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2.将“廉洁乃为政之魂,勤政乃公仆之本”的政治品格坚守到底,把“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的警训牢记于心。 3.用“显微镜”发现风险,把问题考虑得更精细一些;用“放大镜”评估后果,把危害预想得严重一些。 4.在补钙壮骨中剔除思想杂质、端正道德品行,在躬身践行誓言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固政治忠诚。 5.不能在“你知我知”的自欺欺人中迷失了方向,不能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中铤而走险。 6.高度警惕“圈子”的侵蚀和“圈套”的围猎,时刻防范“馅饼”的诱惑和“陷阱”的危险。 7.理想信念在吃吃喝喝、觥筹交错中逐渐崩塌,廉洁防线在迎来送往、勾肩搭背中逐渐失守。 8.清正廉洁的原则底线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干净干事的光荣传统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 9.越是职务晋升,越要上紧发条,抵住诱惑;越是手握权柄,越要警钟长鸣,谨慎用权。 10.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境界高低;小事小节是一把尺子,能够量出人格优劣。 11.保持慎独慎微的自省、遵规守纪的自觉,杜绝知纪违纪的任性、明知故犯的放纵。 12.在权力面前始终公私分明、不滥用职权,在待遇面前始终坚守原则、不索取攀比。 13.不在灯红酒绿的复杂环境中迷失自我,不在暗流涌动的社会思潮中同流合污。 14.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15.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常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 16.用得好可以建功立业、为民造福,用不好就会徇私枉法、贻害无穷。 17.不以“一次不要紧”来开脱自己,不以“小事无所谓”来放纵自己。 18.“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意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 19.搞一次特殊,就会玷污一次形象;耍一次特权,必将失去一片人心。 20.不以“一次不要紧”来开脱自己,不以“小事无所谓”来放纵自己。 21.不以“小节无害”而自谅自恕,不因“无伤大雅”而放松要求。 22.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全过程,把优作风、强作为融入各环节。 23.越是“身边人”越能感同身受,越是“身边事”越能提神醒脑。 24.大是大非面前,检验党性原则;歪风邪气面前,检视政治修养。 25.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用“案中人”点醒“梦中人”。 26.不以“影响不大”纵容自己,不以“下不为例”原谅自己。 27.不以“无可厚非”纵容自己,不以“下不为例”原谅自己。 28.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练就拒腐防变的“金钟罩”。 29.抵御外来诱惑的“防火墙”,荡涤心灵尘埃的“清新剂”。 30.在廉洁自律上“管住手脚”,在干事创业上“放开手脚”。 31.心中时时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处处紧握为官的戒尺。 32.用清正风气滋养担当精神,靠制度保障激发干事活力。 33.在公私界限上寸步不让,在校准坐标中涵养浩然之气。 34.“小节无碍”的麻痹心理,“无人知晓”的侥幸心理。 35.“自知者明”的清醒敏锐,“自胜者强”的坚定行动。 36.善交正心正道正派之友,远离不善不廉不正之人。 37.破除“掩耳盗铃”之愚,摒弃“放任自流”之弊。 38.时时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39.在风浪考验中立住脚,在诱惑围猎前定住神。 40.心中常念“紧箍咒”,手中常持“铁戒尺”。 41.常拿党性“照镜子”,常与法规“对对表”。 42.斩断心中的“钩子”,消除心中的“缝隙”。 43.让“小节”不失范,让“小事”不逾矩 44.在思想上警惕起来,在行为上自觉起来。 45.把苗头当问题抓,把细节当大事抓。 46.在无人时常自律,于细微处常自省。 47.看事干事有底蕴,歪打斜凿难近身。 48.甘为百姓苦自己,勤为公务累吾身。 49.防范廉政风险,防范底线失守。 50.最能考验党性,最能印证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