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复制链接]
量周沙界 发表于 2009-5-12 21: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返回上页

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林亦团

    做好再就业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当前经济工作实际,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为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全省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三明市委、市政府于10月16日召开了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大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战略措施,摆上重要位置。要根据中央和省上精神,结合我市具体实际突出重点,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一、三明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三明市历史上先有工厂,后有城市,是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建设起来的工业城市。在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多,失业人员多,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再就业难度大。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始终把“两个确保"作为各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实现和巩固“两个确保",建立并落实“三条保障线",使我市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巩固“两个确保"。1998年以来,各级政府按照“三三"制的原则,共筹集再就业资金2.68亿元,其中各级财政安排1.12亿元,企业筹集1.14亿元,社会筹集0.42亿元。确保了全市进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00%按时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月人均基本生活费达270.3元。实现了养老金100%社会化发放,共发放养老金11.69亿元月人均养老金达501元确保了全市66739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

    二是率先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到2001年底,进入中心的55295名下岗职工已全部出中心,其中有42904人实现了再就业。出中心的下岗职工中有47272人已解除劳动关系进入市场,占出中心下岗职工的85.5%,高于全国30%的比例。在全省,我市率先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的目标。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22.8万人,覆盖率达96%。在做好“两个确保"的基础上,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有力地促进了再就业工作。1998年以来,我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连续四年保持在60%,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拓宽就业渠道,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在努力加快经济发展,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加强了就业服务和培训,强化社区服务,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有效抑制失业率攀升。近几年,每年提供4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信息,共安置了2万多人就业,不断攀升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下降,缓解了就业压力。市区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以来为900多名的“4050"人员发放社保补贴和工资性补贴。

    二、努力扩大就业,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对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并做了精辟的阐述:一是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二是要正确处理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关系,使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调整协调推进。三是要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的关系,坚持减员增效和促进再就业相结合、职工下岗分流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四是要正确处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关系,把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解决“三农"问题紧紧联系起来。五是要正确处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实行“两个确保"解决保障基本生活的当务之急,通过促进再就业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根本出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这五个方面的关系,既是对近年来我国实行再就业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为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今后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加强领导,用足用好再就业政策,努力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

  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充分的就业,就没有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就没有最广大群众的安居乐业,就没有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次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全省再就业工作会议讨论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意见》。《通知》提出了一些新的扶持再就业的政策措施,《贯彻意见》对我省再就业扶持政策作了更具体规定。这些政策措施所体现的,就是就业增长点在哪里,政策就支持到哪里,就业服务就跟到哪里,工作网络就延伸到哪里。积极的就业政策概括为“五大支柱、六个领域、十项政策”。

    “五大支柱”是积极就业政策的五个基本方面,可分别概括为经济拉动、政策扶持、市场服务、政府调控和社会保障。

    “六个领域”是开发就业岗位的六个方向。即非公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灵活就业和劳务输出。

    “十项政策”是对上述五大支柱、六个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即税费减免政策、小额贷款政策、社保补贴政策、就业援助政策、主辅分离政策、就业服务政策、财政投入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企业裁员政策、社区平台政策。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全国、全省再就业工作会议要求,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战略措施,摆上重要位置。我市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都要认真学习,切实领会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要立足当前,明确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打好攻坚战,又要着眼长远,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制定中长期的规划和政策,打好持久战,不断把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推向前进。

    二要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正确的就业方针。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既要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落实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又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思想工作,促进就业方式的转变,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再就业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再就业,共同支持再就业的良好氛围。

    三要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工作责任。要把降低失业率和创造就业机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建立各级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要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解决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具体的工作目标,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今年,我局已根据省政府办公厅下达的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下达了分解任务,要求把控制失业率、增加就业人数、保证失业金发放、增加就业投入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作为各级政府的目标任务,要抓好落实和考核工作。

    四要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努力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要以市委提出的“两个抓手,四个增长点"为目标,紧紧抓住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和旅游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方式的转变。要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扩大就业容量,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拓展就业空间,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拓宽就业渠道,在灵活就业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在参与构筑“三条战略通道"中扩大劳务输出,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开辟就业门路。

    五要把中央提出的十个具体扶持措施落实好。中央确定要重点做好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主要指以下四种人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国有企业 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其他城镇失业人员。近期,要深入基层,对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确定重点援助对象,分类统计,测算出落实各项措施需要财政解决的资金,按政策足额到位,对有求职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给予指导就业和政策援助。这次中央新出台的政策从宏观政策到微观政策,从就业方向到扶持手段,从工作目标到保证措施,力求解决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各个主要环节和主要方面的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框架。我们要进一步吃透会议精神,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切实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六要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工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鉴定申报、档案管理、社保接续等“一条龙"和“一站式"服务。特别是要对市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给予就业政策援助。在市区开展对“4050"人员实行再就业援助试点的基础上,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单位接纳就业困难对象从再就业资金中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工资性补贴的办法,在全市各县市、区全面推开。

作者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责任编辑:黄茂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40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