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事业单位将被分成三类等六则

[复制链接]
乐将秘书 发表于 2009-2-27 16: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据《瞭望》新闻周刊第9期报道,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并不是单兵突进,还统筹考虑了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根据专家解析,这次改革方案,事业单位将被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属于“政事不分”,改革目标是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目前一些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中一部分都具有行政执法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此类事业单位是否应该回到政府体系或将行政职能划归出去,需要明确。
  第二类是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属于“事企不分”,改革目标是逐步转为企业,走向市场。
  第三类是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改革目标是整合资源,强化公益属性,加强政府监管。据统计,目前中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在3千万正式职工中,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总人数的3/4,其中教育系统人员即达到一半左右。可见,科教文卫是事业单位的主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指出,通过分类改革,事业单位将回归公益性质,以后的事业单位将主要以公益性事业单位为主。


            民生财政:“紧政府宽百姓”

  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长郑松岩说:“去年福州决定给国企退休职工每人每月30元物价补贴,有人说财力不够,不可能拿出这笔钱。市政府规定,不凑齐这部分钱,政府官员不许公务吃喝,不许买车,不许出国,后来问题就解决了。”这说明,只要政府心里真的装着百姓,许多民生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即使有困难,“紧一紧”也有办法。 
解决错综复杂的民生问题要花钱,这就需要政府编制的财政预算有着鲜明的“民生财政”色彩。“民生财政”应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政府财政最大限度地投向民生,切实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上学、看病、养老等切身利益问题。
  二是政府财政应完全公开、透明,还要设“绿色监督通道”,让纳税人便于监管政府用钱。 
  三是“紧政府宽百姓”,“克扣”自己,体恤民生,这应成为“民生财政”的风向标。(摘自《工人日报》)


           老百姓说话起作用才叫政府创新 

  《南风窗》第2期刊登对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凡的专访,李凡对政府创新这一论题发表了看法。
  政府创新主要是为了治理,首先是政府内部的治理,比如机构多了,砍掉一些;再一个是政策怎么体现老百姓的利益。我关注更多的是后者,即政府在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的过程当中所体现的和老百姓的关系,是用民主的方式,还是用专制的方式。
搞改革的人一般都有清官思想。清官思想不是说要把权力让给老百姓,而是想为老百姓做好事,而现代社会的清官思想就不光是做好事,还要让老百姓自己决定一些什么,这就是民主思想和清官思想的结合。
  看了这么多地方政府的改革之后,可以感觉到,在没有老百姓的压力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没有创新的冲动。还有一种情况,老百姓与地方政府矛盾处于尖锐阶段,政府也是不会搞改革的。我们看过很多压力很大的地方,跟政府官员谈,他根本没心思搞改革,因为上级给他的任务是维持治安。
只能在有压力、但不至于让地方政府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官员才会搞改革。现有的改革都跟这个有关系。
  很多地方政府在做听证会,但多数是假的。如果老百姓形成多数意见,就按老百姓的要求去做,这对现在的政府来说是很难的。只有老百姓说话能起作用的,可以叫政府创新,别的不能叫。

           各国将提高退休年龄标准

  美世咨询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各国社会福利退休年龄将普遍提高。这是由于各国政府面对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的趋势,纷纷采取措施降低其社会福利成本。 
在英国,65岁的“普通国家退休金年龄”将在2020年之前得到完全实施。在2024年~2046年间,将逐渐提高到男性、女性通用的68岁。德国将在2012年~2029年间,把男性、女性正常退休年龄由65岁提高到67岁。在澳大利亚,到2014年,女性最低退休年龄将从目前的60岁~65岁提高到统一的65岁。 
  日本从2006年~2013年,正常退休年龄将逐步从60岁提高到65岁。新加坡政府的长期目标为把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从62岁提高到67岁。在韩国,正常退休年龄将在2013年由60岁提高到61岁,之后每隔5年提高1年,直至正常退休年龄到达标准的65岁。
(摘自《中国社会报》)


            全球物价为何“涨”声一片
 
  目前,全球物价都在涨——油价涨幅高达57%;铜价五年已涨了3倍;小麦和大豆价在2007年骤然高涨70%。在新兴市场,不少国家去年9、10月份的CPI涨幅就已超过被视为警戒线的5%,如俄罗斯10.8%、南非9.7%、越南8.1%、印度6.7%;美国去年牛肉价格上涨4.5%、禽类上涨5.2%、奶制品上涨7.4%、鸡蛋上涨28%。
  那么,涨价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比较明显的客观原因可能有三:
  一和玉米有关。去年,约8500万吨的玉米在美国被消耗去生产乙醇,耗去全美三分之  一的玉米收成,以驱动他们的汽车。而玉米还是粮食和饲料,自然会身价倍增,这进而推动了肉类和奶制品价格上涨。
  二和供需有关。如今,已突破40亿人处于“中等发展”阶段,大量摆脱贫困的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同时意味着对食物及原油的更多需求,这也是一个会让粮食涨价的因素。因此,美国媒体认为:“这不是暂时的价格波动,而是全球繁荣的长期结果。”
三和天气有关。比如在澳大利亚,干旱导致的粮食歉收就进一步引发了粮价的波动。当然,各国加大战略储备也是导致供需变化的因素之一。
  此外,近期美元持续走软,而如今全球所有的货物都需用美元购买。如果一个粮食生产国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呈升值状态,也就等于粮食涨价了。有人认为,如果美国经济真的滑向衰退,2008年的全球物价还会继续“高贵”着向上。但也有人觉得,一旦美国经济发生衰退,需求可能会受到抑制,并导致货物价格出现下跌。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即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其他市场的旺盛需求仍会使物价维持高位。
(摘自《解放日报》)


  俄罗斯拟用卫星监控工程腐败
 
  俄罗斯总统候选人梅德韦杰夫日前在讲话中将腐败列为俄社会存在的最大弊病。俄财政预算监督局于是想出奇招——通过卫星来监督预算项目的执行情况。
俄罗斯预算支出日益增加,如何提高其使用效率,防止不法官员鲸吞公款是最令政府头疼的问题。如赤塔-哈巴罗夫斯克公路工程,施工期限为2002年至2008年,耗资超过7亿卢布(约合2857万美元)。俄财政预算监督局局长帕夫连科说,虽然该公路“已通过验收,但在路上行驶过的人却反映路况较差”。
  目前,财政预算监督局打算通过卫星拍摄赤哈公路及萨哈林震后重建工程现状,监测可精确到数清公路上有多少个坑、未建成房屋还有几栋。
  其实,技术问题易解决,难办的是上有卫星、下有造假。俄全球化问题研究所科研负责人杰利亚金举例说,为监督奔萨市某医疗中心施工,有关部门在工地安装了摄像头,但当地政府专门安排两辆推土机在镜头前晃来晃去。后来,他们嫌这样费油,索性将“假工程”场面录下来,在摄像机前播放这段事先剪辑好的片子。
有关人士认为,如地方负责人、相关监督人员已被收买并保持缄默,任何新技术手段都无济于事。

(摘自新华网)
(责任编辑:陆金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27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