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法律法规] 中共中央印发 《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

[复制链接]
猫眼看文 发表于 2017-6-26 1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加快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对加强新形势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作出统筹部署。

  《意见》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

  《意见》要求,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坚持从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实际出发,坚持制定和实施并重,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践需要和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提供坚强法规制度保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意见》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意见》强调,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按照“规范主体、规范行为、规范监督”相统筹相协调原则,完善以“1+4”为基本框架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即在党章之下分为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4大板块。完善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全面规范党的各级各类组织的产生和职责,夯实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组织制度基础。完善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为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提供制度保证。完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完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切实规范对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监督、考核、奖惩、保障等,确保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意见》要求,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区市党委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谋划、积极推进本系统本地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探索赋予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党委在基层党建、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定权。

  《意见》强调,制定党内法规制度必须牢牢抓住质量这个关键,方向要正确、内容要科学、程序要规范,保证每项党内法规制度都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

  《意见》要求,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要坚持以上率下,从各级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做起,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加强学习教育,加大党内法规宣讲解读力度,将党内法规制度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必修课程。强化监督检查,将党内法规制度实施情况作为各级党委督促检查、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对重要党内法规制度实施情况开展定期督查、专项督查。加大责任追究和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反和破坏党内法规制度的行为。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建立贯通上下的备案工作体系,建立备案工作考核通报制度。

  《意见》强调,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要认真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工作,与党建其他工作一同部署、抓好落实。加强党内法规工作机构建设,充实配强工作力量。省区市党委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党内法规工作机构,承担党内法规制度规划计划、起草审核、备案清理、督促指导和服务党委领导立法、法律顾问等职责。制定党内法规人才发展规划,建设党内法规专门工作队伍、理论研究队伍、后备人才队伍。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打造一支对党绝对忠诚、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勇于担当负责、甘于吃苦奉献的党内法规专门工作队伍。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26日 01 版)

标签:中共中央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猫眼看文 发表于 2017-6-26 11: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原标题:扎紧制度笼子 铁规发力生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把各项纪律和规矩立起来,管住权力“任性”,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党内法规制度的不断健全,管党治党的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密,全面从严治党就能落地生根。”近年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硕果累累,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

  依规治党,筑牢纪律生命线

  从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提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努力践行的高标准,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划出全体党员须遵守的“六大纪律”底线;从出台《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营造选人用人的良好政治生态,到制定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规党纪的笼子越扎越紧,党的纪律生命线越筑越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超过50部,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由重点治标走向了重点治本,管党治党由宽松软走向严实硬。”辽宁省锦州市委书记王明玉代表说,如《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遵循。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山西省运城市委书记王宇燕代表指出,一部部党内法规的接连出台,为管党治党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如《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出台后,运城用好这一‘利器’,2016年全市共有161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严肃问责,其中一把手的比例显著上升,有力地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王宇燕说。

  在四川凉山州监察局副局长何吉英委员看来,当前党内法规制度正朝着更加规范化、阳光化的方向发展。如2017年1月公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明确了请示报告、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等工作规程,规定了谈话函询的工作程序,执纪审查的审批权限,调查谈话和证据收集的具体要求。

  “它将过去分散在各个规定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规范,对防止‘灯下黑’、促进阳光执纪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何吉英说,现在,处理问题是否按流程、合规定,群众能够清晰知道并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反过来对纪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落实党规,防止“制度空转”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当前,针对干部工作生活的监督制度已基本建立健全,下一步就是要严格执行。

  党内法规落实在“责”。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代表表示,要严格执行中央出台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不廉洁各项规定,把问责责任压给各级党组织。同时,强化督查考核,使党内规章制度真正落地生根。

  如何确保党内法规制度在执行落实中不出现上严下松、流于形式、跑偏走样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书记段志强代表说,要在“严、实、常”三个方面用劲发力。一是要严起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把从严要求贯穿全过程;二是实起来,针对查摆出的涉及班子个人和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确保整改到位;三是常抓不懈,要多用、常用、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

  落实党内各项法规、严明党的纪律规矩,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发力。在湖北省恩施州委书记李建明代表看来,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将其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从而确保党内法规制度在执行中不走样、落实不打折扣。

  完善制度,提升法规质量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随着实践的深入,党内法规制度也要不断适应变化,跟上发展步伐。

  为了使党内法规制度不断优化,发挥应有作用,宁夏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安纯人委员表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积极推进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不断夯实党内法规制度基础,加快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为此,安纯人建议,要加强党内法规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党内法规的立法、执行、监督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将大批具有党建专业和法学专业背景的人充实到党内法规的工作队伍中来;同时,要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定、备案及解释机构和程序,增强党内法规的科学性、规范性,提高党内法规的制定质量。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离不开问题导向。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陈冀平委员认为,当前,党内法规既有制度空白的地方,也有制度老化的问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从问题入手,做到不断优化。

  党纪严于国法。针对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在某些方面存在重合的问题,陈冀平说,“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做到坚持以党章和宪法为基本遵循、坚持党纪严于国法。”

  目前,由党章统领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只要严格执行到位,让规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党内的政治生态就一定会山清水秀起来。”代表委员们对依规治党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孟祥夫、姜洁、吴储岐、蒋雪婕、丁雅诵、常钦、辛阳、付文、靳博、朱磊、乔栋、周亚军、许晴)


  建立和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们党的党内法规体系由党章、准则、条例以及规则、规定、办法、细则构成。经过从2012年开始的两个阶段的集中清理,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党内法规中存在的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问题,有力维护了党内法规制度的协调统一。根据《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的要求,要实现党内法规“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目标,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对党内法规体系进行完善。

  细化党员权利义务规定。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明确党员义务、规范党员行为,促进党内团结、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也应看到,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活动主体,即党的组织、党的权力、党的生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主体。只有重视党员权利,才能保证党内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在现有的党内法规体系中,相对于数量较多的党员义务规定,对于党员权利的规定较少,主要集中于2004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它规定了党员权利的内容、保障措施以及侵犯党员权利的责任追究方式。然而,这一条例只有38条,内容原则性较强。因此,应以党章为基本遵循,进一步细化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相关规定,根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七部分的要求,进一步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以保证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

  加强对违规行为的追究。按照法理逻辑,完整的法律规范应包括条件假设、行为模式和后果归结等基本要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将“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因而,党内法规也应符合法律规范的逻辑。我们党现行的党内法规,多数在后果归结部分较弱。涉及党内政治生活、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党员权利保障的党内法规,通常表述为“情节严重的,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触犯党内纪律的,按有关规定处理”。这样的表述使得处理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党员不易对行为后果进行预期。因此,对于具有羁束性的党内法规规范,都应明确其后果归结,使之具有清晰的责任条款。2015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于处分的适用范围、种类、运用规则等作出了明确而清晰的规定。加强对党内违规行为的追究,应以纪律处分条例为参照,设定确切的后果归结。

  完善党内组织规范。党内组织规范是指调整中央、地方、基层党组织选举、决策、监督等各类行为的规范。现有党内法规中的党内组织规范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比如,在党内法规的条例中,组织规范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地方和基层党组织。再比如,现有党内法规主要集中于对党组织的选举规定,对于党组织的决策内容和程序以及党组织监督的对象、方式和程序等缺乏系统规定。完善党内组织规范,应坚持问题导向,在调整对象上,继续完善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规范,如修改《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制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在规范内容上,不断完善党内决策机构、决策程序、决策实施保障等,同时完善党组织的监督制度,尤其应以刚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确立的监督制度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政法部)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14日 07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7粉丝

43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