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复制链接]
江苏老秘 发表于 2011-12-18 08: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那么,如何在未来五年实现全市经济总量翻番,再造一个新晋城的发展目标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全市规划建设的六大工业园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六园”规划建设现状

  全市规划建设的六大工业园,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特点:

  一是一批大项目在园区落地投产。据调查,六大工业园,除阳城芹池工业园已完成总体规划,正在积极进行环评编制和引进项目外,其它五个工业园已入驻亿元以上企业50家,其中:巴公装备制造工业园入驻13家,高平煤电化工业园入驻20家,北留周村煤电化工业园入驻4家,沁水新能源产业工业园入驻11家,南村新兴产业工业园入驻2家。在入住园区企业中,有11家正在建设中,其它39家已全部达产达效。

  二是产业定位符合实际。园区是项目建设的载体,是招商引资的平台,产业是园区的发展方向。据调查,全市规划的六大工业园,基本上都做了产业规划和产业定位,北留周村和高平西部工业园重点发展煤电化,阳城芹池为现代煤化工工业园,泽州巴公为装备制造工业园,南村为新兴产业工业园,沁水为新能源产业工业园。这样的规划和定位,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也符合晋城的客观实际。因为,我市具有资源丰富之优势,特别是煤层气储量达6.8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所以,全市“六园”的发展规划、产业定位是比较科学的。

  三是企业成功转型效果明显。按照省委、省政府“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加快建设新山西、新基地”的战略部署,我市企业的转型发展已初见成效。山西天巨重工,是由晋城汽车配件厂改制组建的股份制企业,该企业总投资3亿元,于2010年3月,在南村新兴产业园区动工新建煤机装备制造项目。一期投产后,可年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压锚杆钻车80台,移动式刮板输送机40台,岩巷铝装锚机组30台。二期工程正式投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13.1亿元,利税2.9亿元。晋城科通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成功转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电子衡器、自动计量控制、LED显示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该项目正式投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6亿元,新增利税4800万元。兰花集团在巴公装备制造园投资建设了华明纳米材料、清洁能源等8家企业,北留周村园区的天泽煤化工,兴高焦化集团在高平煤电化园区投资建设的融高太阳能、维高水泥等4家企业,都是成功转型的新项目。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有效地推进了企业有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小变大,粗转精,重转轻的成功转型。

  四是管理机构正在组建。调研得知,六个工业园的管理机构,多以园区所在地的乡镇党委书记兼任园区管委会主任。巴公、北留镇党委书记兼任副处级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沁水新能源工业园已组建了由15人组成的园区管委会,主任为正科级,其它园区的管委会主任还没有明确。高平煤电化工业园已明确马村镇党委书记兼任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虽未行文,但他们已在园区内租用了办公楼,并抽调了4人在办公。泽州巴公装备制造工业园抽调了30多人正式组建了管委会,成立了四个工作组,管委会下设五个公司。

  二、“六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当前,“六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五个方面:

  一是职能交叉,服务不到位务。据了解,入园企业上项目,需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和规划局等三家单位分别进行土地测量。这样,时间拖的又长,企业还需重复投入,又直接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程。这个问题的存在,既说明了各级政府职能交叉,各自为政,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也反映出少数职能部门还没有真正树立起为企业服务、为园区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的发展理念,优化政务环境任重道远。

  二是入驻企业比较分散,还未真正形成产业集聚力和辐射带动力。全市提出规划建设的六大工业园,多数是先布局企业后规划建园区。园区内投资几十亿、上百亿的项目比较少,支撑“十二五”发展的后劲不足。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企业布点比较分散,如:巴公装备制造园入驻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晋长二级路和207国道沿线,北留周村煤电化工园沿陵沁线而建等。另外,近年来新上的一些大项目不在规划建设的“六园”之内,比如:国投热电联供、煤制10万吨汽油、路宝铝轮毂、唐一新能源锂电池和彤康食品等企业。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符合企业向园区集中的发展要求,也给企业的发展和园区建设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与此同时,园区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多数都是入驻企业自行投资建设,造成了投资上的重复。

  三是园区发展没有空间。北留周村煤电化工业园,是全市规划建设的六大工业园之一,规划用地约24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6.7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有阳电一、二期、兰花田悦、天泽煤化工一期,正在兴建的有金象煤化工。规划新上国投60万吨烯烃项目需占地4000亩,晋煤集团年产200万吨煤基合成油需占地2000亩,天泽煤化工二期占地还需300亩,再加上阳电三期预留用地和华能阳电用地,这样,北留周村煤电化工园用地已经饱和。由于受阳电东输高压线和西气东输管网的影响,北留周村煤电化工园区已经没有发展空间。随着新上项目的入驻,仅周村镇目前就有1000多口人失去土地,3个自然村258户849口人需易地搬迁安置。

