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7 S1 t; u& P7 _ c1 V
/ B# X+ X5 a8 k( |* g& U6 j, V
公文写作的涵义是什么?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m/ p! h; E1 s! [
' N. @0 x! _9 C
老秘观点:
- ?' d" W4 G. b- U" d& Y3 [: ]2 t# G2 J, [% }! S: a5 \- b
公文写作是指在写作活动一般规律的指导下,按照公务活动的客观表现与需求,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技能与方法,完成对公务文书的撰写。公文写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综合性。实用性是公文写作与文艺写作的分水岭与界碑,没有一篇公文不是为了解决公务活动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文艺作品当然在某种角度上讲也是为了人们使用的,但从是否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这一点看,它的实用性带有很大的蜿蜓与曲折。所以,人们把公文写作视为实用写作的范畴。综合性是讲公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脑力劳动,往往要调动撰写者、指挥者的多方面能力与知识,诸如思想水平、政策观念、工作经验、业务知识、写作修养以及公文语法、修辞、逻辑、网络等知识,否则,很难驾驭得了一篇小小的文书。“不怕飞机大炮,就怕总结、报告”,这句俗话深刻道出了我们某些同志撰写公文时所遇到的难处。
9 m8 n0 R" O0 y4 P+ c, @
- m$ z5 Y8 A$ p! ~& N$ B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
3 q! y! z& ]: ~9 L( e, w. S( n(1)重要的公文由领导人亲自撰写或主持撰写,一般日常公文则由秘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拟搞,通常是“谁主管的事,谁拟稿”。
" ?& t8 `1 G: d$ W(2)拟稿总的要求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指出的:“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具体地说:
1 `0 h5 P3 p6 {3 F在内容上,要同制文机关的职权范围相一致,不可超越本机关的职权;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制要求;符合公务活动的客观规律;材料、情况要真实,观点要统一,重点内容要突出,要合乎保密要求。
, [; v3 C) t7 A0 Q; u0 y+ f在词章上,结构要合理,层次要清楚;遣词用句要准确,语言要庄重、平实;论理要合乎逻辑,用语要符合语法。2 `5 b2 S' f. n) z
在形式上,要符合党和国家规定的公文体式(如公文名称、格式、行文关系等),不可自造一套;坚持一文一事制度;正确地使用汉字和标点符号,使用数目字、简称用语等要规范化,不能随心所欲地另行一套;篇幅要简短,内容应言简意赅。5 l1 y0 |) }7 t
要实现上述要求,公文起草者首先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至少要懂得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要懂得政治经济学,要掌握一定的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才能在起草公文时不出现政治上、原则上的失误或不周,才能自觉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融会贯通到公文中去。其次,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起草前,要切实领会与把握机关领导的制文意图,认真研究实际材料,明确包括制文原委、目的及中心思想在内的公文主旨“三要素”,即提炼出主旨来。之后,谋篇定局,列出提纲,明确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每个层次的中心及每个段落的段旨,还要明确在什么观点下使用哪些实际材料。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再落笔起草,正式撰写文稿。初稿写成后,个人至少要通阅一两遍,反复斟酌修改,要做到一丝不苟。再次,要学习掌握本单位的业务知识。公文的起草者,如果不了解本单位的业务知识,是业务的外行,可以说他很难担负起文稿的起草工作。俗话说:“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要拟好文稿,起草者对本单位的业务活动、常用词语、专用知识等必须基本熟悉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符合实际、针对性强、能有效地推进与指导工作的公文来。最后,要努力掌握一定的逻辑、语法、标点知识。要想使自己起草的文稿准确顺畅、简明生动,不出现差误、不周、噜苏、冗长、呆板等问题,就要下功夫学点逻辑学及语法修辞常识。掌握逻辑知识极其重要,它有助于加强思维能力,使起草的公文思路清楚、文笔敏捷,准确地表达概念、判断与进行推理。
% G2 S/ c/ z! @/ j
- H W/ S. B9 Q$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