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源来说,“作”字出现很早,甲骨文中就有,而“做”字则出现较晚,明代梅膺祚编撰的《字汇》才收入。
' x, z' s. I5 x( G5 p
5 w+ K5 k# ~' L# {9 D+ j! O 《字汇》解释“做”字时说:“做,俗作字。”意思是,“做”是“作”的俗字。俗字开始是手头写的不规范的字,后来渐渐进入书面语。在方言中,有的地方“作”跟“做”不同音,而普通话中“作”跟“做”读音相同。
: n3 I. a& X6 u6 j6 B8 S' \, {2 g. M4 k: W
在古代流传下来的“四字格”成语中,多用“作”。如“作壁上观”、“作威作福”、“弄虚作假”、“为虎作伥”等。如今,书面语色彩较重的词语中,一般用“作”,如“作罢、作答、作梗、作古”,而口语中常说的较通俗的词语一般用“做”,如“做伴、做梦、做人、做生意、做饭”等。
. f/ Y) V" v! N! E* |
/ t2 C6 G1 w$ C! P& E* J3 L 在公文写作中,由动词充当宾语时,宾语前宜用“作”。例如:(1)一定要深入基层作调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2)只得到一个方面的信息还不够,要根据几个方面反馈的信息来作判断。0 Z0 x: D9 a# j4 C6 r" D
) m6 j" q" v. g/ M6 F5 n
由名词充当宾语时,宾语前宜用“做”。例如:(1)放学回家,你先做功课,然后再玩。(2)他很会做生意,6月份就赚了两笔大钱。()他做好事从来不留名。 }- Q g# F# m+ n& y
9 N0 H" S$ U, T+ I% J- E) f' E
此外,跟在动词后,表示“成,成为”时,宜写成“作”。例如:(1)孙悟空变作一个小妖精。(2)虽然我是无意的,但他却理解作是有意而为。文/竹梅老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