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大报告的修辞特点 十八大报告在语言风格上,遵循公文语言严肃、严谨、准确、鲜明、凝练的最基本要求,在一般情况下,辞格是慎用的。但是十八大报告一方面运用消极修辞,充分体现了公文语言对逻辑思维的倚重,符合“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和“安排稳密”的原则;另一方面又运用积极修辞,将公文语言内蕴的缜密、深邃、庄重、雍容和典雅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堪称公文写作的光辉典范。尤其是排比、反复、比喻、对偶、警策、拟人、引用、对比等辞格的巧妙运用以及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为十八大报告良好的表达效果起到了增辉添彩的作用,使我们在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实质的同时也欣赏到了一部精美的艺术作品,到达了政治内容和艺术形式高度完美结合的境界。 通过对十八大报告内容的考察,我们发现报告中共使用了7种辞格,其中排比的使用频率最高,共出现了53次;其次是反复、比喻、警策、拟人、引用、对比。 (一)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格,叫排比。依据语言的结构,排比可分为句子成分的排比、单句的排比、复句的排比和语篇的排比。 1. 句子成分的排比 句子成分的排比是指单句中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等的排比。例如: 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 该例连用四个主谓短语构成排比做“时期”的定语,结构紧凑,论述严密、透彻。 2.单句的排比 用结构相似的单句,接二连三地表达同范畴同性质的内容,是单句的排比,包括分句与分句、句子与句子排比。例如: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里用“向……”开头,引领四个分句组成排比。 3. 复句的排比 用结构相似的复句,接二连三地表达同范畴同性质的内容,是复句的排比。例如: 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4.语篇的排比 由一连串的排比句构成的段或篇,是语篇的排比。例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二)反复 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做反复。它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反复往往与排比综合运用,可以同时发挥两种辞格的作用、一方面使表达的意思更加突出,一方面使气势更加磅礴。十八大报告中共有21处反复,而且都是间隔反复。例如: 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三)比喻 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就是比喻。其作用在于: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比喻主要可分三类:明喻、暗喻、借喻。报告中主要运用了“暗喻”这一辞格。“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但是用“是、成为” 等喻词。十八大报告中共有 9 处暗喻。例如: (1)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2)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例句1用“是”这个喻词引出喻体,例句1则用“成为”这个喻词引出该句的喻体。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