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3月15日,我从市委研究室调到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工作。5月14日,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发出2011年1号文件《关于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领导成员分工的通知》,明确我分管“万人评机关”、和谐机关建设工作和市经济环境监察中心综合文字工作。7个多月来,围绕分工,按照职责,我尽心尽力开展工作,竭尽所能完成任务,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倡导者和和谐社会的主动建设者。现将有关情况述职如下:
3 e. v6 M6 h# u6 l
% N; o3 K6 I$ G 一、关于“万人评机关”工作7 {" e8 M( T Y0 F* g- p- z2 k+ q6 ^
2 V) o' f6 e) D
2011年的“万人评机关”工作,总体上沿袭了往年的做法,年中和年末各集中测评一次,方式方法基本不变,其目的,就是要稳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这一目的通过过去一年的努力已基本实现。实事求是地讲,去年的“万人评机关”工作,大量的工作都是在同事们帮助之下完成的。不过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工作中,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和观察“万人评机关”工作的基本规律,主动听取收集社会各界及方方面面的意见,酝酿成熟了新一年“万人评机关”工作的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内容是:2 ?- L+ l- q3 c& Q6 T# P# ]
. ^8 _9 w7 B0 b, N
(一)规范称呼。将“万人评机关”的名称更改为“社会评议机关”,千人也好,万人也罢,统称“社会评议机关”。0 Z8 l: I/ ] A7 Q
2 j8 k* C- j; r8 e) R5 v" } (二)下移重心。2011年,“社会评议机关”要丰富内容、扩大内涵。82个部门的作风建设由市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评议,各个部门的职能科室由部门自己组织评议,重点部门和重点科室由专业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组织评议。按照市级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要求,将“社会评议机关”的范围覆盖至机关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使之真正成为2011年机关作风建设的三大抓手之一。
2 }( k# y- w5 i: f$ A) ^+ @8 W8 m3 V* x3 d& O1 R5 ^3 D
(三)改进方式。“社会评议机关”,侧重评议的是机关外部形象,主要通过群众评议来完成;日常考核,侧重考核的是机关内部管理,主要通过明察暗访来完成。2008年,社会评议机关不再与日常工作捆绑式考核,而是两条腿走路,用作风建设来统率。6 E* `# e2 { a/ Y# k" k
5 M; p, Q, c1 S/ I- }
(四)下放权力。“受群众监督、请人民评判”,充分尊重群众的选择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将评判权进一步下放给社会。在权重设计上尽量一致,一人一票,以人为本。
+ [5 p( k) b8 I) G6 }! {7 d
+ A5 R2 y: a6 H6 v4 ~9 H8 q0 k (五)运用结果。在精心组织、确保公正的前提下,“社会评议机关”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反映的问题及时向机关部门反馈并督促认真办理;相关人员的惩处要到位,特别提拔任用要与评议结果基本一致。
/ A9 `7 j0 P3 V% P9 C
' T' a- c1 Z' l7 J* M3 Z7 ^' h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方案纯粹是个人建议,是我为完善“社会评议机关”工作所尽的绵薄之力。
/ u2 c& u' e% k$ p5 D& G) G8 g, ]0 o$ |+ `6 E
二、关于和谐机关建设工作
" @& A; t: Z! Q! r
! l7 O% R1 U" [& d 2011年,是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开展集中整顿的第四个年头,这一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将和谐机关创建列为今年机关作风建设的主题,在全市82个市级机关部门中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和谐机关创建工作。作为个人来讲,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M0 e+ C9 `4 ] ~( D
! c" w: V* w1 `' m. F3 g 一是构建正确的和谐理念,并尽最大可能推广之。我在反复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件及理论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这么多年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对机关作风的感受,形成了和谐机关创建的主流理念,概括起来四句话:①领导科学是机关和谐的“润滑剂”; ②权力异化是机关不和谐的“始作俑者”; ③自我革命是解决机关不和谐因素的“重要通道”;④人民认可是评价机关和谐的“基本尺度”。为了保证这些理念能够为广大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部门分管同志所接受,我采取了探讨的方式进行宣传,先后走访调研了59个市级机关部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使和谐机关创建工作从一开始就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年来,和谐机关创建工作既实实在在又富有成效,就是对上述和谐理念的首肯。" K# w9 N: k, q/ D, |; N
