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见老秘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纷纷投稿支持老猫 “得意之作”征文,其间不乏精品之作,可谓“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O3 Z* n7 S, q! {+ b: t9 R; v7 E; @8 P0 [- B( D* m/ n0 X1 Q6 b
作为交通战备行业人士,行武出身,所学专业也与语言文字无多大干系。平日应付工作多,舞文弄墨少,无意投稿,即便成文,亦由他人拿去改改发出,名落他人,稿费亦归他人所有,一笑了之。但见自己捏合的文字居然还能变成铅字,与同仁共赏,为交通和交通战备工作注入正能量,不禁萌发提笔之意,工作动态、研讨文章、学习心得不一而足,一发不可收拾,文字随多见于地方小报、行业杂志和内部信息,勉强成为圈内“笔杆子”,此为名;俗话说,“烟出文章酒出诗”,一年下来稿费和奖励收获颇丰,基本能挣一年烟钱了,此为利。所谓“名利双收”,收获得更多的是写得越来越多要写的官样文章(其他人都觉得涉及文字材料的都该他来写),日渐浮肿的熊猫眼圈,以及大量吸入尼古丁。" @# Y# F- S! j1 A) P. g
适逢本市创国家级卫生文明城市,单位地处商业区,占道经营、占道停车、行人乱闯红灯的现象极为普遍,便有了这篇应景之作《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d8 S% M' q: y. p5 m( b3 x
- c5 {+ `" X9 ~0 c
6 }. F3 V% l0 e2 X L 言归正传,应老猫要求,亦来说说文章的思路。开篇,戴帽、引题,说某个问题总要有个由头,不然就会显得突然。其后,言文明缺失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危害,其间也查阅了有关资料,收集了一些数据,引用了一些提法,才能更有说服力。随后进入正题,分责任、力量、教养三个方面,分别谈文明,由重至轻,由主及次。最后,以濮存昕一句话点题,收尾。 A7 g! B: n4 E/ P. k
5 C- G; ?4 o E! h% A( H2 H- F! }8 G
! B- k. w) m# ~! N+ h+ q& I0 z$ n# [
诸位所见的拙文,已经多次删改,早已不是最初成文的样子。现与大家分享一下写作和修改过程中的得失。最初的成文中,罗列了许许多多的不文明现象,恨不得把那些东西全部装进去,有唯恐他人不知晓自己是内行,对这个问题颇有见地之嫌。后经综合考虑,那些不是本文的重点,该合并的合并,该精简的精简,略微点点即可。文明的责任、力量、教养三个方面之外,原本还有其他方面,如风度、品质什么的,其实与前面三点有相同或相通之处,故删并。最后意犹未尽,以引文收尾。也许尚有许多不妥之处,望各位看官批评指正。
, F. p7 s, F2 V- @ \4 m: t4 ?: b: K! R; }: R
+ s) _0 X; B( L# H( c6 _ 最后,谈谈学文作文的感受。首先,作文要紧扣主题,注重短、实、新。文章空间有限,萝卜白菜一篓装,更不要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此为短;写文章不能只抄文件、说大话,要有“干货”,此为实;写文章要有创意,要有独到的见解,即使是一个老话题,也要换种说法,写出新意,此为新。其次,作文要讲求方法,讲求理、序、味。言之有理,抢占以理服人的制高点,选个自圆其说的好角度,从理顺逻辑、分类鉴别、变换角度、纵剖横断中找观点;言之有序,可合理运用时间、空间、逻辑、习惯线索,使行文通顺、表述流畅、逻辑清晰,结构线索先后有序,标题形式整齐有致,表达习惯自然有序,文字体量大小合体;言之有味,多动词、实词,少用虚词,用通俗、简明的语言,在明白晓畅的基础上求生动,在实用管用的基础上求深刻,把事情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需要很高的功夫,其实写文章未必要用许多的之乎者也才能表现作者的功夫和修养。当前,许多公文或文章拖沓冗长、套话连篇、逻辑混乱、原文抄袭,瘦不了身、落不到实、理不清线、接不到地,只能贻害无穷,除了浪费点笔墨纸张和读者的时间,别无他益。
% [8 \2 ^) O* Z$ M( Z
! j. a( r# f e! R) m6 A+ A$ M 总而言之,好的文章应是:“倚马可待”的文字(简)、“农夫能读”的语言(白)、“约定俗成”的范式(范)、“一线穿珠”的艺术(通)、“火眼金睛”的效果(新)、“顶天立地”的结合(效),力求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还是那句话——文采不是用来卖弄的,而是恰如其当地为表达主题思想服务的。与诸位秘友共勉。
& n; X2 |# \' h" x0 i% R
; D6 {7 ?8 l9 G5 ?
