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正是花开好时节。举家踏春归来,带着万物复苏般的欣喜,老猫终于唤醒了沉睡近三个月的写作冲动,提笔续写传说中的老秘网半月谈。
7 X" `2 h* [) }1 c/ X0 A2 ?) h
: @0 y( c" v6 w4 ?3 Z ^0 b 行百里者半九十,愈到后程愈艰难。我们很容易找到因坚持而成功的例子,比如画蛋的达·芬奇、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吃墨的王羲之、卧床三月翻书不止的华罗庚,等等。当然,也很容易从身边找到有坚持却未见成功的案例,比如某人从小学习乐器,未见有何建树;经常提笔写作,从未正式发表;天天早出晚归,仍然入不敷出,等等。特别是联系到自己,感觉已经负重前行、打拼多年,也曾"五加二""白加黑"“996”,但个人成长进步与期望值仍有较大差距。夜深人静之时,偶尔会自我拷问,坚持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 W& L: L' C8 \1 N q6 S
' w+ w# A# t: F 曲指算来,老猫在老秘网上的随笔杂谈已坚持了六个年头。2013年3月11日开写第一篇《老秘日记 》,当年4月22日完成30篇。2013年5月2日开写第一篇《老秘笔谈》,当年10月27日再完成30篇。2013年11月9日开写第一篇《老秘杂记》,2014年6月14日又完成30篇。2014年7月5日开写第一篇《老秘周记》,完成46篇后更名为《老秘半月谈 》,至目前已累计推出115期。这四个系列加在一块达205篇,总字数应该突破60万了。盘点这些数字,不由得让自己小有成就感,可能看不到个人写作水平因此有多大提升,但一路走来,确实收获颇丰。最大的裨益是结识了一批大神,像何新国、王一端、房立洲等大笔杆子,之前只是在刊物文章中“闻其名”,这几年却能常有电话交流、微信沟通。最大的欣慰是收获了诸多友情,秘友遍及天南地北,付出的只是“三言两语”,收获的却是“意外惊喜”。最大的成果是催生了一个平台,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 如有意加入,请点击了解详情 客服QQ:506070961)完全是在铁杆秘友的直接推动和数位嘉宾的热心支持下上线的,从2014年8月第一批有50人加入起步,发展到现在已突破800多人,累计推出辅导交流课程1129期,真有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慨。也许真印证了那句鸡汤: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 8 b9 u) b: m. c
( x2 K# a2 m4 q0 r4 _2 v9 p
3 w L( g% l+ H- z; X+ w7 H+ y
您未购买
或需要登陆才能继续查看
课程信息
课程价格:6文银
6 C% y1 [$ s4 n7 O8 c 以上视频为清水白石在文稿评改演播室的视频课录像《如何做好读报笔记》,有意加入请点击报名 。 2 s! n' m, K8 z% t- a/ w# ~
# A# ~4 \8 \4 @
3 }# z+ ^% x4 l' r; c) G( H- E0 X
以下是近期老秘网上的一些精彩观点。
( U& R9 m7 D7 R6 W7 j, v
3 O5 E; F& g2 g* d 1.写总结建议第一步以时间为序,把年内所有工作的流水账罗列一遍,无论事情大小、重要程度如何,都要集大成地、毫无遗漏地全部列出账目清单,作为总结的基础材料。这个内容不要写在工作总结里,而是写在一个本子上或者电子草稿上,然后对照上级要求明确工作重点,以部门职能或下属机构为序,把自身各项职能所做的工作,或属下各部门、各单位所做的事情,分项、分户头地罗列一遍,为分类概括提供基础。当你把这些基础工作搞定了,那么你在总结中就明确了重点,然后补充数据、理清条理即可。(桐雨在众秘夜思第682集的交流记录 ) 1 j' g* U. l1 h
; M% ] b0 d- ]/ F 猫评:起草总结初稿,应尽可能充分地掌握基础材料,特别是上级关注的事、领导亲自推动的事、取得荣誉排名的事不能少。开清单是个管用的法子。
8 I& L. v( L) A" x
1 ^' m3 f8 ^. F3 a