2 ^: n- r9 ]9 [+ o) l, j9 K
二是瞄准合适的创建抓手,并全力以赴实践之。整个和谐机关创建工作任务,年初用市委2007年12号文件做了明确,我在督促各个部门认真落实的同时,采取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工作方法,重点抓了“和谐机关创建擂台赛”、“和谐机关创建剪影”、“社会评说和谐机关”、“机关服务课题创新”等四大工作,使和谐机关创建工作好戏连台、大戏不断,在和谐姜堰创建9个工作组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如今回想起来,“百般滋味在心头”:一方面,我为完美的设想不能够快速实现而惋惜;另一方面,我为意想不到的成功而惊喜。在“和谐机关创建擂台赛”组织过程中,总共有50个部门报名参加,每一个部门的材料我都认真阅读,其中把关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文风。文风不正,文采再好都不行。我希望所有部门的文章,都要直接回答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而不是花花肠子绕弯子。比如法院,你就重点讲怎么让老百姓愿意打官司、打得起官司、打得好官司;水利局,你就重点讲怎么让碧水环绕新农村;财政局,你就重点讲怎么让纳税人的钱合理使用;发改委,你就重点讲怎么让惠民政策不打折扣到达群众手上;公安局,你就重点讲怎么提高民众的平安信心指数等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为自己增加了数倍的工作量,做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7月份某个星期日,我在家准备砌房子的材料,接到某个部门的电话要求帮助看一下材料,我二话没说,冒着38.6度的高温从白米赶到姜堰;在“社会评说和谐机关”资料片拍摄过程中,我坚持和记者到一线采访,有好多事情晚上回来加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借助这个机会多深入基层,多听听基层的声音,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绝对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此外,在机关服务创新工作中,我同样发挥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逐课题研究、逐部门探讨、逐人对接,最初申报的机关服务创新课题是92个,经过筛选、核实、评选、展示等诸多环节,最终确定了15个部门的15个创新课题。我很有信心,这里面的绝大多数课题一定会为2008年我们如何开展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1 `( y0 j& g* q9 ?/ x9 s, l
( O( N: G" p% G" o# c4 C# W6 F/ t. @) O1 m. h5 B0 q
点评:
$ I( M' l2 S9 s8 _
5 ~; V, Y" ^5 ~" a* B$ R) R 开头先简要介绍述职背景,交代自己的职责分工,为后面的述职定好范围。再以平实的口吻和积极的语调进行过渡,导入正文。写作思路清晰、合理。3 H* M, ^7 o+ ? M( E9 p& }
分条阐述自己的履职情况。. Q/ a5 u/ t" P; X+ Z, F' d
先述“万人评机关”工作。
' j7 \, Z) z# K% J 作者客观地指出该项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展开并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在于继承了往年的好做法,并且是在同事的帮助下实现的。不贪他人之功,彰显实事求是之意。接下来用较大篇幅从五个方面陈述自己在“万人评机关”工作上的改革方案,显示了作者对该项工作的切身体会和深入思考。也表明作者在该项工作上作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贡献。9 [) y9 {$ L. S3 y9 d
再谈和谐机关建设工作。8 x, g; K7 c/ V( _* l
具体分三点来谈。: m4 b; q5 q8 N( Y7 b( D
首先是作者对和谐理念的解读,用四句话来概括,生动形象,又结合具体的行动实践进行推广,以实托虚,虚实相生,较好地显示出作者在和谐机关创建工作上的理论作为。# T! ~0 r4 v$ j, H
其次介绍了作者在和谐机关创建上的四个抓手,并结合实际逐一详述,较好地显示了作者在和谐机关创建工作上的实践作为。* s \. I: b6 e1 @8 Q5 v( ?- O
第三是作者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上的思考,并以自己起草的两个文件讨论稿为纲,张机关作风建设之目,显示了作者在和谐机关创建工作上的政策作为。' ~/ _% X- p) {6 c8 O
以上三点,由理念到实践再到政策思考,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颇见功力。8 M* G# F8 R" i2 C
最后交代综合文字工作。先指出任职单位的性质、地位和文字材料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再用事实说话,表明自己在该项工作上的作为。同时也谦虚而冷静地指出自己在该项工作上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摆成绩不忘提缺陷,显示了作者勇于自我批评的可贵精神。
4 o( s6 C0 C8 s0 [ 惯用结束语。符合述职报告的写作规范。: F+ y4 @; |+ S. Q3 S0 h' |9 V
& }; z4 x* E4 n& Z7 x- y* @6 v
6 Y+ p t' Z+ I7 B9 D# X
( O4 D# D1 Y$ \! n" s% w!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