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报告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 E: _ E( o( M$ B4 f. _2 |( i, U% E2 e
1、工作报告的含义
- F% W1 Z" P* h- S& e( t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代表领导机关在大型会议上,针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工作,对全体与会者所作的全面、系统的报告,就是工作报告。
6 k4 Z( j1 e+ _" c+ ]: z
# S+ b& V' V2 X* c7 }: e 工作报告是大会的主要项目,它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 C, c$ D' g1 _ 向本系统的领导和群众汇报工作; 传达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或最要文件;. b- M% m' o3 n
部署工作,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和原则要求;
2 c K9 `3 l# w) t 动员群众积极投入某项工作。
2 R: q! {/ |( M' O. p 不同类型的大会,其工作报告的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 $ H% @1 y* {+ u( f% ^
0 G3 ?9 R8 b7 R) `5 N 2、工作报告的特点
& {' n+ X4 e/ t$ e1 D- f ①全面性 工作报告是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工作所作的全面性的报告,有着综合性、系统性、总揽全局的特点。因此工作报告一般都要分成几个大的部分,从不同侧面、不 同角度对工作进行汇报和部署,篇幅一般比较长。特别是政府负责人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党的机关负责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所涉及的时间长、空间大 、问题多、份量重,有时宣读时间可长达数小时。 ②全局性 工作报告虽然是某一领导人在大会上宣读的,但报告的内容却不仅仅是报告者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它是领导机构集体意志的反映,在这一点上,它跟主要代表个人意志的领导讲话稿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工作报告从初步构思到修改定稿,都要经过集体讨论,并要在领导班子的会议上获得通过之后,才能到大会上宣读。 ③指导性 工作报告一般不具体布置某一项工作,但指导性的特点十分鲜明。正确评价以往的工作,明确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以便大会之后统一步调、统一行动,这是工作报告的基本功能。人们经常说要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其中包括传达贯彻××会议形成的决议,也包括领会执行大会工作报告的有关内容。 3、工作报告的类型 ①汇报性工作报告 一届领导机构任期已满,在本次大会上选举换届之前,由上届领导所作的工作报告,一般都属于汇报性工作报告。 ②传达性工作报告 重点用以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决议,以及上级机关的重要指示和重要会议精神的工作报告,称传达性工作报告。 ③部署性工作报告 这种工作报告的内容侧重于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阐明工作活动的宗旨、任务、目的、意义。5 }- A/ j. h" N. ?+ q( U
- u6 Z: |3 b; @ v0 P; M/ D(二)工作报告的写法- R5 Z q* g0 J) L3 f& H$ E% k
% Y4 Q- v9 H) ~3 U! r( o e! v1、标题、时间、称谓 ①标题 工作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基本形式。 单标题有两种情况:一是由报告性质和文种构成,如《政府工作报告》;二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如《在省直机关反腐倡廉动员大会上的报告》。 双标题是将报告主要内容或主要精神概括为一句话做为主标题,副标题则由报告人、会议名称、文种构成。如《高举旗帜把握大局进一步把反fubai斗争引向深入——××同志在中 共××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②时间 大会工作报告的时间位于标题之下正中,外加括号。 ③称谓 称谓在正文之前,顶左边书写,一般写为:“同志们”、“各位代表”等。
6 b( F V8 ^' w9 A+ i' j9 h; q$ e6 l5 i7 D5 D2 d* c8 Q. N
2、正文 ①开头 工作报告的开头,有下列几种写法: 报告人向大会提出审议报告的请求。这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府主要负责人作工作报告时常用的格式。 阐明会议的意义和主题。这是党的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常用的写法。 开门见山提出主要工作要点。这是部署工作性的报告常用的开头方式。 ②主体 作为充分展开报告内容的部分,主体因报告类型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写法会有较大的差异。 如果是汇报性的工作报告,主体要全面总结任期内或特定时期内的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提 出今后的打算及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 如果是传达方针、政策、决议、指示的工作报告,主体主要是转述和解释有关精神,并对贯彻落实提出具体方案。 如果是部署性的工作报告,主体要列举出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还要提供方法、步骤、措施和要求。 ③结尾 结尾一般用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或提出贯彻落实的要求。
) F& M* j' r2 t" \; E8 x5 w p,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