2.如何写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情况的报告?有实效才能写出来,没有实效是写不出来的。我觉得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话不要说太满。成效要体现,但不要把话说太满,太满了容易显得假。有的单位写整改报告,把之前说得一无是处,把现在说得完美无缺,这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一个人不能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一个单位也不能通过否定过去来肯定现在。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二是要把效果说具体。有没有效果?有多大效果?光靠几句笼而统之的话是看不出来的。比如,在完成重大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大家的精神面貌有了什么变化,工作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比之前更好的效果,如果能列举一些数字就更好了。一具体就深入,往往是很具体、很生动的东西更有说服力。三是在比较中体现效果。效果总是通过比较体现出来的。一个人腿有毛病,吃药之前寸步难行,现在可以慢慢走几步了,这就是效果。要写好效果,就要善于比较。(摘自疑义相析在众秘夜思第679集的答疑记录 )
& d2 r4 i; }9 o 2 m9 u) A: A6 M* d9 L' A, q
猫评:写材料也要脱虚向实,总的一个标准就是要看得到动作,比如“对整改工作高度重视”很虚,但“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就是实际动作。比如“严格按要求精简会议文件”是套话,但“会议、文件分别精简30%”就是实质性行动。
5 B9 Q+ o* [# U7 J7 s . g$ k) `% v' Z$ t! @4 @
3.公文主送单位较多时,有三种处理方法:一是矩阵群归法。就是说行文路径指向只点类别,不点具体单位名。如,XX区直各相关部门,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二是详略有别法。因为兄弟单位指向很多,如果发文涉及单位不多,为了体现差别,在主送名单里直接点出单位名称。如,区XX局、XX局、XX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F+ a9 L. \$ N, w' z, d
三是无差别罗列法。这种情况很少见。如,区XX局、XX局、XX局,局XX单位、XX单位,局XX科、XX科。(摘自春秋在众秘夜思第678集的讲稿 )
3 p$ h4 y& c8 ^
/ L# x. f- v# b) {6 q; C& S- m, G
猫评:注意职能部门的下行文仅针对本系统下级单位或本单位内设科室。如果需要向平级单位行文一般提请“两办”发文或以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向成员单位发文。
% ^, S& O6 y( l6 p
3 X* U% }5 C1 L0 i. i
4.关于中心组学习的发言,要想体现水平,我觉得首先要立足某一个方面,有所深入,有所挖掘,有所发现。可以作比较宏观的概括或表态,但不要“大而全”。“大而全”的东西可能很对,但往往让人印象不深刻。其次要有鲜活的素材。如果在发言中能讲一两个生动的小故事,或举几个鲜活的例子,也会为发言增色不少。同一个事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但无论什么角度,都要扎根实际。如果一个人在井里,他努力想象大山的样子,也是想象不出来的。你关于“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论述,之所以被“KO”,我觉得还是和实际联系不紧密,所以针对性不强,说服力不强,让人觉得有些“虚”。
- T+ F. I5 O _, J3 D (摘自疑义相析在众秘夜思第677集答疑记录)
; D6 J0 x: Z2 }, J0 h
: B* w* Z. F8 M& C7 z) _
猫评:越到基层,越不能用理论去阐释理论。学习发言关键要联系本职工作,讲清楚通过学习,自己形成的新认识,努力的新方向,谋划的新举措。
4 @+ x+ t4 Y* l1 Q ) R+ s9 `2 }1 Q# p1 p5 M3 V2 v
5.
