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记叙性文章材料之三个六要素说哪个更好

摘要: ——兼与吴新元教授商榷 陈方柱一、何来三个“六要素说”有人会问:记叙性文章、材料何来三个“六要素说”?我回答:第一个六要素为传统六要素,指很长时期以来各类记叙性文章(包括公文、新闻、调研类文章、史传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兼与吴新元授商榷

       陈方柱

一、何来三个“六要素说”

有人会问:记叙性文章、材料何来三个“六要素说”?

我回答:第一个六要素为传统六要素,指很长时期以来各类记叙性文章(包括公文、新闻、调研类文章、史传方志文章书籍等),材料中广泛应用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文学界称为记叙文的六要素;纪检、监察的案件材料,公检法司文书所称的“六何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原因、何结果”。

第二个六要素是青岛市委党校吴新元教授《记叙文六要素新论》(载《写作》2012年第9期),提出一种新的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思想、情感”六要素。他认为传统六要素(未能完整)“概括客观世界构成”和“未能包括记叙文的思想、情感两个内容要素……显然是个极大的失误”,就把传统六要素中隶属于事件之下的原因、结果两个二级要素剔除,换上隶属于人物之下的另外两个二级要素思想和情感,组成所谓“新六要素”(简称“吴氏六要素说”)。

第三个是笔者今天从自己读了吴氏六要素说后,所著《调研文章如何做到八要素齐全的思考》(简称“八要素说”.载中国法治调研www.cicisc.com2013.02.13.19)中删除思想、情感两个二级要素,保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实物、数量”的又一个“新的六要素说”(简称陈氏六要素说)。

二、第一二两个六要素说是半斤对八两

我们先说什么是“更好”。按照教授“较好概括客观世界的构成”的标准,所谓更好应该是全面、完整、准确“概括客观世界的构成”。按照这个标准,传统六要素说肯定不能算上。教授慧眼识珠,既继承,又批判;既肯定传统六要素说“长期来对人们学习、写作记叙文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的历史功绩,又明确指出了它的缺陷和不足,不仅给我,还给更多作者、学者以深刻启迪,是功不可没的。我以为,长期以来,不少文章,尤其官样文章(主要是公文和准公文,准公文主要指调研文章和其他应用类文章)言之无物,言之无数,假大空顽症不治,除了其它主客观因素,恐怕与这个传统六要素说对于客观世界构成概括不全、不准,逻辑混乱有直接关系。

但是,只要深究一下,就不难看出,吴氏六要素说,至少在这样两个方面也犯了与传统六要素说同样的错误:一是它同样没有全面、完整、准确概括客观世界的构成,因为它同样忽略了实物和数量这两个构成客观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级要素;二是它与传统六要素说一样犯了把一二级要素混为一个等次的逻辑混乱的错误,就是它把属于事件这个一级要素下级的两个二级要素原因、结果,换上了属于人物这个一级要素下级的两个二级要素思想和情感。如同用一个半斤换了个八两,依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和“极大的失误”。所以,吴氏六要素说也算不了更好。

三、不论哪个六要素都不该属记叙文独有

还有一点值得讨论的是,吴氏六要素说把传统六要素说所囊括的所有记叙性文章、材料,既包括文学中的记叙文,也包括其他凡是记叙性的文章及所有文章中所有记叙性的内容中共同使用的传统六要素,仅限于记叙文,这就等于是把一笔属于全体人民共有的财产,仅限于某一局部地区或某一阶层所有,这是“以偏占全”,是不可取的。传统六要素的应用之广泛,是很多不写文章的人也知道的。写调研文章和写新闻报道的人,编史修志的人,很多时候需要运用传统六要素,就不用说了;写议论文的人,包括写科研论文的人,也有很多时候需要运用传统六要素,列举六要素齐全或者六要素中的一部分要素的实例作论据,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写说明文和写抒情文、描写文的人也一样,有时运用一些记叙性的文字,也是要用传统六要素的。

比如唐·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就是抒情的诗,也是六要素齐全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用解释,一清二楚,事件(情)就是独钓寒江雪。实物,应该也是很清楚的:鸟、人、舟、蓑笠、翁、雪等,都是实物。数量也很清楚:千、万,孤、独,就都是数量。

再如唐·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28字,全是写景,共写了4个数据,10种实物,1个时间,2个地点,4件事情(物),即鸣翠柳,上青天,含千秋雪,泊万里船;画面中的人物,除了诗人自己,至少还有泊船的船工吧。


123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4-6-29 15:25
  • 4
    粉丝
  • 954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