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快速写作四部曲

摘要: 不知不觉已接近十万字,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些简单的,我扫第二遍就会发现并予以改正,但一些短期内难以提高和改善的问题,却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优化方法,比如 ...
文稿修改演播室

用胜间和代的"框架法"积累公文写作素材

 

很多公文写手虽然笔记抄了几大本,电脑藏书几十G,但在写作时却苦感腹中空空,无从下笔。这是知识未能内化的表现。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大量的积累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本人之前一直讲述的都是一些速成的诀窍,但就跟速食面一样,只能暂时果腹,真正的汤料和营养在于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将所学所知内化于心。

胜间和代在《效率提升10倍的google化知性生产技巧》里指出,框架是指思维的抽屉,即我们对于信息建立主轴、分类、区分不同的情况、安排整理信息的场所。即,当信息进入大脑时,我们要随时给他们贴上标签,区分它们的类别。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亲自构筑新的框架。

如何积累?

积累写作素材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已经有无数前辈不厌其烦地说过无数次了,特别是如何积累电子版的材料,现在已经非常方便地利用电脑分门别类,效率比前任不知提升了多少倍。但是,电脑里的资料不代表你头脑里的资料,特别是不合理的分类方式,将加重你记忆的负担。如按照档案分类管理办法,办公室材料分为汇报、总结、请示……等等,我刚入门的时候也使用这种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不记得某个新颖的素材在什么材料里了。有时候要翻遍整个文件夹才能找得到。就好像图书馆,上百万的藏书,你要是不了解图书检索方法,恐怕要走遍整个图书馆才能翻到你要找的书。

素材就是这样,找不到意味着已经忘记了,即便你很确定那个它肯定安静的躺在你的某篇材料里。这时候,我遇到了新上司,他非常擅于从每天繁琐的工作镇南关积累材料。良好的习惯和先进的方法让他在三十出头便积累到了相当的程度,对业务工作轻车熟路,辖区了如指掌。他的办法很简单,每天做的事,回来就记在本子上。听起来是毫无新意,但天天积累下来,就有了质的提高。比如,他上午陪同上级领导在外面跑了一整天,简单地说,就是领导到辖区检查指导工作。具体:,1、领导亲自下基层,督查工作进度;

2、领导检查发现辖区管理中的其他的小问题,要求随行人员留意动态;

3、领导践行一线工作法,和管理对象沟通交流,征求意见建议,力争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

4、领导将局党组精神和相关工作要求传达给基层领导、队员,以使上下团结一心,工作标准一致,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工作要求。

这样其实和流水账没太大的区别,我的上司会在记录的同时马上分类装入'他已有的框架”——

1、党建工作:鼓励党员干部身先士卒;

2、执法管理——督导监管方式方法,推进工作落实到位;问题严重的列入下月工作通报之中;

3、服务民生——和群众互动;

4、队伍建设——谈心交流,思想教育。

这里仅仅是举例,其实大部分领导在检查镇南关还涉及到相当多的具体问题,要面对下级的请示、汇报,接受群众的意见建议。这些繁琐的事务其实都是今后工作中值得体现的素材。将这些日常的工作装入自己已有的框架,就可以在机关公文写作时随时调用。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6-4-8 10:29
  • 4
    粉丝
  • 48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资讯幻灯片
热门评论
热门专题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