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惕若:
对于这个度的把握,也就是坏孩子、一般孩子、好孩子的区别了吧。对对,坏孩子,根本就不孝。贾老,关于祭礼,儒家是不是讲究物尽力,礼尽心呢?
小风飕飕地:
让别人代祭不就是代表心到吗?人没法到,表示一下,代表心到了! 就像让人帮忙随份子一样!
夕惕若:
既然人不能到,还想着祭祀,就说明已经尽心了
贾陆英:
祭神如神在,关键在于心到。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你出钱,让别人代祭的现象,违背于礼,我不赞称。如确实远离父母,远离故土,回不去,可以网上祭典。祭亲人,贵在真心、真情,不是用钱能买来的。
冰尘仙子:
其实心里是一直有父母的,只是我有时很累,我不想把在外面那些不真实的笑带回家里,我只是希望在家里回归我的真实感,让我卸下所有的疲惫和负担,我觉的这么做并沒有错啊。难不成也让我拿对外人的那一套来应付家人吗?
小风飕飕地:
这应该是你心智还未长大的原因吧!依然像个孩子一样片面的期望父母对你的呵护,而没有想过按照一个成人的标准去扛起对父母的责任!也就是说,没有很好的完成角色的转化!
贾陆英:
我只是希望在家里回归我的真实感,让我卸下所有的疲惫和负担,我觉的这么做并沒有错啊。——你这样想,于是在父母面前耍性子,儿时尚可,如今长大成人,尤其成家立业之后,万万不可。你回归自我了,考虑过父母的感受吗?那是给予你生命,抚育你成人的人啊!
夕惕若:
贾老说的对,以前我在外工作,有点不顺意的事儿就打电话跟家里人说,后来知道,每个电话都能让父母揪心好多天,现在父母再问我工作的事,我就吹嘘一番,说的很轻松很有前途的样子
小风飕飕地:
俗话前二十年看父养子,后二十年看子敬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完成心理的转变!要允许父母的唠叨,学会把父母的唠叨当作一首充满爱意的美好乐章来欣赏!
贾陆英:
网上祭典?——现在有“天堂网”等不少老秘网,可在那里制做灵堂,进行祭祀,是适应现代人的方式之一。
ζ。小狮子:
我刚毕业 到外地当公务员 每天接受父母唠叨。虽然是为我好 但是毕竟不了解现在的情况。父母之爱孩子 真的应该多尊重一下我们 不要总觉得我们做的只要与他们不一样就是错的。但是自己的生活应该自己把握 不是吗 束缚的太多 变成了父母生活的延续。不听则不孝 听则违背自己的心愿
潜龙:
一定要好好孝敬我们的父母亲
小风飕飕地:
父母唠叨是一回的事,你怎么做是另一回事,父母的意见只是参考,具体问题还需自己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贾陆英:
《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很多,今天就讨论到这里。谢谢,再见。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