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经济建设] 通江县实施连片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王思铁 发表于 2014-10-9 1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王思铁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的安排,针对集中连片贫困问题,2007年初来我办和省财政厅在通江县实施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区域扶贫开发试点,从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特色的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之路。

一、初步成效

    通江试点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四难”问题明显缓解。在行路难上,硬化了2条45.5公里乡道路,完善了险要路段的安保防护设施;在悬崖峭壁间打通了被称为试点控制性工程的临(江)空(山)断头路,其中新修15.5公里、新建钢筋水泥桥粱4座,改造和硬化29.2公里,形成了环绕试点区域的经济大环线和旅游环线路,实现了诺水河(临江)到空山的V字形端口链接,缩短两大景区里程110公里,初步改变了试点区域的区位劣势。在饮水难上,新建水窖250口、集中供水池5处,改建场镇人饮工程饮水主管4500米,供水管网2100米,改善、解决了4300人的饮水困难。在上学难上,对试点片区的所有村小学都纳入了改建计划,1所乡中心校和2所村小学改建即将结束,其他学校改造已经启动。在就医难上,建成了一批甲级村卫生站,实现了村村有1个卫生站和1名医生。

    (二)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以诺水河片为中心,重点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年规模达250万袋(瓶),其中梓潼村和天井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食用菌,共发展袋料香菇90万袋,段木银耳15万瓶,椴木黑耳20万瓶,预计实现总产值320万元以上。以空山乡为中心,重点发展核桃为主的干果产业、马铃薯产业和空山黄牛产业。完成了核桃低改1万株,新植优质核桃苗3万株,建核桃苗圃1个、育苗16万株,产业带总面积超过1万亩。大力实施马铃薯“581”工程,即:建立一级种源基地50亩,落实原种繁育基地800亩,扩繁基地10000亩。建成了1个黄牛育肥示范场,培植了5户年出栏50头黄牛的养殖大户。以两河口乡为中心,重点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目前,通过发展产业,试点片区群众年人均增收达到了430元。

    (三)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在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后,全县按照“三改三建+四个一”的标准,积极引导农户启动环境改善。“三改”,即:改厨、改圈、改厕;“三建”,即:建池、建家、建园;“四个一”,即:每户建一条文明路、一个小庭园、一条阴阳沟、一个小院坝。目前,已完成“三改三建”农户542户,建成沼气池841口,大部分群众按照川北民居“穿斗木结构”修葺一新,家家建有沼气池,户户使用自来水,改变了千百年来人畜混居“脏和臭”的历史。建成35KV输电线路33公里和35KVA变电站1座,改造10KV输电线路348公里,实现了同网同价,全面缓解了用电难。同时,对部分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农户实施移民搬迁,建成了聂家坝移民点,首批移民50户,并逐步建立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完成了空山移民街建设规划,“三通一平”基本完工。

    (四)农民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通过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现场示范等方式,提高了贫困农户的素质。先后开展了核桃栽培和管理、生猪养殖、食用菌栽培等培训118期次、培训农民16700人次。二是改变贫困群众的陈规陋习,通过生态家园建设,教育引导群众说文明话、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不再乱丢乱放,大力倡导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三是提高了当家理财的能力,创新扶贫理念,家家都有一条明确的致富门路,村村都有1—2个致富产业。

二、基本作法

    通江试点基本作法,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抓科学规划打基础。通江试点分别在诺水河特困片区和瓦永铁特困片区的诺水河、空山、两河口三个集中连片的特困乡镇的15个贫困村。其特点是“深山区、石山区、贫困集中连片区”,治贫的综合性强。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始终坚持专家引导和群众参与相结合,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参与式方法,深入贫困村社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全面摸清贫困村的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强调以人为本,瞄准贫困目标,把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骨干产业、提高农民素质等各种措施结合起来,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实行一次性规划,分年投入,整体推进,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抓整合资源固根本。一是整合资金。充分利用国家投入的950万元试点专项资金,整合了9大类45个涉农项目资金7941万元、引导财政配套330万元、招商引资250万元、群众自主投入2000多万元。在资金管理上实行“四统一”,即:统一规划项目,统一下达资金计划,统一调度整合资金,统一审核报账。二是整合力量。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原则,县委、县政府对相关部门分项目落实了“限时责任制”、“问责追究制”、“ 部门帮扶制”、“驻村指导制”。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全县形成了“组织运转有序、部门配合得力、资源整合到位”的良好格局。

    (三)坚持“两为主两优先”。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原则。项目建设中,始终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办,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把发展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做到方案民议、项目民选、工程民建、质量民管。二是坚持基础优先和产业优先原则。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是脱贫的先决条件,产业支撑是致富的出路和希望,对于核心贫困区域的群众,两者同等重要。在具体工作中,采取了一手抓基础、一手抓产业的办法,基础建设与产业培育同步推进。

    (四)抓组织领导作保证。县上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正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项目规划组等4个小组;重大项目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县上抽调了6位县级领导联系试点工作,业务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亲自靠前指挥,对所负责实施的项目建设质量、进度、安全、资金管理等全面负责。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管领导实行重点工作随时会商,常规工作半月会商,研究解决项目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同时,强化督查督办。

    (五)抓机制创新强保障。一是扶贫“首扶制度”,即对项目区建卡贫困户中的最贫困农户,首先规划安排每户不低于2000元的增收项目,确保当年解决温饱。二是以奖代补制,即采取“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方式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搞建设。三是贴息引导制,即通过利息补贴,降低贷款成本,引导农户或龙头企业从金融部门借贷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四是发展互助制,即建立了15个村级发展互助社,充分发挥互助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还建立了产业发展长效制。

三、几点体会

    通江试点的实践表明,实施“县为单位、资源整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区域扶贫,其意义重大: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标签:通江县开发
 

精彩评论8

正序浏览
一路同行 发表于 2014-11-3 11: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很好,写的不错,文字有点罗嗦
 
Only越 发表于 2014-11-9 12: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真是一篇好文章,值得学而不思则罔
 
一蓑烟雨任平生 发表于 2015-5-5 20: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低于2000元的增收项目,确保当年解决温饱。二是以奖代补制,即采取“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
 
为你自豪 发表于 2015-9-14 18: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确实做得很好,值得学习借鉴!
 
文员外 发表于 2015-9-24 15: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抓机制创新强保障。一是扶贫“首扶制度”,即对项目区建卡贫困户中的最贫困农户,首先规划安排每户不低于2000元的增收项目,确保当年解决温饱。二是以奖代补制,即采取“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方式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搞建设。三是贴息引导制,即通过利息补贴,降低贷款成本,引导农户或龙头企业从金融部门借贷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四是发展互助制,即建立了15个村级发展
 
羽时俱进 发表于 2017-7-10 10: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学习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rensenzaigebo 发表于 2017-7-12 11: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区委2017年“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区委办公室进行了自查自纠,发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李伟高度重视,对涉事人员进行了谈话,提出口头批评教育,并在单位内部发文通报。
 
街边的村落 发表于 2017-9-2 12: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试点的实践表明,实施“县为单位、资源整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区域扶贫,其意义重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5粉丝

8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