ n第二层是论危害。从“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到“起码得有几万字”。作者先提出问题,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然后作答,“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写党八股的人们的要害,在于缺乏群众观点,其危害是那种文章使群众见了“就摇头”,让幼稚的人受到“坏影响”。为了增强文章的论证力量,作者以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一篇简短而有力的演说为例,与“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党八股进行对比,行文中特别强调了战争时期这个特定环境,从而进一步凸显了党八股的危害性。 - z: p) a/ O8 Z6 R3 X: e7 V
! i; U/ e8 {& _8 t1 ~. t
第三层是提要求。从“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到本段最末一句“是必须停止的”。作者有意把中国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与斯大林演讲时的战争环境联系起来,“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然后对文章的长短好坏作了具体分析,“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继而进一步阐释了文章的关键在于言之有物的道理,“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 d7 `' w, b/ J! ^3 t) u% }, i6 b" V
; t$ _3 R; W+ n& W- n+ \' S' k
第五条罪状: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也是分三个层次论述:
8 `. S4 b* F X; g* O
# D+ x. Z' P. k* D$ ^ _第一层是摆情况。从“你们去看一看中药铺”,到“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作者先用中药铺里药柜上的抽屈格子作比喻,让人们形象而具体地感受到,党八股文章的结构形式,就如同药柜上的抽屈格子那样,是毫无内在联系地孤立罗列的;再列举党八股文章中层层叠叠的符号,指出它只是一些现象的罗列,并“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作者在摆情况的过程中,深刻指出了这种写法的病症是,“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 a2 v2 t& N. X0 u, ?% f% ~5 x
* P! Z! l' W; E第二层是挖根源,论危害。从“我不是说甲乙丙丁等字不能用”,到“满足于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作者指出:“我不是说甲乙丙丁等字不能用,而是说那种对待问题的方法不对”,“这个开中药铺的方法,……就是形式主义的方法”,进而揭示出这种形式主义方法在思想上的根源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来分类,不是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分类”,其危害是,“使用一大堆没有内部联系的概念”,“在做概念的游戏”,“引导人家都做这种游戏,使人不用脑筋想问题,不去思考事物的本质”。 5 W! ?) n4 G. v
* P- l* o$ r+ z9 ^ _ @第三层是提办法。从“什么叫问题”,到本段最末一句“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胜利”。作者承接第二层,也是以设问引出话题,“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进而阐明怎样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对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者紧扣本段的论述中心指出,“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行文至此,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杜绝“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的党八股文章的办法,就是要丢掉“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形式主义的方法”,“使大家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E1 b. N* u9 \) U
, P/ g; l9 g1 H6 l; P
总之,作者对于党八股每一条罪状的具体分析,大体上都是依照摆出现象、论述危害、分析原因、提出办法的层次展开的,这样的方法,有利于读者搞清楚什么是党八股,认识它的危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学会杜绝党八股的办法,从而把反对党八股的斗争推向深入。 8 x& R. h7 `& m% D- F- F/ p7 z
- Y: v8 i0 e: C+ a5 y( X9 Q 3、学习本文巧用成语、俗语,善于引例、设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新鲜活泼的表达风格,掌握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 j! I3 `7 B1 f6 ]$ i3 ~) w/ s- s% Y2 L! l
阅读《反对党八股》一文,作者匠心独运的语言风格和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映像。看看作者对党八股第四条罪状的剖析,就可以知道,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和能力,是下功夫学习语言得来的。 0 T8 f8 O, @( F- t( R7 Q$ u
$ i! t' ]* \% W( |7 N3 L作者指出:“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他以上海人所叫的“小瘪三”来比喻党八股,形象地刻画出党八股“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的干瘪、难看样子。接下来,批评了许多做革命工作、宣传工作的同志不学语言的现象。作者设问: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第三,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作者尖锐地指出:“中党八股毒太深的人,对于民间的、外国的、古人的语言中有用的东西,不肯下苦功去学,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蹩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作者从党的群众工作、群众观点出发,站在写文章、讲话都是在向群众做宣传工作的高度,强调一切干部都要学习语言,“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传家”,“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只要他不是哑巴,他就总有几句话要讲的。”作者在这里的叙述,运用了逻辑学上的充分必要条件,得出了无可辩驳结论:“所以我们的同志都非学习语言不可”。“我们的同志”,表明了学习语言不仅是对文字工作者的要求,而且是对一切工作干部的要求;“非学习语言不可”,是一个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了充分肯定的意见。 ! h) w1 N1 c: [* W, C# x
& O r1 |- Q2 v9 W, m3 j5 L
怎样学习语言?本文就是生动的教材。
% p( Y3 c' F9 o, C8 Q/ `$ S( a% F7 Z
1 O1 o3 s, s6 J3 m% I- n$ C+ w- x% K0 Y3 a8 m: |% \
毛泽东指出:“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我们写文章,做演说,也一定要看读者,看听众。文章写作的主体是作者,主题如何确定,思路如何展开,材料如何取舍,语言如何运用,文字如何润色,以及写作过程中如何不断地调整、修改,等等,所有这一切写作行为,都必须由作者来具体实施。因此,作者的综合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怎样提高自己的素养?首先要懂得尊重读者。你写出的文章好不好,自己说了不算,读者说了才算。写文章就是做宣传,毛泽东说,“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要坚决纠正闭门造车、对牛弹琴之类的毛病,在写作时切实考虑读者的需要,面向读者,对读者负责,使自己写出的文章让人看得进去,看得明白,看了还想看。其次要懂得这种尊重不是靠表决心、喊口号来实现,而是靠真才实学来实现的,因此,一定要勤于学习。努力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掌握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注重学习群众语言和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的语言。第三还要严于修身。自古道“文如其人”,只有努力端正自己的人品,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写出有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的好文章。
# k4 ^! ^7 H. L" H _
, | W" o2 w/ d, d) _) E; L4 M(刊载于《应用写作》杂志2015年第12期) ' @2 E6 B+ G+ a! v, h2 v
1 x2 l) I; l-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