  四是用地仍是制约园区建设的主要瓶颈。目前,征用土地仍是项目入驻园区的主要制约因素。据了解,高平市2006至2020年规划用地共计18000亩,而放到该市规划的4个工业园用地仅有2300亩。通过调整,园区可占用土地6500亩,但需经国土资源部审批。泽州县引进的伊健杂粮谷物早餐饮品项目,选地就用了两个多月,如不能尽快落实征用土地问题,投资方将转往易地投资。高平煤电化工业园引进中粮集团食品项目,也因土地问题难落地。国土部门对沁水县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定为12万元/亩,且不能以各种形式给予补偿,如果按此价出让,投资商难以接受。市区红星东街占用城区、开发区的土地每亩补偿10.04万元,而占用泽州县的土地每亩仅补偿4万元,反映比较强烈。为推进全市的转型跨越发展,市国土资源部门经最大努力,可保证全市在“十二五”期间有8万亩左右的土地用于经济、城镇化和民生工程等项目建设。但目前征地难,难征地的问题,仍是制约引进项目的主要瓶颈。

  五是我市没有煤层气资源自主开采权。目前,在我市开发煤层气的企业有3家。其中,中联公司现拥有探矿权4个,总勘查面积430.526平方公里,拥有采矿权2个,总面积131.328平方公里。中石油拥有探矿权3个,总勘查面积1602.96平方公里,拥有采矿权2个,总面积193.108平方公里。晋煤集团拥有采矿权2个,总面积107.742平方公里。全市已建成煤层气地面抽采井3906口,年抽采能力达30亿立方米,而我市却没有煤层气开采权。山西中电明秀120MW瓦斯发电项目,曾是沁水县招商引进的唯一大项目,动态投资达12.37亿元,预计2011年底可完成主体工程,但煤层气源的供给仍没有得到解决,如此下去,将影响该企业的正常投产运营。

  三、加快园区建设亟待解决的有关事宜

  一是积极实施园区的具体规划。据调查,六个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但园区的详细规划比较滞后。特别是园区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不明确,不具体。为此,加快“一区六园”的具体规划势在必行。尤其是对“六园”要围绕主导产业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具体规划定位要准确,择商引资应谋长远。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要进一步明确每个园区的产业定位、产业选择、产业布局、产业集群、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园区的招商引资等详细规划必须尽快出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克服少数人的等、靠、要思想,才能扎扎实实推进“六园”建设的快速发展,才能实现招大商、大招商的发展目标。同时,要将南村新兴产业园和沁水新能源产业园规划建设成为国家级工业园,打造成国家制造业基地和清洁能源基地。将另外四个工业园规划建设成为省级工业园。

  二是尽快明确“六园”的建设主体和管理体制。全市重点规划建设的“一区六园”,除市开发区之外,六个工业园的建设主体、管理体制和职能定位都不太明确。比如:高平煤电化工业园涉及南城、马村、野川和原村等四个乡镇办。目前,正以马村镇规划建设的工业园为基础进行规划建议;北留周村煤电化工业园规划在两县范围内,职责不明确;南村新兴产业园由泽州县在207国道以东布局企业,开发区以金匠为轴心规划发展;沁水新能源产业园规划范围涉及嘉丰、端氏、胡底、郑庄、郑村等五个乡镇,尽管已成立了园区管委会,但仍在县城办公。因此,根据“六园”发展现状,必须尽快明确每个园区的建设主体,视情况出台每个园区的管理体制,进一步确立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界线,搭建和完善园区建设的组织机构,提升高平煤电化工业园、沁水新能源产业园等园区管委会的规格。

  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园区建设的相关政策。调研得知,目前,全市规划建设的六个工业园,其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数是由入驻企业在完成。面对园区建设的发展现状,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尽快制定和明确相关的发展政策,实时出台征用土地、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社会资金投资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尤其要尽快明确每个园区的管理主体和投资主体,以便于园区实施招商引资和园区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要逐步解决已入驻园区的企业,如何享受关于煤层气企业优惠政策、安置残疾人的企业享有所得税政策等9项所得税优惠政策。