3 Q' O, a, b' ], e; r 写讲话稿为什么在“提高认识,强调意义”的部分有时觉得无从下手呢?直接的原因是思想认识和意义本身比较“虚”,不像写某一项具体的工作那样“实”,本身的抓手就比较少。任何一项工作,是否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其实都可以从思想认识上挖掘其根源。比如,为什么大家要来这里学习呢?有的人可能会说,一是主动学,想提高自己;二是被迫学,工作的压力大,面对的困难多,不得不学;三是带动学,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努力学习,怕自己落后……理论来自于实践,有时候我们写不出什么内容,并不是理论储备不够,, Y+ I9 A$ S! n0 W
而是对工作感触不够,对事物认识不深。两点建议:首先是广泛学习借鉴,多看人家这方面的材料是如何展开的,是从什么角度展开的。当一个东西我们自己不会的时候,学习借鉴总是不二法门。模仿本身并没有问题,但要反对机械的模仿,更要反对照搬照抄。其次是努力挖掘工作本身的意义,心到才能手到。同样拿我们在这里学习作为例子,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至少有三个方面。其一,提高写作能力;其二,拓展思维视野;其三,交流工作经验。只要深入挖掘,善于以小见大,任何一项平凡的工作,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有深刻的意义。(摘自疑义相析在众秘夜思第671集答疑记录 )
9 d( M$ ~# K0 Z3 q
# G$ T3 f) k4 _, R3 [5 l
猫评:给个套路,比如可以这样展开,XX工作很重要(是什么、关系什么,中央怎么提,上级怎么说),如果做不好会怎样,新形势提出新要求,本地本单位也面临新挑战,等等。
% X! M; k/ n9 @. E* W2 \
, M; c- R }7 G: ^5 }
W; V9 {- {" I* p7 B( C9 T3 X8 q
6.
, O* `8 s5 |. y/ ^ 述职材料应该自己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起草提纲之前,先立足领导的工作分工,全面了解领导一年来的工作; 二是起草提纲之后,最好先将提纲交给领导审核一下,那样能有效避免颠覆性的返工; 三是起草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体现领导的工作实际和领导的语言特点,得把述职材料写得像这个领导的。找领导的材料有几种途径。比如,问领导分管的单位要工作总结,便于掌握有关数据;把领导的重要讲话找出来,便于领会领导的工作思路;从新闻报道中查资料,了解领导的工作重点, 等等。(摘自疑义相析在众秘夜思第671 集在问答记录 )
2 N& F, B V0 `9 |2 q6 F
# J3 u# x* d7 d' N- A$ [1 J 猫评:跟以往相比,现在的述职材料需要涵盖的内容更广,不局限于业务工作,讲政治、意识形态、选人用人、反对形式主义等党建内容也在述职范围,与述责述廉报告多有交叉,具体以组织部门的通知为准。
( v1 M8 O o# E [' }- l
5 S# q0 j- r: Z9 ~) g7 j9 U$ N
7. 这段文字有几只小虫子。 其一,“ 坚持把办好小案件、调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解决小难题作为基本要求 ” 这句表述有误,这句话后面直接叙述成效,缺漏了怎么做这个关键环节。话说一半这种失误,我们在日常写作中时常出现,建议改成“着力在办好小案件、调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解决小难题上下功夫”。其二,“ 拓宽矛盾纠纷的信息渠道” 这句,宾语的修饰性核心词描述不准确。应该是信息收集渠道。矛盾纠纷本身,怎么存在就怎么存在,没有拓宽的空间。其三,“ 会同有关部门化解XX 起” ,这句的会同对象指向不明确。显然,这是引用具体办理部门材料转化时不带脑子带来的失误。作为市委市政府,矛盾纠纷排查是总牵头,不存在会同部门处理的问题,部门行为在这个时候、在以市委市政府署名的文稿里,代表的全都是全市执法行为。(
摘自春秋在众秘夜思第663 集的讲稿 )
`2 H; L9 M4 P; ^# e6 j) a( \
* L0 V1 _0 |- t; y/ K! Y" W. i; X 猫评:写材料既要有作者意识,明白自己代表谁?也要有读者意识,要让别人看得懂。特别是利用基层或部门提供的素材,不能简单复制粘贴,记得把站的位置、看的角度转换过来。
" R3 R( ]/ s6 [+ p% ~( T
0 A0 L9 m \0 ]$ X& O 8. 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也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 在浙江省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要做到“真”“情”“实”“意”。第一个字“真”,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表明的是一种立场。第二个字“情”,就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满激情,这显现的是一种态度。第三个字“实”,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强调的是一种方法。第四个字“意”,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这提出的是一种导向。有些话大家经常听说,会产生
“ 审美疲劳
” ,用新的语言去表述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一位领导在给机关干部提出敢于担当、敬业奉献、清正廉洁等方面的要求时,就没有直接用常规方式提要求,而是希望大家做堂堂正正的
“ 顶梁柱
” 、勤勤恳恳的
“ 老黄牛
” 、干干净净的
“ 出水莲
” 。这样一变,文章就非常生动,很有感染力。(
摘自疑义相析在众秘夜思第666 集的问答记录 )
0 h7 b H- ?7 U v6 }( |$ y7 ?