2 u1 o" ~5 b/ J" j$ z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3 @. [2 g- U9 ?$ c" c+ c
. s! ?" L9 U3 Y$ M: d
文明,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主要标志。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是著名的礼仪之邦,五千年文化哺育的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文明礼让的优良传统。" N: x' D/ L1 p7 q R0 K l# N
$ C$ D) m& X9 e1 L3 X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也随之不断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各种矛盾不断出现并不断协调解决的过程,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上,经济与文明的矛盾亦有显现——部分地区就出现了文明的进步未能跟得上经济的发展,从而引发各种矛盾与危机。
0 ~- ^9 J- o, j v; N3 i: f/ C
a* y7 [5 \5 G 文明的缺失,可能会带来不安全因素,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对红绿灯视而不见;更有甚者,不管红灯绿灯,凑都不用凑人数,大摇大摆地过马路,逼得过往车辆绕道而行;不管有车无车,翻越防护栏、乱穿马路等不文明现象也屡见不鲜。2 C# J' Z6 W) Y! [/ ^* z
( W6 f, h+ H4 L0 c7 |& T
且不说种种不文明现象给正在发展壮大、国际形象日益完美的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单论此类行为给社会和安全带来的危害就触目惊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6个月,全国仅因违反道路标志标线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就有5万余起,造成超过2万人死亡。车祸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无法估量,归根结蒂,是交通文明的缺失。重塑文明,不仅关乎形象问题,更关乎生命和财产安全。
6 _; L+ {+ P/ r
6 n2 g- K- v+ S# A6 W# J: {% h# p0 H2 t" f, l r1 Y' X
文明是一种责任。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体现在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珍惜,体现在一己私利、一时方便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权衡上。注意文明行为,不在禁火区吸烟,不乱丢烟头,便减小了山火发生的机率,便可能减少对国家资源的破坏;同样,如果因人为原因引发山火给国家、集体和他人带来了巨大损失,法律也将对肇事者给予严重处罚,因此,坚持文明行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保护;驾驶员在看到行人过马路时提前减速并刹车稍等,既是对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同样也避免了因车辆伤害而给自己带来的法律责任。文明如一把保护伞,紧绷心里的安全弦,就相当于撑起了这把保护伞,护住了自己,也护住了他人。0 T$ T) G5 k$ N
3 W0 J( u" L e& m
% t' B9 w1 b) |5 n. Q5 D3 I e7 a
文明是一种力量。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不时能看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乱丢垃圾、乱吐口痰、闯红灯等。这些行为带来了健康和安全隐患,也破坏了城市形象。如果当你看到这些不文明现象时听之任之,就会导致不文明行为的泛滥,从而也给自身的生活带来阴影。如果见到有人乱丢垃圾的人,能善意地提醒一下,并顺手将垃圾捡起来,那么丢垃圾的人也会感到羞愧,或许从此以后都不会再犯了;在路口看到有人试图闯红灯时,也许一句轻声的提醒,就会将潜在的危险驱散;公交车上,看着有人对老弱病残孕站在身边视而不见时,轻轻地提醒一下,也许尴尬就化解了;看见旁边有人需要帮助时,自己稍微调整一下站姿,挡住其他可能抢座的人,让老弱病残孕坐下,这也是一种文明。文明的行为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感召作用,如涓涓细流,积水成渊。
. K8 E B- X, x" y' I3 }( a4 Q2 v$ y& d9 ?9 \: i2 D
. o9 v, C( d* O$ I9 f8 L: p" b, q1 s2 U2 O! b
$ [* M$ O+ P" A. s6 {3 a6 M/ {5 k" B% n. F- }) N
濮存昕曾说:“文明有一种力量,就像一盏明灯,灯光亮一些,周围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每个人的心灵就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的心中,每一次文明的言行,都会为我们增添安全生活的光芒和幸福生活的希望。( Y) N! }7 ` d" @$ v7 D
4 E, {9 L% q- Q E+ s0 ~4 B
/ Q, j0 b/ Q+ S# d4 i& _' y5 z' v
; t. [3 j/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