  四、建设“一区六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强力推进园区建设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关系。园区经济是以“借鉴、创新、共赢”为核心的园区经济。园区经济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由输入型经济走向辐射带动型经济的特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晋城的重要举措。园区决定项目,项目决定产业,投资决定未来,这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加快园区建设,必须坚持园区承载,项目带动,集群推进,循环发展的思路。必须加快企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布局,产业在园区提升的发展路经。必须积极构建设施完善,功能配套,布局科学,资源共享,产业循环,服务优质,生态良好的工业园。当前,各县(市、区)正在积极创办工业园,但一定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绝不能搞的过多过滥。据了解,苏州市于1992年就开始号召市、县齐创开发区,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目前已建成5个国家级、10个省级开发区。为此,建议每个县(市、区)最多高质量规划建设2至3个工业园。同时,也只有将园区的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做好,将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工作才能扎实跟进,园区建设的集聚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才能逐步提升。

  二是处理好大力引进外地资金项目与留住驻市企业新上项目的关系。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和好项目大项目,对促进我市的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引领力和辐射带动力。同时,下力气留住驻市大企业大集团和高科技企业新上项目也同等重要,同样具有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晋煤集团、兰花集团和乐百利特等企业,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和带动作用已经显现。晋煤集团“十二五”期间,计划在晋城境内投资建设92个项目,总投资达1237亿元。如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晋煤集团的项目全部留在我市境地投资,避免项目外流和舍近求远引资,这是市县两级政府有待下功夫认真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正确对待引进外资与内资,引进外地项目与本地项目的关系。通过确立内外资金项目同等重要,内外项目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必将促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

  三是处理好实施园区规划与小城镇建设和沁河流域景观建设相结合的关系。现代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更加注重整体环境景观及企业形象展示,这既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对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要求。规划先行,是建设现代工业园区的前提。见于我市在沁河流域规划建设3个工业园区,建设沁河流域特色城镇化示范区和规划建设沁河流域景观工程的发展规划,应当将三者紧密相结合。并进行统一布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集约发展,体现特色,使规划体现出工业化、城市化和景观化“多轮驱动”的新理念。实现工业化、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实施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产业化的协调快速发展。要积极推进沁河流域景观工程建设,努力打造沁河风光带。要将园区内的现代物流业和现代化服务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五、着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快“一区六园”建设,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晋城的主要发展路径。目前,我市要在全省推进综改试验区进程中赢取主动,先行先试,率先发展,全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尤为重要。

  一是要统一进行园区环评规划。对园区建设实施规划环评,是从决策源头上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最为有效的一项制度。全面推进环境评价工作,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向园区集中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战略意义。当前,在全力推进“一区六园”建设中,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和园区建设的主体单位要统一协调,集中做好每个园区的环评工作。争取做到园区环评规划一次到位,环境评估一次成形。同时,要实施对环境总量进行全面调节,为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入驻园区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是要全力推进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面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引进资金和项目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如何尽力将大项目、好项目引进我市规划的“一区六园”之中,率先搞好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是重中之重。首先要搞好全市规划建设六大工业园园区内的路网规划,加大前期投资力度。其次是市和“一区六园”所在地的县市区、乡镇和企业按一定的投资比例建设好园区内的“七通一平”工作。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市、县各职能部门为“一区六园”建设服务的主要职责。要实行多部门联动,形成抓园区,建园区,上大项目、好项目的强大合力,主动为园区建设服好务。

  三是要积极破解园区建设征地难的突出问题。发展园区经济,重在引进资金和项目,根本在于破解征地难的突出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能否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引进好项目大项目,实现全市“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下大力解决好征地问题至关重要。根据我市“一区六园”建设的现状,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全省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战略机遇,全力破解征地难的问题,率先实施先行先试。尤其要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和其它先进地区发展园区经济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市的实际,用足用活国家的土地政策。同时,要通过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建立城乡一体化土地制度和矿业用地置换改革,实施“三旧改造”(旧村庄、旧厂房、 旧城镇),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和入股等方式,为企业入驻园区预征土地或“虚拟征地”,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全力推进园区建设,为实现招大商、大招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要提升工业园区与高速公路连接线的道路等级。目前,全市规划的“一区六园”已经开通或正在兴建高速公路。特别是随着高沁高速和安泽—阳城—济源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关职能部门应及早规划建设高速公路与工业园区的连接线,并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一区六园”与高速公路的连接线,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

  五是要强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唯一、必然和迫切的选择。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晋城这样的能源大市来讲,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八十年代我们就呼吁煤挖完了怎么办?现在我们也应当大声呼吁煤层气开采完了怎么办?见于一口煤层气井可抽5至15年的实际,建议有关部门,通过积极协调,及早为市区供气的易高煤层气公司再留下一块资源,使之长期保障和满足我市城乡居民的用气需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气化山西、气化晋城作贡献。

     课题负责人、执笔人: 赵积伦
     参与调研人员: 张 政 李欢欢


责编:政研室
标签:工业园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5粉丝

19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