( ?( h& w. o; D- a
猫评:材料出新,也要像抓改革一样,破立并举,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例子中的拆字法、打比方都很实用,关键要能自圆其说。
. r3 `) ^& r9 l, h* a$ t7 w( P7 y* h) T
& A% B5 g( f0 J 9.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任何一项业务工作都有其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面临形势、下步措施。 日常工作中,要勤往具体负责单位跑,勤向具体负责人员问,勤把具体工作文件翻,为以后能够全面、深度拟好有关材料做好储备。要多研究工作的板块构成,这是拟写提纲、准确归堆的关键。比如,党建类总结提纲应怎么写?假设先不考虑具体单位干了具体啥工作,如果让我们作一个共性通用分类,应怎么分?
. k3 e. G& j" ?/ N 一是翻一翻两三年单位内党建类综合材料,如各类党建类总结、讲话、民主生活会报告、述职述责报告等等,在分类中,注重把握好延续传承。二是翻一翻上级关于党建的最新权威资料。比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五大建设”就是非常权威的一个分类。可以在深入研究每个建设的具体内涵后,结合本单位的历史传承进行应用。
# v+ A0 p+ I. m# _) L( | 三是研究系统内部上级单位有关综合材料、兄弟单位有关综合材料,这也是最为直接的一种借鉴。(摘自公文选萃《谈一谈领导说的公文逻辑是什么》 )
# Q6 h/ D0 h1 l( D( c # A: C+ O2 P8 Z. d8 {2 u
猫评:写材料要先解决“脑袋瓜里一片空白”问题,然后解决“不知从何说起”问题,最后考虑“如何说到位”问题。
. ?1 ~5 Q, R5 _( ^
2 K3 k2 |) f# y& L9 ~: M9 d% E 10. 从收藏夹里打开人民日报电子版,从“往期回顾”中找到当天的报纸。头版必须逐篇认真看,这里面通常有重要会事活动报道、重要综述稿、重要评论稿、重要通讯稿。点开《中国经济——形稳
- G6 ~- n0 @# _ 质优 势好》。经济类的通讯消息必须详细研读,进入新时代还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时刻聚焦经济、服务经济,这对研判业务工作面临形势也有重要意义。除了看七月份同半年数据、态势的异同外,这个稿子的标题及通篇中的三个关键词“形稳”“质优”“势好”概括提炼得很有新意。好的标题,就要概括得全、表述得准,能够叫得响、传得开。之前拟领导讲话稿时,曾有过此类尝试,品味沉淀后,体会更是深刻了。形势要服务于内容,内容必须兜得全、说得准、叫得响、传得开。点开《创业热土充满活力》。时间关系,只能从头到尾浏览浏览了。标题还是很有特色的。“一块基石,种下了改革开放的基因”“一种基因,创新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一种理念,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拿笔抄下来,免得忘了,毕竟创业也是愚拙单位的一项业务。业务类的,要多积累多储备,虽然不直接负责这项工作,但在拟写综合稿件时总会涉及到的。自己储备好了,跟业务处室研究业务、研究稿件时,比完全不知要好得多。好的综合人员,应是半个业务人员。(摘自愚拙小儿的文稿《能够读得" 好" ,就是笔杆子 》)
5 i Q; d8 V: L( T" A, ?/ k
( }6 d& v% f7 `) Y! n: P2 h" e" l 猫评:最详尽的“读报大法”,最实用的“学习秘方”,强烈推荐给从事综合文字的新老朋友们。
' h4 T0 I0 g1 w7 P% b$ ~' W7 e
% |# ^/ d0 Z1 V- I % D( |# \$ I5 E2 i' { X/ n
6 Q( H: P; J/ g1 ^$ h7 k( d- S6 l / e( X: E f- P2 N$ ~
* F9 i$ }8 L9 ^
文稿评改演播室 2019 年 1 月份课程预告 :
# M+ i8 I2 v% h4 M- k, H
课程预告2019年4月8日-2019年4月21日.xls
(30.5 KB, 下载次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