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乡镇人大干部及人大工作的尴尬与无奈

[复制链接]
江南游子 发表于 2014-9-15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下午参加了第三小组的讨论交流。这个小组由两个巿八个区县共35名参训乡镇人大主席组成,原以为培训结束了,大家都归心似箭了,加之昨天就有人提前请假,今天下午要早点离开,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人没有参加讨论就直接走了,因此估计大家对于讨论交流不会太上心。有点意外的是,参加讨论的有24人,大多作了发言,比较积极,并且这些乡镇人大主席,语言表述可能不那么精练,但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非常实在,比那些成天坐办公室空想,去基层调多是听汇报,所能得到的信息要真实、可靠的多。因为他们来自于最基层,都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基层人大的三项任务(重大事项决定、监督、选举)就难以完成,人大就只能是橡皮图章,是摆设。归纳起来,乡镇人大当前的困境有以下几点:
    一、没编制
    二、没预算
    三、没出路
    四、没权威
    五、没正事
    六、没地位
    没编制是指乡镇人大主席团往往只有主席和副主席,很多乡镇人大没有象党委和政府下设的办公室那样的办事机构,没有专职的人大机关干部,这就不象一级权力机关,倒象是旧时大户人家宅院的两个石狮子,纯粹是摆设,唬人的。当然这样的情况不是绝对的,市与巿之间有差异。
    没独立预算的情况比较普遍,这样就使得乡镇人大开展工作很困难,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只能看党委政府领导的脸色,经费被卡,办不成事,这腰板就不硬,只能成配角,什么重大事项决策权,监督权在乡镇这一级便是空谈。当然没预算不是绝对的。有一人发言说他十年前由镇长转任人大主席,上任之初,也没独立预算,他便运用当镇长时的权威和资源,积极协调与争取,终于有了独立预算,并且从最初的一年2万发展到如今的30万。并且还建有镇人大办公室,配专职干事一名,干事享受镇中层干部的待遇,如此一来,该镇人大的活动便开展的有声有色,参加讨论的其他乡镇人大主席们纷纷表示出羡慕之情。
    没出路是因为乡镇人大主席很多都是从书记、乡镇长或副职们转任而来,一但转到乡镇人大,也就意味着等待退休。由乡镇人大再转到党政机关的情况十分罕见,如此,便使得乡镇人大干部工作缺少动力与激情。心态好的,不干事不惹事,只要把一年一次的人代会开好,便万事大吉,乐得个逍遥自在。心态不好的,便牢骚满腹,消极怠工,反正只要不犯错,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当然,年龄大的相对想的通一点,年轻的,要他们在这个岗位上,长此以往,则很难安心尽责。这次来参加培训的,有一部分乡镇人大主席只有四十不到的年龄,很难想象,他们在今后二十多年里就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干下去。因此,有年轻的主席提出应建立一种通道,让一定比例的乡镇人大主席交流进入县区人大专工委任主任。
    没权威,是因为乡镇人大本身是空架子,命门捏在党政领导手中。乡镇人大都不进党委,没有话语权,有想法无处表达,没有施展拳脚的舞台。有计划没有财力支持,很难开展活动。一年中只有开人代会时才能找到一点主席的感觉,平时就象是帮闲打短工的。老百姓有事找你解决不了,便会觉得你没有用,自然看轻你。你没有手段,制约不了党政领导,党政领导便看不起你。虽然名义上有重大事项决定权,有监督权,但实际重大事项决定权在党委,而监督权也是空的。有一个乡人大主席说的很直白:你想监督他们,他们就什么都不让你知道。当然,权威这个问题,有时候也因人而异,资历深、人脉广、有威望的,可能说话办事就有效。但这样的权威,不是职位的权威,而是个人的威信,是不可靠的。
    没正事说的是很多乡镇党政领导,因为种种因素,把人大主席当作部下,分给他一块人大之外的工作去做,很多都是一些棘手难管的工作,如计生,维稳、拆迁等。这次报名参加培训,但最终没来的有近十人,还有提前离开的,请假的原因基本都是突发群体性事件、拆迁任务重、官民纠纷、邻里纠纷要处理而脱不开身。这样的现象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堂堂基层最高权力机关,沦为政府的帮工与助手,实在是悲哀。近日,省委书记在一个场合强调,人大工作不是二线是一线,十九日张德江在人大十二届一次常委会上说,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民主法制建设的第一线。可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感觉,乡镇人大是解决急难险重任务、基层矛盾的第一线,而非民主法制建设的第一线。
    没地位其实从上述几个方面已经能够充分说明了,这里还有一种现象可以补充。一名乡人大主席发言时说了这样件事:人代会刚选出的乡长,一个月后被调到另一个乡任乡长。问题在于,这个人是民主党派的(比较罕见的情况),无法按惯例任命其为副书记代乡长,要等下一次人代会补选,这就使得他无法名正言顺合法地行驶职权。人大选举结果被隨意调整,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经常遇到的。另一位主席说,九十年代中央指定的省长落选,非指定的人当选,不也干的挺好,要把选举权还给基层人大代表。中途随意调整选举产生的官员,基层人大的三个权力之一的选举权也就失去了,哪来的地位。其实这样的情况各级都存在,是一种特色民主。
    针对这些情况,乡镇人大主席们一致建议,希望省人大从立法层面出台一个政策性法规,统一规范全省乡镇人大的编制、经费保证、职权责范围、人大干部的交流渠道等。特别是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问题,直接关系到基层人大工作能否正常开展。但这些问题比较难解决,因为我相信,这里所说的种种现象,省委省人大领导们肯定也淸楚,这样的情况已存在很多年了,都习以为常了,并且基层人大干部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也并不一致,比如没正事一条,有的人就愿意,因为管具体事便有了权力。但我还是认为他们应该反映、呼吁。一件事反复呼吁、争取,总会引起领导关注、重视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